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法概论各章例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例题】民族自治地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我国经济法的渊源之一。()【答案】√【例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2004年)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答案】B【例题】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2003年)【答案】√【例题】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可以采用下列方式确认()。(1997年)A.依照法律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成立B.依照法律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成立C.依照法律、法规或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D.依照法律法规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成立【答案】ABCD【例题1】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1997年)A、阳光B、房屋C、经济决策行为D、非专利技术【答案】BCD【例题2】专利权只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1999年)【答案】×【例题】按法律行为是否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A.诺成性的法律行为B.实践性的法律行为C.要式的法律行为D.不要式的法律行为【答案】CD【例题】甲对其儿子乙说,若乙能考上研究生,,甲将给乙一辆奔驰轿车。甲对乙的行为属于()。A.附期限的法律行为B.附条件的法律行为C.附义务的法律行为D.附权利的法律行为【答案】B【例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03年)A、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都欠缺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B、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都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C、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效力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自行为开始时无效D、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答案】ACD【例题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2006年)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答案】B【例题】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2001年)A、居间行为B、行纪行为C、代人保管物品行为D、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揽保行为【答案】D【例题】代书遗嘱是订立遗嘱的一种方式,因此立遗嘱可以代理。()(2007年)【答案】×【例题】下列代理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2006年)A、超越代理权进行代理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C、没有代理权而进行代理D、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答案】BD【例题】甲公司未授予王某代理权,王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企业实施民事行为,甲公司知道该事项而不作否认表示的,王某所为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甲公司承担。()(2000年)【答案】√【例题】乙以甲公司的名义采取下列方式与他人订立的合同,法律效果归属于甲公司的有()。(2005年)A、乙使用偷盗的甲公司合同专用章,与善意的丙公司订立的合同B、乙使用伪造的甲公司合同专用章,与善意的丁公司订立的合同C、乙使用甲公司交给的合同专用章,超越甲公司授权范围与善意的戊公司订立的合同D、乙使用甲公司交给的合同专用章,在代理权终止后,与善意的庚公司订立的合同【答案】CD【例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2000年)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答案】C【例题2】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承担责任。()(2006年)【答案】×【例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2004年)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答案】ABCD【例题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争议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是()。(2006年)A、国际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B、贷款担保合同争议C、因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引起的争议D、因运输的商品丢失或损毁引起的争议【答案】C【例题3】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2007年)A、2009年3月27日B、2009年3月22日C、2008年3月27日D、2008年3月22日【答案】C【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8日-2008年3月27日。【例题4】甲将一工艺品寄存乙处。2003年2月10日,乙告知甲寄存的工艺品丢失。2003年8月2日,乙找到了丢失的工艺品并将其归还给甲,甲发现工艺品损毁严重。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03年)A、自2003年2月10日至2004年2月10日B、自2003年8月2日至2004年8月2日C、自2003年2月10日至2005年2月10日D、自2003年8月2日至2005年8月2日【答案】B【例题1】2001年5月5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1年8月,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2002年)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C、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5日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答案】A【例题2】2007年1月1日,甲拒绝向乙支付到期租金,乙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2007年6月20日,乙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A、自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B、自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0日C、自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D、自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0日【答案】B【例题3】公民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乙于2006年1月1日知道甲的权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对侵权人丙提起诉讼。2006年5月20日,乙因车祸死亡,直到2006年9月1日才由有关机关为甲指定新的代理人丁。已知该项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丁应当在()之前对丙提起诉讼。A、2007年1月1日B、2007年5月20日C、2007年9月1日D、2007年3月1日【例题1】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限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甲公司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2001年)【答案】√【例题2】2007年4月30日,甲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甲,甲仔细检查后未发现。5月6日甲穿该服装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服装存在质量问题。甲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甲于6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A、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7年4月30日开始计算C、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D、诉讼时效自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答案】D【例题3】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05年)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答案】C【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刑罚种类的是()。A.拘役B.罚款C.罚金D.没收财产【答案】B【解释】罚款属于行政责任,罚金属于刑事责任。【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A、返还财产B、支付违约金C、责令停产停业D、罚金【答案】AB【解析】选项C属于行政责任,选项D属于刑事责任。【例题1】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2000年)【答案】√【例题2】仲裁庭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争议作出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2002年)【答案】√【例题1】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判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03年)【答案】√【例题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二审作出的判决不服的,可在4年内申请再审,但不影响该判决的执行。()(2004年)【答案】×【例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事人不履行发生效力的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B、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仍不服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再审,但不影响判决的执行C、判决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D、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答案】BCD第二章物权【例题】住所在某市A区的张某将自己所有的一套位于B区的房屋租给李某使用。李某的住所地在C区。李某在租赁期间,未与张某商量擅自将房屋结构改变,拆掉屋内的一面墙,并重新铺设了下水管道。一年后,李某将房屋交回,张某发现了李某私自改造房屋的情况,认为其构成侵权,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A.只能由B区人民法院管辖B.可以由C区或B区人民法院管辖C.可以由A区、B区或C区人民法院管辖D.若李某在诉讼期间下落不明,则本案只能由原告张某住所地A区人民法院管辖【答案】A【例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孳息的是()。A、出租柜台所得租金B、果树上已经成熟的果实C、动物腹中的幼仔D、彩票中奖所得奖金【答案】AD【例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对用益物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用益物权以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为主要内容,并以对物的占有为前提B、用益物权均为主物权C、用益物权是他物权D、用益物权是有期限物权【答案】ACD【例题】甲遗失一部相机,乙拾得后放在办公桌的抽屉内,并张贴了招领启事。丙盗走该相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丁出质于戊。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B、丙对相机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C、丁对相机的占有属于自主占有;D、戊对相机的占有属于直接占有【答案】B【例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善意第三人不能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相应物权的是()。A、保留所有权的动产买卖中,尚未付清全部价款的买方将其占有的标的物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B、电脑的承租人将其租赁的电脑向不知情的债权人设定质权C、动产质权人擅自将质物转质于不知情的第三人D、受托代为转交某一物品的人将该物品赠与不知情的第三人【答案】D【例题】甲有钻石手表一块,不慎丢失。市民乙捡回家后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5000元出售。问题:如甲发现,能否向丙追索?【答案】(1)甲自知道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丙追索,且甲无需向丙付费;(2)丙可以向乙追回5000元.【例题】甲有一手表,委托乙保管,乙将手表卖与丙,丙又赠与女友丁,丁戴上3天后在街头被戊抢走,戊后又遗失于街头,为庚拾得。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对
本文标题:经济法概论各章例题及其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6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