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一)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五·四分段条件下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资源。(二)原版教科书已经教育部审查通过,应在尊重原版教科书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不做颠覆性改动,只做针对五·四分段的适应性调整,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进一步完善原版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的原则贯穿教材改编思路。(四)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教材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应既能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美术文化传统,又能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现代意识。二、改编特色(一)突出美术的学科特点,更加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二)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教科书结构在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突出了山东的地方特色,(四)教科书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三、《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美术(六年级下册)是在原人教社教材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改编力求兼顾学科中心和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展现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发表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看法,提高其艺术欣赏能力。2本书采用了全新的“主题性大单元结构”的编排方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更加紧密,更加强调了综合性,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诸多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多的空间。本书教学单元的划分,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计具体课题。四、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五、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六、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3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七、教学安排每周授课2课时,全学期以16周计算,共计32课时,其中新授30课时,测试2课时。课序课题课时周次1请到绿色商店来32-32城市灵光34-53俯瞰山川35-64画坛巨匠275音乐会286瓶花与水果297兵马俑3108光影变幻2119走向明天412-1310小园艺师21411给文章配画2154素质测评216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教学重点: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并对喜欢的物品做一个广告设计,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难点:广告设计的方法。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等。第一课时课前谈话:1.新学期的要求:备好学具;爱惜书本;遵守纪律;认真作业;2.奖惩办法:以小组为单位,争夺五星或红旗。(奖惩办法略)1.情境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图片展示并介绍: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欣赏书中图片: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51.基本要素(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及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2)设计的方法(3)制作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a)呈现绿色食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b)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c)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第二课时一、创造表现。1.作业要求:选出自己喜第一课时欢的物品,画一画简单的包装设计示意图。2.教师巡视指导。二、展示交流。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三、拓展延伸。1.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2.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第三课时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1)构思(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1.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城市灵光教学目标: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画一画并尝试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表现标志性建筑和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卡纸等。第一课时1.欣赏书中图片: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其中你觉得很特别的建筑是?3.导入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7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城市灵光。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3.教师小结。1.提出作业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构想。2.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展示上节课描绘较好的作品,为作品修改提供参考。二、学生继续上节课作业,将细节描绘出来。1、修改建筑图,突出主体。2、上色。3、整理完成。第三课时1.学生欣赏书中各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问: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讨论。)2.教师归纳总结:8KT板、泡沫板、木材等。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1.提出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2.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展台”,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第3课俯瞰山川教学目标: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改变视觉角度,并能学会俯视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俯视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第一课时9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1.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10页下边的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1.摄影作品欣赏:用俯视角度拍摄的《流动的长城》给你什么感觉?2.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3.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第二课时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2.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101.信息交流:(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指导学生选择书中图片资料并适当演示)3.限时尝试绘画。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1.找别扭。(1)教师演示画一画,学生找别扭。(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
本文标题:美术教案六下李艳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4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