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之五2010
第五讲:统计实务之五内容包括:Ch4生产活动统计Ch5能源统计Ch6财务统计Ch7劳动统计Ch8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第四章生产活动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生产活动统计的基本概念;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和实物量统计的主要内容;生产活动主要统计指标、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第一节概述一、生产活动统计概念P147二、生产活动统计范围三、生产活动统计单位和对象1.农业2.工业3.建筑业4.交通运输业5.批发和零售业第二节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一、增加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增加值2.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总产出中间投入3收入法增加值收入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各行业总产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产品法工业总产出工厂法建筑业总产出运输业总产出邮电通信业总产出批发零售业总产出毛利餐饮业总产出服务业总产出盈利性服务业单位产出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产出三、生产、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工业生产、销售、库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批发零售贸易业的购进、销售、库存额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三节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1.农业产品产量指标统计的范围2.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指标统计的范围3.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指标统计的范围第四节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增加值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工业产品销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历年试题--20051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是()。A.生产法B.成本法C.收入法D.支出法历年试题--20058、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等于()()()()()各项之和。A.劳动者报酬B.固定资产折旧C.生产税净额D.净出口E.营业盈余8、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历年试题--200619.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通常称为()。A.商品销售总额B.商品零售总额C.商品销售利润D.毛利历年试题--200714.增加值是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A.机构单位B.法人单位C.常住单位D.经济活动单位历年试题--20078.收入法增加值包括()()()()()。A.固定资产折旧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净额D.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E.营业盈余历年试题--20078.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历年试题--200814.工业总产出一般采用()计算。A.产品法B.工厂法C.成本法D.收入法15.非盈利性服务业单位的总产出是按本期内()计算的。A.全部营业收入B.提供服务的总费用C.全部经营支出D.收人与支出的差额历年试题--200916.运输业总产出是指各类运输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下列收入的总和()。A.营运收入和服务收入B.旅客和货物运输收入C.旅客、货物运输和管道输油气收入D.旅客、货物运输、通用航空、地面服务收入历年试题--200923.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A.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B.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C.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D.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历年试题--200912.下列关于中间投入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B.中间投入是本期实际已消耗掉的和由外单位提供的货物与服务的价值C.中间投入一般是本单位的劳动成果D.中间投入与总产出计算范围一致E.中间投入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历年试题--200910.工业总产出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历年试题—2009综合应用题3.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①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④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⑤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⑥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⑦其他行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30亿元。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A.生产法B.支出法C.收入法D.产品法(2)用生产法计算的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A.310亿元B.425亿元C.430亿元D.525亿元(3)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A.28.6%B.40%C.41.7%D.71.4%(4)用收入法计算的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A.430亿元B.310亿元C.425亿元D.525亿元第五章能源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能源统计的概念、统计范围、主要统计内容、统计指标、统计原则及方法。第一节概述一、能源统计的概念二、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三、能源统计的任务第二节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一、能源购进统计概念核算原则购进量金额二、能源消费统计概念原则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三、能源库存统计概念统计范围核算原则计算方法历年试题—20063.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虽然不计算其产量,也要计算其消费量。(X)历年试题—200715.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B)。A.谁购进谁统计B.谁消费谁统计C.谁销售谁统计D.谁保管谁统计历年试题—20079.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库存统计的范围不包括(B)(E)()()()。A.统计时点尚未消费的B.代外单位保管的C.从外单位借入尚未消费的D.不属于正常周转库存的战略储备E.已付货款,尚在运输途中的历年试题—200816.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能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库存的是(A)。A.寄存在外单位的原油B.代外单位保管的原油C.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油D.盘亏的原油第六章财务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及作用;财务统计的主要分类;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财务主要统计指标的概念及其资料来源。第一节概述一、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二、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第二节企业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一、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二、企业损益财务统计三、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主要指标的内容历年试题--20051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长期资产D.所有者权益历年试题--200510、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BE)。A.应付工资总额B.应付福利费总额C.固定资产净值D.补贴收入E.应交增值税历年试题--20061.所有者权益包括(A)(C)(D)(E)()。A.投资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B.企业利润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E.资本公积历年试题--20062.一般情况下,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均缴纳经营税金。(X)历年试题--2007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D)。A.存货B.产成品C.折旧D.实收资本历年试题--20079.企业收入、费用、利润及分配之间的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历年试题--200817.下列各项中,(C)属于管理费用。A.运输费B.广告费C.办公费D.利息净支出历年试题--2008第七章劳动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劳动统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指标的概念、定义、范围和计算方法。第一节概述一、劳动统计研究对象二、劳动统计主要内容第二节从业人员统计一、从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二、在岗职工的概念和范围三、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和方法四、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五、从业人员的变动统计第三节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一、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二、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三、城镇失业率第四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一、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和范围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统计三、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历年试题--200516、现行劳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不包括(B)。A.借用外单位人员B.技工学校实习生C.聘用的离退休人员D.兼职人员历年试题--20059、在下列人员中,(ABCE)不作为单位从业人员统计。A.职业中学实习生B.参加企业生产的军工C.企业内部退养职工D.6个月以上产假人员E.承包本单位卫生清扫的人员历年试题--200615.我国城镇失业人员统计中,列为失业人员的最低年龄限制为(B)。A.15岁B.16岁C.18岁D.20岁10.以下各项中,导致从业人员减少的有()()()()()。A.开除B.辞退C.终止合同D.内部退养E.工作调动历年试题--200717.各单位在计算从业人员时应按照(D)的原则进行统计。A.谁使用谁统计B.谁管理谁统计C.谁录用谁统计D.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历年试题--200718.按照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奖金统计的是(B)。A.自然科学奖B.劳动竞赛奖C.国家星火奖D.科技进步奖历年试题--200710.根据现行国家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下列人员应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A.民办教师B.兼职人员C.外籍雇员D.借用的外单位人员E.聘用的退休人员历年试题--200810.城镇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员数与城镇就业人员数的百分比。(X)历年试题--200818.临时职工是指用工期限不足(A)的在岗职工。A.1年B.6个月C.3个月D.1个月19.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是(D)。A.病假工资资B.实习工资C.节约奖D.稿费第八章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工作任务及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作用第二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一、建设项目统计二、投资完成额统计购成计算方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价格三、资金来源统计四、新增固定资产统计五、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统计六、房屋建筑面积统计七、投资经济效益统计八、房地产开发统计历年试题--200510、单项工程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为其在报告期内完成的投资,该工程在报告期以前完成的投资和应分摊的其他费用作为上个报告期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历年试题--200618.别墅、高档公寓的单位面积造价一般相当于当地同等地段商品住宅造价的(A)。A.1倍以上B.2倍以上C.3倍以上D.4倍以上历年试题--200710.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及进行工程维修等的经济活动。(X)历年试题--200820.行政事业单位的周定资产为单价在(C)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设备和物品.A.2000元B.1000元C.500元D.200元赠言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实践实践再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讲解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之五20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8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