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经济师考试串讲第三讲
1串讲第三讲第七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0年1题1分1分2011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12年1题1分1题1分2013年1题1分1题1分考点一: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考点二: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即:gy=ga+αgl+βgkg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或索罗余值α---t时期的劳动份额(劳动产出弹性)β---t时期的资本份额(资本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例题:单选】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4%,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75和0.25,根据索洛的余值法,在8%的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约为()。a.2.0%b.2.5%c.5.5%d.1.0%答案:c.解析:ga=gy-αgl-βgk=8%-0.75*2%-0.25*4%=5.5%考点三:经济波动的类型分类标准具体类别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1.长周期:中期长度平均为50~60年,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2.中周期:周期长度平均约为8年,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3.短周期:周期长度平均为3~5年,小循环或基钦周期。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我国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2考点四、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指标类型含义举例一致指标也称为同步指标,指标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行指标也称为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滞后指标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谷的确定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考点五: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2、促进“三个转变”。(1)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内容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0年0分2011年3题3分3分2012年1题2分2分2013年01题2分2分考点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1、含义: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2、世界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3、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考点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1、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mv=pt(费雪方程式),或:p=mv/t2、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考点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1、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直接效应(1)对工资的影响: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新增)3(2)对利息率的影响: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3)对汇率的影响:汇率=别国货币购买力/本国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1/价格总水平;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2)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直接标价法的汇率值上升。2、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点四、失业的类型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类型如下表:失业类型含义自愿失业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摩擦性失业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考点五、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1、奥肯定律:研究gdp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比例关系。2、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或经济增长率之间反比例关系。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第9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0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11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12年1题2分2分2013年1题1分1题2分3分4考点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4种理论理论提出者观点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考点二、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3.汇率水平(贬出,即贬值出口增加)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1.一国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2.汇率水平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考点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关税限制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政府对出口贸易的干预出口补贴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考点四、倾销与反倾销1、倾销含义: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5为。wto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原产国标准;第三国标准;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2、倾销的类型:类型含义掠夺性倾销排除竞争对手、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持续性倾销长期占领市场、无限期的持续低价隐蔽性倾销进口商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偶然性倾销处理国内大量剩余产品3。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是指进口国针对价格倾销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来抵消不利影响的行为。反倾销税是一种附加税。(1)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2)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3)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②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③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考点五、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资本流动给流出国与流入国都能带来收益。具体来说:1、收益率的差异2、汇率变动3、各种风险因素4、其他因素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考点六、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对资本输入国对资本输出国消极影响①金融危机。②债务危机。③资本输出国的附庸。经济增长停滞,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干预的手段主要有:①实行外汇管制;②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③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④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
本文标题:经济师考试串讲第三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6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