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罗曼沟建设方案(12.12)
第一章综合说明1.项目名称西吉县生态移民工程马莲乡罗曼沟安置区建设项目2.项目实施单位西吉县马莲乡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3.项目管理单位西吉县发展和改革局、移民办4.项目实施地点及范围项目实施地点为马莲至罗曼沟公路两侧,距离马莲集镇东北约10公里。规划总占地面积38287平方米(57.4亩),计划安置生态移民52户210人。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移民安置区建设工程包括移民住房工程、劳务产业工程、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工程、公共服务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5个方面。5.1移民住房工程把解决移民住房作为安置首要问题,安置区建设突出安置地的地域文化特点,按照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要求和相关抗震设防标准,统一计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生态移民住房。该安置区计划建砖木结构移民住房52套2808平方米,砌筑砖围墙1300米,建大门52座,卫生厕所52座。25.2劳务产业工程按照自治区提出的“生态移民劳务化,劳务移民有土化”的要求,计划劳务产业技能培训104人,使移民安置区每户有2人外出务工,增加移民的工资性收入,使劳务收入成为移民收入的主要来源。5.3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工程特色产业计划发展地膜马铃薯520亩。设施农业计划每户后院内建设养殖暖棚1座,面积为30平方米,共52座,配套小型铡草机52台。5.4公共服务工程包括人畜饮水、排水、防洪、供电、道路、农村能源和其它配套工程。人畜饮水工程计划从马莲乡人畜饮水工程供水干管取水,建泵站扬水至赵家口组北面山坡上的30立方米蓄水池,然后铺设供水管道自压给安置区移民供水,供水方式全部采用入户自来水。建扬水泵站1座,配套100QJ5-64/16型潜水泵1台,架设0.4千伏输电线路200米,机泵管理房9平方米;铺设各类UPVC管道总长2.678公里,其中Ф63管道1685米,Ф50管道793米,Ф40管道200米;砌筑阀井65座,其中控制阀井3座,联户水表阀井10座,入户阀井52座;建3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1座,10立方米泵站前池1座。排水工程计划在主干道两侧和巷道一侧修建D40“U”型砼排水边沟1.285公里,安装过户板52座(按照1*0.5米预制,每座安装6块),过路管涵8座,跌水10座。防洪工程计划修建砌石防洪渠0.632公里,砌石护坡1.459公里。供电工程计划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2.38公里,220/380千伏输电线路1.246公里,安装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道路工3程计划修建主干道0.846公里,主干道路红线宽12.2米,砼硬化路面宽5米,修建巷道1.183公里,巷道红线宽6.6米,砼硬化路面宽3.5米。农村能源工程计划配套太阳能热水器52台,太阳灶52台,安装光伏照明路灯68盏。其它配套工程计划硬化广场800平方米,49.71平方米公共厕所1座,71平方米日用品超市1处,建砖混结构垃圾池2座,配套垃圾箱14个。5.5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移民迁出后,拆除移民庄院和公共建设占地用于恢复生态,计划实施生态恢复保护工程156亩。按照创建优美宜居环境的要求,对安置区道路和庭院进行绿化,并发展环村防护林建设。规划绿化面积25亩,其中主干道绿化6亩,庭院、广场绿化3亩,环村防护林(宽度10米)16亩。5.6土地征用及置换根据安置区总体布置,共置换征用安置区马莲乡罗曼沟村承包耕地(旱耕地)57.4亩。6.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参照现行生态移民投资标准,结合安置区实际情况,项目建设概算需投资740万元,其中移民住房工程233.6万元,劳务产业技能培训29.1万元,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工程72.2万元,公共服务工程296.1万元,生态环境工程4.6万元,建设用地置换补助72.5万元,设计、监理、宣传、验收等费用31.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安排国补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和移民自筹140万元。7.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年限为1年,即2013年4第二章基本情况及建设依据1.基本情况1.1马莲乡基本情况马莲乡位于县城东南38公里处,与原洲区、隆德县相毗邻,辖马莲、罗曼沟等14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人口20648人,其中回族18956人,占91.8%。土地总面积102.86平方公里。近年来,马莲乡按照区、市、县发展马铃薯、草畜、劳务等产业的总体部署,以马铃薯产业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建成了宁夏佳力公司,发展马铃薯产、加、销,带动周边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培育形成了以马莲、罗曼沟等行政村为重点马铃薯及养殖示范村,全乡牛存栏1.5万余头,户均超过4头,马铃薯和草畜产业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1.1.1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县域南部葫芦河支流马莲河川道河谷平原区与黄土丘陵结合地带,主要有葫芦河支流马莲河。海拔高程1872-2127米,北部和南部以黄土丘陵为主,主梁又被垂直于主沟互相平行的沟谷切割,形成以梁为主的丘陵沟壑地形,梁峁起伏不平,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为严重侵蚀地貌;中部为马莲河谷川台地,马莲万亩灌区集中在该区域。1.1.2水资源状况境内主要水系为葫芦河支流马莲河,现已建成马莲中型水库一座,马其沟小(一)型水库一座,水保骨干坝6座;总库容223645万立方米,现有效库容12621万立方米。1.1.3气候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带的边缘,为中温带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地区,年均降水量471.4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以上,并多以暴雨、冰雹等灾害形式出现,农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少。蒸发强烈,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80毫米,陆面蒸发量东南部为458毫米。年平均气温5.8℃,大于10℃的有效积温2168.7℃。年日照时数2383.9小时,无霜期短,平均130天。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冰雹、霜冻、暴雨等灾害,以干旱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不但春旱、夏旱经常发生,而且有时出现秋旱或春夏秋连旱,旱灾是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旱灾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使人畜饮水困难程度加剧。1.1.4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马莲乡共有农户5831户25638人,其中农业人口24812人;土地总面积114.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2240亩(水浇地15000亩,坡耕地117240亩),退耕还林面积14066亩,草地9713亩,建设用地9317亩,交通用地3039亩,水域2826亩,其它用地20541亩;牛存栏14708头,羊存栏9532只;农作物播种面积126540亩,粮食总产量14772吨,人均有粮54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824元,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2迁出区基本情况县内生态移民工程计划搬迁马莲乡罗曼沟村阳洼组52户210人。土地总面积2585亩,其中耕地面积1985亩;大家畜存栏2036头;人均有粮423公斤,农民人均收入3633元。迁出区群众居住在沟道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人居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2.建设依据1998-2006年,我县重点对干旱缺水区、生态建设区、地质灾害区及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片带人口进行了异地搬迁,共向红寺堡等地搬迁移民5228户3.1万人。2008-2010年,启动实施了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共建成安置区10个,搬迁安置移民452户2328人。2011-2012年,中南部生态移民工程又建成兴隆镇秀屿新村等9个生态移民安置区,搬迁安置移民1443户7044人。通过实施生态移民,使移民安置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拓宽了移民增收渠道,达到了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目的,同时也使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促进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由于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多年来自治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地方财政收入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加之项目区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总体发展水平与全县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为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移民工作的有利机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干旱片带发展问题,有效保护和恢复迁出区生态环境,推动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自治区有关移民政策和《西吉县“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2011-2015年),并结合马莲乡移民实际情况,将7马莲乡罗曼沟村阳洼组居住在沟道内取水难、出行难的52户210人整组搬迁到马莲至罗曼沟公路两侧川台地上,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移民上学难、出行难、取水难的问题,并扶持移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8第三章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1.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移民工作的有利机遇,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全面总结多年生态移民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县内生态移民采取适度集中就近安置的方式,将马莲乡罗曼沟阳洼组居住在沟道内、地域偏远分散、交通不便、取水困难的52户210人整组搬迁到马莲至罗曼沟公路两侧,方便移民取水、出行、上学和务工,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推动当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力争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2.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在充分调研论证、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生态移民建设方案,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全力创造条件优先搬迁生存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最贫困人口,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统筹移民住房、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建设。科学选址,防止从一个贫困地区搬迁到另一个贫困地区。合理安排,整村(组)搬迁。县内生态移民坚持集镇安置和就近集中安置相结合,按照安置地的水、土等资源条件,合理安排,实施整村(组)搬迁,集中安置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集镇上。9整合项目,强力推进。整合现有供(排)水、特色产业、乡村道路、危房改造、农村供电、生态建设等各类强农惠农资金,统筹安排,统筹使用,一次性高标准的配套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当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移民致富步伐。消除贫困,改善生态。坚持迁出区生态恢复和安置区生态建设并举,实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移民迁出地的庭院和公共建设占地用于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恢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3.建设目标2013年,计划建马莲乡罗曼沟生态移民安置区1处,对居住在沟道内取水难、出行难、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马莲乡罗曼沟村阳洼组52户210人搬迁安置到马莲至罗曼沟公路两侧川台地上,并配套建设移民住房、劳务产业、特色养殖、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安置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力争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10第四章工程设计安置区主要包括移民住房、劳务产业、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共5项建设内容。1.移民住房工程1.1移民住房工程移民住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共建砖木结构移民住房52套2808平方米,户均1套,建筑面积54平方米,设客厅1间,居室2间。1.1.1屋脊屋脊为灰色成品脊,两面流水;屋脊左右对称两只“吉祥鸽子”图案,两头为“挑角”图案,高度30厘米。1.1.2屋面屋面用灰色陶瓷瓦,3.5厘米厚草泥,雨席盖顶。屋顶松椽小头直径不小于6厘米、椽间距20厘米;松木脊檩小头直径不小于24厘米,坡檩小头直径不小于20厘米。1.1.3圈梁钢筋混凝土现浇上、下圈梁,圈梁截面为240×240厘米,配筋4Ф12+Ф6@200,水泥、沙子、石子比例1:3:5。1.1.4构造柱在6个墙角各设1个构造柱(240×240厘米),主筋为Ф14+Ф6@200,两端箍筋加密,间距为@100。111.1.5墙体墙体用多孔砖、M5水泥砂浆砌墙,前墙、山墙、后墙厚度37厘米,隔墙厚度24厘米,檐高3.26米,墙体转角处必须加筋咬茬砌筑,砂浆比例为1:6,前墙为白色面砖,山墙、后墙用水泥砂浆抹面后喷涂乳胶漆。1.1.6门窗外门为防盗门,内门采用实木镶板门,木门为木本色清漆面;窗为铝合金推拉窗,双层玻璃,带纱窗。
本文标题:罗曼沟建设方案(12.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3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