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重难点汇总
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社会心理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依据的学科。2、思考社会心理分类系统与社会心理学的定位。社会心里分类系统是一个旨在确定社会心理学具体研究范围、明确社会心理学定义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系统。3、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格心理学的异同。(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a、在研究取向和侧重点上,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社会心理学着眼于社会、群体背景中的个人,注重社会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b、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实验科学,强调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方法的运用,注重解释行为与社会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而社会学其涉及问题经常是难以用实验进行研究的社会问题,因而多用社会调查法。(2)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a、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人格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人格的内在动因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怎样为其他人所影响,研究社会相互影响对人格的影响。b、人格心理学强调个人差异,注重人格类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强调人的共同性,注重研究不同的社会情景对人有着怎样的一致影响。c、人格心理学主要侧重有关个人行为的基本理论探讨,而社会心理学则更侧重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社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4、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经历了从哲学思辨到经验描述,再到科学实验的长期过程。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其影响巨大。5、根据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概括总结其特点,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美欧是主流,美国社会心理学较为注重实验室研究,欧洲则重视理论的研究探索。中国在引进西方概念和理论的同时,应结合本土实际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探索原创性实验。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1、试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实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其中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2、理解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问题的价值。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立人。该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等价地给予或回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其基本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有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社会交换是人们生存的方式,是社会生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交换理论为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框架。3、比较几种不同的认知理论。(1)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认为,当各人志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题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减少或消除失调的途径有:a、改变行为;b、改变态度;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人志因素间的失调关系。(2)图式理论。图示是通过认知经验发展起来的关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认知结构。图示是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性只是表征,但并不是关于事物或概念的定义,而新经验会通过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不断进行重构。与传统社会心理学强调研究个体、群体的外部行为来预测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相比,图示加工的观点深入人类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解释了个体或群体根据已有只是来解释外界新信息的方法和过程。(3)认同理论。认同理论从符号互动论发展而来。传统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景中的行为认同和解释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个体可以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对其所处的情景自由地进行认同选择。三个核心要素:社会、自我和认同。(4)社会同一性理论。塔吉菲尔认为,社会分类、群集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取费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5)自我类化理论。类化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现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社会类化的结果,是在认知水平上扩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缩小了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4、分析自身的角色组合、遭遇的角色冲突及其解决途径。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角色间冲突的解决途径是,首先明确各种角色的重要性和不履行某种角色的后果,然后按照最优选择的原则,根据情况分出各种角色的轻重缓急,优先执行最为重要和能避免严重后果的角色。对于角色内冲突,解决途径则是明确有关角色的一般模式,然后比较不同的角色要求同一般模式的差异,再本着行为与态度要接近一般模式的原则,优先执行与一般模式差异较小的角色。5、深入理解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及其在解释自身与周围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价值,并尝试运用该理论来解释3个社会心理实例。金盛华认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包含四个基本命题:人需要解释自我及其所在的世界;人寻求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自我行为的终极理由体系;自我家伙紫丁香决定人与自身及环境的关系。主要概念: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定向(指个体用以评价自身价值的价值标准和体系的择定)、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支持、自我价值保护。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1、请分析观察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观察法曾经倍早起社会心理学家较多采用,实验社会心理学产生以后一度较少运用,但当前这种方法又重新得到高度重视。观察法有直接接触事实的有事,来自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生动从而与研究要接触的现象之间有高度对应性。观察法在其他类型研究方法中几乎都有涉及。2、请列举档案法的特殊价值。档案法的优点是,它无需被研究者做出反映,没有实验效应问题,也没有其他设计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并且这种方法可以追溯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也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3、请分析问卷法的优缺点。优点:统一作答,效率较高,可用于对团体进行大规模调查;结果处理高度数量化、规范化;被试容易反映,对研究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花费的资源也较少。并且多数问卷都不要求作答者暴露真实身份,因而更能反映被试的真实观点或想法。缺点:不够灵活,让人感到不能充分说明自己的态度,有的项目使人无法回答因而漏题,导致答卷作废;问卷法对人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文化低的人在理解表述上可能存在问题。另外,问卷回收、组织作答等环节容易出现一些现场难以控制的问题,有时结果中会混进任意作答的资料,使研究精确性受到损害。4、请分析现场研究和现场实验为什么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特殊地位。现场研究的优点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是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也更容易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现场实验的优点是它使研究具有可控制的特点,可以缩短研究周期,摆脱研究的被动性。且现场实验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被试不知道自己在被研究,因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高。5、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优缺点是什么?实验法的优点表现在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或实验室实验,使人们在有精密控制的条件下对所关心的问题反复进行研究;可以解释特定变量与一定行为或心理表现之间的因果联系,因而可以用来验证理论假设,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实验的高度控制特征使获得的资料精确而可信。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不足也很显见。模拟与实验室实验研究特定情景下的人为特征,以及被试的被研究意识,使得实验结果不可避免的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脱离。实验法研究往往注重深入研究一个单一因素的独特作用,而由此又带来另一个不足,实际的社会行为和心态从来不是受单一因素支配的。6、实验的误差怎样控制?(1)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2)误差控制。主试:双盲设计;标准化。被试:避免实验效应(霍桑效应)和社会赞许效应。7、为什么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和伦理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社会心理学研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假设、推论和获得结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其设计的问题大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关心的问题。人们对我们研究的对象形成了种种先定概念,这些先定概念常作为一种偏见直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解释。由于社会心理学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时经常需要隐藏真是研究目的,因此如何避免对被试造成伤害也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原则如下:a、自愿参加原则;b、接近真实生活原则;c、有利研究设计原则;d、事后解说原则;e、自由终止原则;f、充足补救原则。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发展第四章社会化1、如何理解社会化的概念以及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体影响社会和社会为适应个体需求和促进个体发展必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而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两个伴生的、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无论对个体而言还是对整体社会而言,社会化和个性化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2、试述社会化的心理机制。(1)社会角色引导。(2)社会比较机制。(3)社会学习机制。(4)亚社会认同。3、试述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社会化的影响源包括文化、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媒体等。a、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他们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影响源,所以,父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专断型、容忍型和权威型(鲍默琳德)。1979年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b、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同辈群体开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c、学校是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桥梁。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就取代了家庭而上升到对其社会化影响的首要地位。学校的亚文化倾向,教师的期待、威信及风格,师生关系的性质等,都可能对学校的社会化作用发生重要影响。4、简述社会化的结果。(1)语言与认知能力。(2)道德观念与行为制约机制。(3)性别角色的获得。5、试分析成人为什么要经历社会化,简述成人社会化的内容。成人社会化是指,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成人社会化,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进一步适应进行维持性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为变革而进行创新性学习。因此,成人社会化,既能使社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得到保证,也能使成人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自身个性也得以发展和完善。(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深层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继续学习生产、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2)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3)确立相应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念。第五章态度及其测量1、态度的本质及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别是什么?态度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而且,这种心理状态区别于情感,有认知因素或观念的参与,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1)态度与情感。(P92)(2)态度与意见。(3)态度与价值观。2、态度有哪些主要功能?(1)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功能。(5)对社会理解的影响。(6)记忆过滤功能。(7)激励作用。3、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那些?(1)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2)知识。(3)家庭。(4)群体参照。(5)文化因素。(6)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重难点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