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社会分层和流动讲义.
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分层概述社会分层理论社会流动概述中国社会的分层与流动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的动因是社会分化(socialdifferentiation)。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1.社会分化的概念社会分化:社会系统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角色、集合体逐步分化成为承担某一单独功能的多个角色或部门的过程。特征:地位多样、功能专一、关系互赖社会分化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的普遍事实,是社会发展(进化)的客观后果;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分化的规模和速度大大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专业。问题:社会分化是否意味着社会不平等?2.社会分化的类型7水平分化垂直分化·社会结构中的某些角色地位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优于另一些角色地位·垂直分化导致社会地位间的高低差异,从而产生社会不平等·社会结构各个单元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离·并不造成哪一个社会单元相对于另一个社会单元的特权地位·水平分化不导致社会不平等差异VS.等级一、社会分化3.社会有价资源·形式种类:物质的(如黄金、新鲜食物、奥运会门票)、非物质的(如声望、荣誉、教育)·性质特征:稀缺性与排他性8二、社会分层1.社会分层的概念:指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得以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社会成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封闭的分层系统(closedstratificationsystem)奴隶制·极端的不平等分层体系·某一社会群体绝无自由·本质特征:一些人占有另一些人的经济关系·典型:美国社会前200年最显著的分层特征102.分层制度类型种姓制·由出生决定,个人一般无法改变·种姓之间不能通婚·典型: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制·和封建主义社会制度联系·不同等级的成员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贵族与佃农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中国古代的周王朝阶级制·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现象·以经济地位为基础·阶级间界限相对开放、允许社会流动·阶级划分:客观法、声望法和主观法·阶级意识·例如:现代工业社会3.分层标准分层标准马克思的阶级划分理论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理论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一元划分标准多元划分标准马克思的阶级划分理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分层标准马克思的阶级划分理论·阶级是个历史范畴,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私有制是其产生的前提·划分阶级的标准的核心标准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阶级结构是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结构,是造成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一定生产力相关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构成阶级结构的最基本形式,剥削阶级总是利用自己的特权对被剥削阶级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同一阶级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社会成员的阶级意识取决于他们对自己身份认同感的强弱,受阶级界限、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社会垂直流动状况以及有意识引导等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布劳(Blau)和邓肯(Duncan)的职业分层理论布劳和邓肯认为,在现代社会各种地位标志中,只有职业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结构也不过是属于附生现象·现代工业社会中的职业结构不仅构成了一个重要基础,支撑着社会分层的一些主要向度,而且联系着不平等的不同制度与领域·各声望阶层组成的等级秩序,各经济阶级组成的等级秩序,政治权力与权威所组成的等级秩序,其根基都在于职业结构布劳和邓肯的职业分层理论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主张用财富、声望和权力这三项指标来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经济标准——财富-由个人或群体的全部经济财产所构成,如货币、物品、土地、自然资源……-财富与收入不同·政治标准——权力-一个行动者能够任凭反抗而贯彻其个人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一可能性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社会标准——声望-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多数情况下,声望来源于一个好职位22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主张用财富、声望和权力这三项指标来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经济标准——财富-由个人或群体的全部经济财产所构成,如货币、物品、土地、自然资源……-财富与收入不同·政治标准——权力-一个行动者能够任凭反抗而贯彻其个人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一可能性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社会标准——声望-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多数情况下,声望来源于一个好职位一、社会分层——什么决定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三种理论解释功能主义理论进化论冲突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的理论源头·最早是生物学概念:机体的功能/作用·核心假定/预设(assumption):社会是各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组成整体的各部分有其独特的、其它部分所需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简言之,即“互赖与整合”。功能主义视角基本观点·分层基本上是由社会的需要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从个人的愿望中产生出来·社会分层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它保证了社会生存的机会·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行,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平等是必要的,它对社会的生存有着积极的功能·关键:职位分层与差异报酬马克思的分层理论·资本主义的特点是两大阶级的冲突·资产阶级拥有并控制生产资料·无产阶级被迫出卖劳动,成为被统治者·物品分配主要是以阶级为基础的权力不平等的结果·统治阶级通过社会设置保护他们的权利(宗教、教育、政治秩序都为了维持现状,而不是鼓励变迁减少不平等)·无产阶级经常受到虚假意识的蒙蔽,看不到不平等冲突主义视角现代冲突理论对马克思分层理论的修正与发展·基本立场:承认社会不平等的实质在于阶级间的剥削关系·修正观点:-衡量剥削的标准有单纯的经济所有权扩展到管理使用权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威或支配权-引入了性别、种族、年龄等非经济因素-抛弃了政治态度·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美国社会学家赖特伦斯基试图对功能主义与冲突主义的理论矛盾进行综合社会分层的实质:社会资源如何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问题·社会及其成员为生存需要的基本资源——按需分配,即功能主义的观点·剩余资源——相互竞争,冲突过程中的权力作用·剩余产品是社会不平等形成的关键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层具有积极功能综合主义的视角三种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功能主义理论的观点冲突理论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分层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分层不是必然或不可避免有些分层可能是必然和不可避免,但许多都不是社会需要造成了分层制度有权势者的利益造成了分层制度社会的生存方针造就了分层制度分层的出现是由于需要让难得的天才充当应当让他们去扮演的角色分层的出现是由于群体的征服、竞争和冲突分层的出现一方面是有必要鼓励难得的天才,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和冲突分层是共同的社会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分层是有权势的集团的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分层的基础是在价值标准上有某些一致之处,但它主要表现有权势者的价值标准任务和报酬是公平分配的任务和报酬是不公平分配的有些任务和报酬是公平分配的,但许多都不是公平分配的分层促使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分层妨碍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有些分层促使社会最理想地发挥其功能,但许多是妨碍它发挥功能的社会流动一、基本含义·流动:包含社会地位与空间位置的变动。·社会流动:是指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33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最早是由俄裔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Sorokin)于1927年在《社会流动》(1956年再版时更名为《社会与文化流动》)一书中提出来的·索罗金的社会流动定义:“个人或社会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转变”三、社会流动的类型35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人们从一种地位向另一种较高或较低的地位的变化,是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流动·垂直流动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人们从一种地位向另一种大致相同的地位的流动,是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流动的方向36代内流动代际流动·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又称一生的流动·一个人一生之中社会地位的变化,即初职和现职的差异。流动的代际内外社会学关注代际垂直流动·社会学家感兴趣的是代际垂直流动,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的地位是怎么得来的。·如果代际流动十分罕见,就表明该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机会大部分是生来注定的,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体现出先赋的特征;·反之,如果代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流动,则显然表明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地位,而不论其出身身份是什么。37·社会结构的性质-封闭社会VS.开放社会-社会流动通道与社会遴选机制(eg.教育-考试、关系-社交)·社会地位的多少:社会分化程度38三、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社会层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文化价值观念:社会流动观/职业观/竞争观三、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个人层面·家庭背景(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学二代、工二代)·社会网络资源(关系,Guanxi)·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人力资本)·个人的努力程度·个人的价值偏好40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建国初期我国社会阶级结构42·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一、改革前社会分层结构及其特点·社会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计划经济模式:行政权力控制资源再分配城乡分割的身份制度:户籍城市社会的“单位”化:单位制、铁饭碗·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特征:户籍:城乡职业:干部、工人经济:国有、集体政治:革命、反革命(红黑)43·特征:身份分层特征大于财产分层特征;以干部和官员级别的垂直分层作为全社会分层的基础和主线,由此派生出社会分层体系。二、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总体背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先赋地位削弱;经济、个人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上升)-社会结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单位制解体)45·改革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农民职业分化和地位分化(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工人队伍膨胀、内部分化加剧(专业技术人员兴起)-个体私营工商曾崛起、新富阶层崛起-户籍、档案制度松动;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弱势群体问题受到关注-官本位体制受到冲击,财产本位凸显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2002)47三、改革前的中国社会流动·主要特点:封闭性与政治性·负面影响:-价值导向扭曲-公平竞争受到压抑-社会压力加大48四、改革后中国社会流动的四次浪潮·恢复高考制度·家庭责任制、农民向城市流动·私营经济活动发展·下海与下岗四、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特征·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比例高(60-70%的人从事与父辈不同的职业)·城市社会流动总体趋势向上,职业结构日益呈现高级化趋势·工人阶层的流动性不强,代际世袭率较高(至今仍在50%左右)·父辈阶层层次越低,子代向上流动的难度越大50·优势阶层流出率低,阶层内流动率高·专业技术人员代际传承性较强,代内流动率较低·办事员阶层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变化阶层(向上是管理者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向下可吸纳工人和农民阶层)
本文标题:社会分层和流动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