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
中医系陈皇珍123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手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4儿科常见病的推治一小儿推拿的定义小儿推拿的定义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等;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小儿推拿,又称“推惊”、“摩惊”、“掐惊”等;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二小儿的生理病理病因特点一、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1.含义:前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后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生理功能活动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2.临床表现:⑴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⑵脾常不足:脾胃薄弱,易运化功能失常⑶肾常虚:肾精未充、肾气未盛,随成长逐渐充盛⑷心气未充:心神怯弱,易受惊吓⑸肝气未充:阴血失养,经筋刚柔未济,易好动抽搐二、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轻灵,易趋康复。(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1.发病容易•①肺常不足:易感受外邪入侵,发生肺系疾病,居首位。•②脾常不足:易运化失常,发生脾胃系统疾病。•③肾常虚:易发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的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等肾系病证。•④心常有余:易从火化、上扰心神,发生惊悸、神昏。•⑤肝常有余:易从热化、引动肝风,发生惊惕、抽搐。•⑥时行疾病:元气未盛,御邪不足,易感疫气,如麻疹、风疹、水痘、丹痧、暑湿、小儿麻痹症等。2.传变迅速•体现在疾病的寒热虚实相互转化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指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肺炎喘嗽实证→心阳虚衰泄泻实证→津伤液脱的伤阴虚证。•易寒易热:指疾病过程中,疾病寒热性质转变迅速。风寒表证→里热证;里实热证→虚寒证。(二)脏气轻灵、易趋康复•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活力充沛,组织器官修复能力强,而且病因比较单纯。三、病因特点:外感为主,饮食次之,先天特有,情志多惊。(一)外感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邪(二)乳食因素:饮食偏嗜、不规律、不节(洁)(三)先天因素:即禀赋胎产因素,如先天性疾病、胎黄等(四)情志因素:惊恐常见(五)意外因素:溺水、触电、烫伤、摔伤、中毒等(六)其他因素:药物损伤、放射线损伤等三小儿的辨证论治特点四诊:望诊为主,闻、问、切为辅一、望诊1.五色主病:红色(或赤色)——主热证。白色——主虚(肺虚)、主寒。黄色——主虚(脾虚)、主湿。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证、惊风。黑色——主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2.五部配五脏: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3.看指纹:①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部:近掌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③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⑤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深浅;红紫辨寒热——颜色;淡滞定虚实——流速;三关测轻重——位置。“纹直为热,纹曲为寒;纹多为热,纹少为寒;鱼刺状为惊风,水字状为肺风痰咳,乙字状为食厥、慢脾或伤食下痢;曲虫状为疳积,透关射甲为疾病危重。”《幼科发挥·三关脉纹变见歌》《活幼口议》鱼刺形水字形乙字形蛇形透关射甲二、闻诊:1.听声音:听啼哭、语言、咳嗽、呼吸等声音的高亢低微2.嗅气味:嗅口气、二便、呕吐物的气味口气臭味→脾胃积热;腥臭→口疮、齿痈大便酸臭→伤食;不臭伴完谷不化→虚寒泻小便臊臭→湿热下注;清长如水→脾肾阳虚证呕吐酸臭→乳食积滞;臭秽如粪→肠结气阻三、问诊1.问年龄:与病情、用药剂量相关。•生后1周内新生儿易患脐风、胎黄、脐疮等;•新生儿和乳婴儿易患鹅口疮、脐突、夜啼;•6个月以后的婴儿易患麻疹;•6-12个月婴儿易患幼儿急疹;•婴幼儿易患泄泻;•学龄前儿童易患水痘、百日咳等;•12岁以后疾病谱基本接近成人。2.问病情:问发病症状、时间、病因、伴随症状、治疗情况、病情变化等,结合《十问歌》。3.问个人史:问生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既往患病史、家族史。•《幼科发挥·原病论》“问者,问病究其原也,假如好食酸则肝病,好食辛则肺病,好食苦则心病,好食甘则脾病,好食盐则肾病,好食热则内凉,好食冷则内热,是乃问而知之也。”四、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1.脉诊•3岁以上小儿采用一指(食指或拇指)定(按压)三关(寸、关、尺)的方法切脉病脉:浮、沉、迟、数、无力、有力病证:表、里、寒、热、虚、实•小儿腹痛或惊风多见弦脉;心阳不足或心气受损多见结代脉;失血为芤脉;气血不足或湿邪较盛可见濡脉;内有痰湿或食滞可见滑脉。2.按诊:可参照西医诊断学的触诊内容进行。五、辨证概要•辨证强调及时准确•注重辨别主证、兼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四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一、小儿推拿的优点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1.经济简便2.易于掌握3.安全可靠4.疗效显著二、小儿推拿的作用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进行点、面、线操作三、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遗尿、惊风、疳积等以及小儿预防保健。传统小儿推拿主要适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疗效越好。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2.禁忌证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四、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选择患儿空腹时或饭后2小时进行2.室内温度适中,注意避风寒3.医者手法宜轻柔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5.每日一次。五、推拿的技术要领1.手法:①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②轻快、柔和、平稳、着实2.时间:小儿推拿的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1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推1000-3000次,大约需要5-15分钟。3.补泻:补→顺上轻缓,泻→逆下重急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等5.顺序:上肢→头面→胸腹、腰背→下肢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或操作次数)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123基本手法复式操作法常例手法1、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2、其它手法:拿、抹、捻、擦、拍、捏脊法等3、复式操作法:黄蜂入洞、按弦走搓摩、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河、水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推七节骨【按法】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详见视频)指按法掌按法【摩法】1.指摩法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2.掌摩法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3.旋摩法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掐法】用手指指甲重刺穴位,称之为掐法。【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1.指揉法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2.掌揉法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推法】(直推;分推;旋推)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2.分推法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运法】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搓法】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摇法】用左手扶住或托住背绕关节近端,右手握住肢体远端,作较大幅度转动或摆动,称为摇法。【拿法】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移为抹法。【捻法】用拇指、食指面,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的用力捻动,称为捻法。【擦法】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拍法】用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称为拍法。【捏法】1.捏脊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捏法正位手势2.挤捏法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黄蜂入洞】【位置】两鼻孔即是此穴。【操作方法】用食指、中指两指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按10-20次。【作用】宣肺气,通鼻窍【主治】鼻塞不通,发热无汗【按弦走搓摩】【位置】两腋下胁肋处。【操作方法】医者在小儿身后,用双手掌在小儿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摩50-100次,又称搓摩胁肋。【作用】理气化痰【主治】胸闷,气促,咳嗽,积滞等【运水入土】【位置】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小指根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大拇指根止,推运50-100次。【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主治】泻痢,疳积,消化不良,便秘等【运土入水】【位置】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四指,掌心向上,右手拇指端由小儿拇指根推运起,经过小天心,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止,推运50-100次。【作用】利尿,清湿热,补肾水【主治】小便赤涩,尿频数,少腹胀满【水底捞明月】【位置】内劳宫周围。【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拿住小儿左手四指,掌心向上,用冷水滴入掌心,接着医者用右手中指在内劳宫周围旋运之,并结合吹气,边吹气,边旋运之,速度宜慢不宜快,以不超过18口气为限。【作用】清热凉血,宁心除烦【主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打马过天河】【位置】内劳宫、天河水周围。【操作方法】A、运内劳宫——直接滴凉水于内劳宫,用运法在其周围操作,边操作边配合吹气。100次。B、用食指、中指指面沿前臂内侧中线从腕部总筋穴(大陵穴)弹打至肘弯(尺泽穴)。30遍。也可用食指、中指交替弹击(但力度较差)。【作用】清热、通经、行气。【主治】心经有热,邪陷心包(神昏、烦躁、谵语、高热等)。【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推七节骨】【位置】脐周、腰骶周围。【操作方法】A、揉脐及天枢(三指揉)2分钟B、揉龟尾100次。C、推(上、下)七节骨100次。【作用】健脾理气止泄。【主治】治疗一切泄泻、痢疾的基本方。【备注】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龟尾位于尾椎骨端,七节骨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椎骨成一直线。【总收法】【位置】上肢。【操作方法】一手中指掐按一侧肩井,另一手拿患儿的食、无名指,使其上肢伸直并摇之。20-30次。【作用】提神、开通血脉、调和气血。【主治】感冒、上肢痹痛。【备注】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特点1、形态——点状、线状、面状。2、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双手)3、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4、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践)。名称1、五脏六腑——心经、大肠、膀胱等2、人体部位——五指节、腹、脊等3、作用功能——端正、精宁等4、五行学说——脾土、肝木等5、山谷河流——山根、洪池等6、建筑物体——天庭、三关等7、动物名称——老龙、龟尾等8、哲学名词——阴阳、八卦等正面穴位图背面穴位图头面颈部穴位分布图上肢内侧及掌面穴位分布图上肢外侧及掌背面穴位分布图【五经穴】【位置】五指末节罗纹面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脾土肝木心火肺金肾水【操作】旋推或直推向指端方向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100-500次。【运用】肝为刚脏,只清不
本文标题: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3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