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南川区新城区三环路主干道及连接道路纵一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重庆博鹏实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5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南川区新城区三环路主干道及连接道路纵一路道路工程,位于南川区南城办事处,是主干道三环路与二环路纵向连接的第一条道路,称为纵一路。该工程施工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开挖及运输、路基土石碾压回填、污、雨水管埋设及安装、人行道路缘(边)石制作及安装、路基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砼、路面6cm厚AC-20-I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底层和4cmSMA13沥青面层。2、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图表1-1图表1-1序号工程名称名称项目单位纵一路基(K0+000-K0+304)1路基工程机械回填土碾压M34926.46机械爆破、挖运土石渣M315273.03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水泥含量5.5%)M245572路面工程0.5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m243926cm厚AC-20-I开级配沥青混凝土m243924cmSMA13沥青路面m243923附属工程C30混凝土路缘石M3522C25砼路边石M5004管网工程污水管网污水井个17井座井盖(土建)套17S1污水管Φ400m299S2污水管Φ400m65.7雨水管网雨水井(土建)个13井座井盖套13S1雨水管Φ400m226S1雨水管Φ500m17S2雨水管Φ300m78S2雨水管Φ400m160水篦子个183、交通、动力、通讯及其他条件沿线交通方便,施工用水用电可在附近搭火,移动电话对外通信连络。4.工程工期原工期为2008年12月31日完工,由于业主的拆迁不到位,导致工程工期拖延。新工期暂定为:开工日期2010年3月8日至2010年8月31日之前全部完工。二、施工管理机构设置1.施工组织机构我们将对本合同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按项目法施工,组建“重庆博鹏实业有限公司南川三环路连接道纵一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经理部驻地设在施工现场附近。a.主要职能部门的设立及职责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内容、基本特点和施工总体目标,工地设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技术负责人一名。项目经理部内设施工科、质检科、财务科、安全保卫科四个职能部门。下设四个施工队,即土石方施工队、污、雨水网施工队、水稳层、沥青砼面层施工队(见后附表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部对所辖部门和施工处统筹安排,统一指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如下:1)质检科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以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和业主要求为依据,建立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办法,制定各项质量管理保证措施及保证这些措施能贯彻的奖罚制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负责对工程施工中的全过程质量监督,办理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签证、评定工作。负责公司ISO9000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业主要求在本项目中贯彻执行。2)施工科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的确定、工程图纸的审核,对各工程技术交底,提出指导性施工方法,建议提出变更设计,并负责工程测量、计划、计量、工程管理和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配合质检部贯彻执行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3)财务科的职责:根据施工预算、施工计划、实际进度,作好工程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负责对工程的合同管理,财务结算,指导本标段各施工处的财务管理工作。4)安全保卫科职责:负责整个工程安全保卫工作,建立施工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做好交通组织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工地的防火、防盗、防洪及爆破物品的管理工作。b.施工组织机构管理目标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的工期内完工,争取在实现该项目质量达到合格的前提下按时完成任务。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见图表2-1)2-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岗位姓名职务主要工作田丰项目经理主管项目部全面工作谭志平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生产及工程机械设备的调度管理工作,以及业主、监理及其他部门的衔接管理工作夏帮建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鞠朝维施工科科长负责施工管理工作张显飞质检科科长负责质量、试验检测、技术资料整理等工作夏小亚财务科科长负责财务、计量、结算、材料采购黄新淑安全保卫部负责交通组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付茂君材料负责人负责水稳层砼、沥青砼的组织施工设备管理与维修三、施工平面布置图三环路新修纵一路二环路项目部办公室及材料库房砂浆搅拌站配电搭火点供气站拆迁用的施工便道供水点施工机械及车辆停放场四、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1、路基土石方开挖1.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指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植被清理系指河堤坡面树根、杂草、垃圾、废渣以及监理指示的其他有碍物,且清至规范规定的范围。表土系指根须、草木植物及覆盖植物的表土有机土壤,开挖应按图纸要求开挖深度进行,并弃至指定点堆放,并防止冲刷流失。1.2石方开挖石方开挖是指路基基岩石方开挖和污、雨水管沟槽石方开挖1)开挖程序土方开挖结束——测量放线——挖掘机凿打——安全处理——装运石渣——保护层开挖——装运石渣2)开挖方法边坡开挖前,应详细调查边坡的岩石稳定性,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边坡,必须进行处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坡面上所有危石及不稳定岩体均应撬除。开挖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随着开挖边坡的下降,应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偏离设计开挖面,避免形成高边坡后再处理。开挖应在旱地进行,邻近水平面的开挖,应预留岩体保护层,其保护层的厚度应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并大于40cm,开挖采用人工凿石开挖。基础开挖后表面因爆破振松的岩石,表面呈薄片状和尖角突出的岩体,均需采用人工清理。开挖后的岩石表面应干净、粗糙。岩石中的断层、裂隙、软弱夹层应清理至规定的深度。所有松散岩石应予以清除。3)凿打施工采用挖掘机凿打。4)石方开挖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为了石方开挖满足设计开挖尺寸的要求,严格开挖前放样,开挖中控制,施工人员跟班检查制度。5)建基面开挖质量检查(1)按图纸要求,检查建基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平整度。(2)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检查建基面软弱夹层和破碎带的清理质量。6)资料整理及验收开挖完成,各种资料(建基面的地质测绘平面图和剖面图及岩体检测成果、质量检查记录、监理验收单)整理齐全后,即可进行签证验收,待验收后下一工序才能施工。2、土石填筑施工1)土石方填筑施工程序:工作面清理——卸料——铺料——洒水、夯击——密实度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个循环)2)土石填筑施工方法:土石拟用机械运土石至填筑面,采用平铺法铺料,铺料厚度控制在20-30cm为宜,平整,洒水,采用18t压路机进退错距法碾压压实,边角部位采用人工抬石夯打压实。及时修整坡面。3)填筑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控制和检查是土石填筑施工中极重要的环节,它应贯穿于全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全程控制,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严格实行“三检制”,对于重要部位、隐蔽工程需要有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土石料的粒径、级配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土石填筑必须在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质检人员盯班控制夯击参数,控制铺料厚度和夯击遍数;填筑面施工应统一管理,保证工序衔接均衡上升,各段各层之间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夯、欠夯,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夯击机械平行于砌体轴线方向夯击,边角部位用轻型夯击设备击压,并适当增加夯击遍数;土石填筑取样检查,应符合标书技术规范和设计的规定;回填料的含水率,铺填厚度、压实指标应符合设计标准;禁止使用下雨天含水率偏高的土料和河道清淤泥土料作回填料。3、污、雨水管网安装污、雨水管网安装采用人工施工,当管槽开挖成型并经监理或业主验收合格后,再按设计砌筑检查井,管道安装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并按试验标准做压水试验,管道30cm周围应用细骨料或粉煤灰回填夯实,在车道下的管道和井盖应用加重型。4、路基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含量5.5%)施工1)准备工作铺筑基层之前,从铺筑好的路面底基层上把所有杂物全部清除,并严格地清理与整形,使其符合规定的要求。路面底基层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或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翻松、清除或掺加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形,使之符合规定的线形、坡度的要求。按图纸放出中桩和边桩,对路中心桩进行二次放样工作,以取得准确的平面位置,在中心桩位复测的同时,对沿线固定水准点进行联测,误差控制在《技术规范》以内,以取得准确的路面高程,通过水准测量将基层顶面的设计标高引到相应的中桩及边桩上,以便于施工中具体控制标高。2)拌和根据基层混合料配比设计及试验路段确定的生产配合比。基层混合料采用拌和机进行拌和。水泥碎石基层在厂拌过程中,按质量比加水,并且核实连续式拌和机的流水速率。根据施工时天气情况,用水量在拌和时处于最佳含水量-1.5%~1.5%为宜,以保证在摊铺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在进行拌和操作时,各种规格碎石,水泥将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控制,并派专人进行监控.3)摊铺基层混合料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各点的施工放样标高在监理确认的条件下进行且在摊铺前完成。施工时,随时检测基层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基层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确定。基层摊铺时,不得有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摊铺时设专人检查质量,防止离析并及时调整。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立高于最佳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4)碾压水泥碎石基层的碾压作业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时进行。碾压拟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并且碾压吨位和遍数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要求。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5)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养护中要用洒水车洒水保持潮湿状态,在养护期间车辆不得进入.5、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所用的沥青外购成品,应根据工程需要分期购买,以防止沥青长时间存放而发生离析现象。沥青的洒布因洒布量较小,应采用沥青洒布车来保证洒布的均匀性与快速性。沥青洒布前,应用彩条布等将路缘石等不能污染的部分有效遮盖起来,保证完工后的路容外观。稀浆封层的洒布时间最好是摊铺作业开始前l-2天。以保证沥青破乳和水分充分挥发的同时摊铺表面新鲜。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完成后的表面禁止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造成污染。6、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本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业基本程序分为拌制、运输、摊铺和碾压四个工作步骤,紧密配合、协调一致。1.配合比设计我项目实验室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15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用的沥青混凝土级配,沥青结合料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的书面详细说明,提交配合比设计相关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入配合比设计阶段。a.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依据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b.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c.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按照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圆孔筛0.074mm、2.5mm、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d.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时,应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如果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施工准备a、原面板表面应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系统。对不合格的面板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处理的面
本文标题:道路施工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