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七章向日葵
教案授课题目第七章向日葵第一节概述教研室主任教务科长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授教具授课班级与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向日葵经济价值与用途及生产特点。、2、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3、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重点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教学难点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第一节概述一、向日葵的分类向日葵属于菊科,向日葵属,向日葵种。菊科植物中约有1000个属,2.5-3万个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中国约有200余属,2000多种。向日葵多项性分类1、按染色体分: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2、按习惯分:野生向日葵、观赏向日葵、栽培向日葵栽培向日葵又分:嗑食型(籽粒大而长,出仁率较低)油用型(含油率高,用于榨油)扒仁型(籽粒饱满,粒大,出仁率高)3、按用途分:食用向日葵、油用向日葵、中间型向日葵食用向日葵:植株健壮,叶片繁茂,大而下垂,籽粒大,皮壳厚,籽实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油用向日葵:叶片小而少,多为上冲型,籽粒小但籽仁饱满,皮壳薄,籽实油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中间型向日葵:介于食用、油用之间。4、按选育途径分:常规种、杂交种常规种:用系统选择方法选育的品种。杂交种:品种间杂交(A品种×B品种)三系杂交种(不育系×恢复系)5、按生育期分:极早熟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在85天以内)早熟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在86-100天之间)中早熟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在101-105天之间)中熟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在106-115天之间)中晚熟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在116-125天之间)晚熟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在126天以上)二、向日葵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葵花籽,又名朝阳花子、天葵子、望日葵子、向日葵子,是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与许多果仁食品相比,葵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热量又较低,而且不含胆固醇,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健康营养食品。每100克葵花籽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3.9克,脂肪49.9克,碳水化合物13克,钾562毫克,磷238毫克,烟酸4.8毫克,铁5.7毫克,维生素E34.53毫克,锌6.03毫克,维生素A5微克,硒1.21微克,胡罗卜素4.7微克。葵花籽中含有大量的食用纤维,能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葵花籽中丰富的钾元素对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非常有益,葵花籽中所含植物固醇和磷脂,能够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可防止动脉硬化。葵花籽又有综合性的抗癌作用,对增进营养,健身防病,防癌抗癌都有积极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葵花籽中含的维生素B3,有调节脑细胞代谢,改善其抑制机能的作用,故可用于催眠。[美食中国]葵花籽仁的亚油酸含量很高。这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血液胆固醇水平。人体不能自行产生亚油酸,一般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葵仁就是这种营养万分的很好来源。葵仁富含维生素E及精氨酸,对维护性机能和精子的质量有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三、向日葵起源、发展的生产特点向日葵(英文:Sunflower,学名:Helianthusannus),是一种可高达3米的大型年生菊科向日葵属植物。其盘型花序可宽达30厘米。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向日葵的茎可以长达3米,花头可达到30厘米。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高1.0~3.5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教案授课题目第七章向日葵第二节向日葵栽培生物学基础教研室主任教务科长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授教具授课班级与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向日葵经济价值与用途及生产特点。、2、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3、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重点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教学难点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第二节向日葵栽培生物学基础一、向日葵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高1.0~3.5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二、向日葵生物学特征1、根向日葵的根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入土较深,一般为100~200厘米;侧根从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长;侧根上长有许多的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根毛。向日葵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分布广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中。向日葵根的生长速度一直比茎快,花盘形成前后根生长最快,到种子开始成熟时,根不再生长,以后便逐渐枯萎。此外,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气生根)。2、茎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刚毛。茎由皮层、木质部和海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则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茎有绿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识别品种的重要标志。茎的高度,不同类型的品种差异较大,同一品种,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茎的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仅占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件引起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3、叶向日葵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一对。真叶在茎下部1~3节常为对生,以上则为互生。真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层。叶片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种一般为25~32片,晚熟种为33~40片。茎下部叶片在开花前制造养分,主要供给根部生长,到开花时其功能基本结束。中上部叶片制造的养分主要供给花盘促使种子形成。4、花向日葵为头状花序,生长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其形状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种类型。花盘上有两种花,即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1~3层,着生在花盘的四周边缘,为无性花。它的颜色和大小因品种而异,有橙黄、淡黄和紫红色,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状花,位于舌状花内侧,为两性花。花冠的颜色有黄、褐、暗紫色等。5、果实果实为瘦果,习惯称为种子。果实包括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种子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种子较短小,果皮多为黑色,皮薄,约为种子重量的20~30%,千粒重40~110克。教案授课题目第七章向日葵第三节向日葵栽培技术教研室主任教务科长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授教具授课班级与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向日葵经济价值与用途及生产特点。、2、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3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重点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教学难点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第三节向日葵栽培技术1.选地与轮作种植向日葵以黑钙土和沙壤土最为适宜,但不能选择含盐超过0.4%的土壤和涝洼积水地。向日葵不能连作,应采取与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木作物3年或3年以上轮作。2.佳期播种向日葵的病害主要通过调节播种期来控制。辽西北一季作地区应在6月上、中旬播种:中部与西部夏播地区应在7月5-10日播种,辽南夏播地区在7月10-18日播种。3.科学施肥向日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50公斤籽实需吸收所3公斤,五氧化二磷1.3公斤,氧化钾9.3公斤。一般中等地力每亩施用优质农肥2000-3000公斤做底肥,磷酸二铵10公斤,草本灰30公斤做口肥。向日葵现蕾期每亩还应追施氮肥20公斤。4.合理密度辽葵杂2、3、4、号亩保苗一般在2500-3000株为宜。食用型4a×s7601-6-2品系亩保苗1800-2000株为宜。5.加强管理向日葵一对真叶期应用及时间苗,二对真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繁栽要点以种子方式繁衍后代,播种时以泥炭土为宜。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害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向日葵对光线要求度较高,对温度则忍受范围大,适合温度15~30℃,但仍以夏季生长较为迅速。由于光线需求度高,新陈代谢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经常灌溉浇水,保持土壤之潮湿,夏天可每天浇水。以有机肥拌入培养土中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视植株状况追加化学肥料。向日葵的播种时间:3~4月播种的适宜温度:18~25℃出芽时间:5~7天播种方法:点播,覆土约1cm,播后50~80天左右花,因品种不同各项略有差异。教案授课题目第七章向日葵第四节向日葵病虫草害防治教研室主任教务科长授课时数2授课方法讲授教具授课班级与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向日葵经济价值与用途及生产特点。、2、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3、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重点掌握向日葵的形态特点与生物学特点。教学难点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防治。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第四节向日葵病虫草害防治一、向日葵病害防治(一)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成株期的重要病害,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发生较重,引起茎秆、花盘及种仁腐烂,一般减产10-30%,个别地块减产达80%。受害的种子味苦,含油量和品质降低。成株茎的中、下部感病时产生褐色凹陷的溃疡斑,引起植株折断,髓内生有黑色菌核。花盘受害后期变褐腐烂,长出白色菌丝,后期形成黑色菌核,花盘腐烂严重时脱落掉地,瘦果腐烂失收。受害轻的花盘形成的种子粒小、空秕、无光泽、味苦、失掉食用价值。该病由向日葵菌核病菌侵染致病,菌丝体发达,白色,密集后形成菌核。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以及混杂在种子之间和种皮内越冬,第二年春暖气温达10℃左右越冬的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后引起发病。连作、多雨、土壤潮湿、温度偏低的年份菌核病发生重。开花期多雨,花盘受害重。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5-6年轮作,避开前作土壤中越冬菌核的侵染。2.播种无病种子:严格选种,汰除病粒和菌核。3.中耕灭菌:在田间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初期,进行中耕,破坏子囊盘形成。此期结合人工除草铲地,也有破坏子囊盘形成作用。4.药剂防治:结盘初期每公顷用250克/升咪鲜胺乳油1.5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千克;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75-1.5千克,对水喷雾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花盘,防治子囊孢子对花盘的侵害。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0.01%天丰素150毫升或0.1%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0.003%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二)向日葵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是黑龙江省向日葵的重要病害,成株期受害最重,形成叶片从下向上枯死,严重时引起全株早死。叶片上病斑多角形、褐色、有黄色晕圈。病斑上长有很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湿时病斑可脱落,产生穿孔。茎和叶柄上病斑褐色、狭长形。该病由向日葵褐斑病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越冬,下年7月大量散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连阴多雨、夜间露水大、地势低洼、密植、重茬地等发病尤重。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2.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增施肥料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出。早期发病的
本文标题:经济作物生产技术教案……第七章向日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6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