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社会认知观下的两种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社会认知观下的两种自我调节学习模型赵坤陈红丽[摘要]自我调节学习是近些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目前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主要有七种观点,其中,以在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认知学派的影响最大。本文介绍该学派的两种自我调节学习模型:Pintrich的四阶段自我调节学习模型和Zimmerman的SREP(Self-RegulationEmpowermentProgram)自我调节循环模型,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学习策略认知监控操作自我反馈一、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首先是由Bandura在1986年提出来的,但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Zimmerman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实现某些具体的教育目标而自发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个人根据特定任务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复杂过程”[1]。Winne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不依赖教师、家长或他人,灵活运用策略达到目标的过程[2]。Brown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应包括目标设置、努力过程和策略,反馈和自我评价[3]。我国学者周国韬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认知和行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控制学习进程、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4]。可见,不同心理学家对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解虽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提高学业愿望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认知、动机和情感意志、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运用有效的策略和反馈技术,实现预定目标的循环提高过程。二、社会认知观下的两种自我调节学习模型(一)Zimmerman的SREP(Self-RegulationEmpowermentProgram)循环模型(见下图)该模型认为,自我调节学习者能在这三个阶段中即提前规划阶段(也就是先于行动之间的阶段)、行为控制阶段(也就是发生在行为过程中的阶段)、和自我反馈阶段(也就是发生在行为之后的阶段)调节他们的学习行为。提前规划阶段会影响到行为控制阶段,行为控制阶段也会影响到随后的自我反馈阶段,而一个循环过程还包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我反馈阶段对提前规划阶段的影响[5]。Zimmerman的SREP循环模型图(2004)提前规划是自我调节学习的第一步,它包括任务分析和自我动机信念两方面,其中任务分析又分为目标设定和策略计划。目标设定指确定学习的具体目标或行为表现[6],策略计划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优化学习过程而选择或制定的方法策略;自我动机信念包括自我效能感、目标定向、内在兴趣和对结果的预期,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自我效能感,因为它的效度可以预测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选择性和坚持性[7]。在操作监控阶段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去,利用自我观察和自我监控技术来优化学习。自我观察指学生对自己表现的系统监督[8],常见的自我观察技术就是自我记录,也就是记录下行动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监控对学习和技能的表现具有指导作用,它包括自我指导、表象训练、注意集中和任务策略。该阶段是自我调节学习最为关键的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搜集到评定学习策略计划有效性的所有信息,并且对未来学习的尝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自我反馈主要反映在对学习者行为表现的评价和对未来学习尝试的调整两个方面。它包括两个过程:自我调整和自我反应。其中自我调整过程又由自我评价和归因两个子过程组成。自我评价就是对个人表现的好坏进行评判,评判时既可以与某一具体的标准作比较,也可以与学习者原有的水平作比较,还可以和其他人的表现进行比较;归因指个体对一些事件结果或行为原因的感知[9];另一个常见的自我反馈技术是自我反应,它包括自我满意度和适应性推论。相应推论指学生能否把已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尝试中去。总之,在特定环境的影响下,有经验的自我调节学习者能够通过对比先前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把坏的表现归因于错误的策略,并在下一次的学习中调整错误的策略。可见,SREP模型是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动机信念,增加学习策略知识,以一种习惯化的方式把学习策略应用到学习活动中去,以此来帮助其提高学业成绩的过程。(二)Pintrich的四阶段自我调节学习模型Pintrich在社会认知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认知、动机和情感、社会情境因素在内的四阶段自我调节学习模型(见下表)。1、提前规划阶段:①任务分析(目标设定和策略计划)②自我动机信念(自我效能感、目标定向、内在兴趣和对结果的预期)2、监控操作阶段:①自我观察(自我记录)②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表象训练、注意集中和任务策略)3、自我反馈阶段:①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归因)②自我反应(自我满意度和相应的推论)策略使用反馈环路Pintrich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阶段和维度阶段相关纬度调节方面认知动机/情感行为环境阶段1(认知调节阶段)预先构想、计划和激活设定目标激活已有知识激活元认知知识采用目标导向调节自我效能感知任务难度激活任务价值激活内部兴趣对时间和努力程度的计划对行动和自我观察的计划感知任务感知环境阶段2(动机和情感调节阶段)监控对元认知的觉察和对认知的监控觉察、监控动机和情感觉察、监控努力程度和时间的利用以及是否需要帮助对行动的自我观察监控、调整任务和情境性条件阶段3(行为调节阶段)调节对学习和思维上认知策略的选择、调节管理、动机和情感的选择和调节提高/降低努力程度坚持/放弃寻求帮助改变或重新协商任务改变或离开环境阶段4(环境调节)反应和反馈认知调整归因情感反应归因行为选择评价任务评估情境认知调节阶段指学习者在认知计划、监控和调节过程中的活动和采用的策略。提前预想和计划过程包括设定具体的认知目标或者学习目标,在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要激活已有的知识和元认知知识[10],调节认知最重要的是对认知的监控,学习者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觉察和监控,从而逐渐对学习活动作出进一步的调整[11]。认知调节的核心部分就是选择和应用各种认知策略来帮助学习、记忆、推理、思考和解决问题。Pintrich总结了六种认知调节策略:归因、复述、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策略,这些策略能帮助学习者监控他们的认知和学习情况[12]。动机和情感调节阶段指对动机和情感的调节,也常被称作意志控制策略。在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采用正向的自我谈话法提高自我效能(如“我知道我能完成这项任务”),也可以使用恰当的归因方式(把成功归因于个人能力、把失败归因为运气),还可以许诺给自己一个奖励来提高外部动机,增强竞争力,提高学业成绩(如完成任务后看会电视、休息一会儿、和朋友聊聊天等)。行为调节主要指学习者对外显行为的监控。行为调节的一个方面是对努力程度的监控和对时间的管理,对努力程度的监控指学习者通过调节自己的努力程度使其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时间管理指制定学习计划,为不同的学科合理分配时间[13];另一种行为调节策略就是寻求帮助,它对学习者来说帮助也很大,有研究表明成绩好的学生和高自我调节者知道何时、为何、向何人求助[14],这种学习策略不仅是学习者本人的行为,也是一种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与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调节相比,对环境或任务的调节难度会更大一些,因为这些因素不总是在学习者的可控范围之内。Pintrich等认为有四种环境调节策略:环境评估、任务评价、同伴学习以及对时间和环境的管理。在环境调节中,学习者能够自由的构造自己的学习环境,在学习小组或互助小组中与同伴相互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四个阶段是都可以应用于认知、动机和情感、行为、环境这四个方面的。一般来说,学习者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在时间顺序上会依次经过这四个阶段的,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先经过前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事实上这四个阶段也很难准确的区分开。其中,认知、动机和情感以及行为这三各方面反应的是心理机能的三个不同方面,而环境反应的是包括社会环境在内的外在影响因素。三、两种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的比较无论是Zimmerman的SREP循环模型还是Pintrich的四阶段自我调节学习模型,都是建立在社会认知观的理论基础上的;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及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15];都认为自我调节学习者能够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清楚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运用认知策略、不断努力地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16],这些决定了两者之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从整个调节过程上来看,两个模型都强调在准备阶段搜集主体(自我与相应的行动)与客体(任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作出提前的预设;在实施行动的过程中,主体利用一定的策略技巧与客体发生动态的相互作用,通过监控这种互动过程来觉察主客体之间的差异;实施行动的最后阶段是针对这些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任务能顺利达成并积累经验。从过程的关键环节上来看,两个模型都强调在完成任务中主体的监控作用,它是主体能作出反应和调节以及进行相应改变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学习者不断进步的基石。从完成任务的技巧上来看,两个模型都对完成过程中所需的方法进行了归纳,都强调运用有效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然而,两种理论也有不同之处。与Zimmerman的三维自我调节学模型相比,Pintrich还考虑到了情感因素的作用,并把它与动机融为一体。比如对任务难度的知觉、个人的内在兴趣、控制信念以及考试焦虑等也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的。如许多研究都表明考试焦虑与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呈负相关[17]。另外Zimmerman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三阶段线性循环的提高过程;而Pintrich认为,虽然自我调节学习一般会在时间顺序上依次经过他的四个阶段,但并不认为一定会遵循这一线性结构,他认为在同一时间里这四个阶段是很难区分的。可见如果说Zimmerman模型是一个线性阶段论,而Pintrich的模型则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内的阶段论。参考文献:[1]Zimmerman,B.J.(2000).Attainingself一regulation:Asocialcognitiveperspective.InM.,Boekaerts&P.R.,Pintrich(Eds.),Handbookofself一regulation(pp.13-39).SanDiego:AcademicPress[2]Winne,P.H.(1995).Inherentdetailsinself一regulatedlearning.EducationalPsychologist,30,173-187[3]Brown.,&Pressley,M.(1994).Self-regulatedreadingandgettingmeaningfromtext:TheTransactionalStrategiesInstructionModel.InD.H.,Schunk&B.J.,Zimmerman(Eds.),Self一regulationoflearningandperformance(pp.155-180).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4]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论[Jl.外国教育资料1995,(1):1-4[5]Zimmerman,B.J.,&Martinez-Pons,M.(1992).Perceptionsofefficacyandstrategyuseintheself-regulationoflearning.InD.H.Schunk&J.Meece(Eds.),Studentperceptionsintheclassroom:Causesandconsequences(pp.185–207).Hillsdale,NJ:Erlbaum[6]Locke,E.A.,&Latham,G.P.(1990).Atheoryofgoalsettingandtaskperformance.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7]Bandura,A.(1997).Self-efficacy:Theexe
本文标题:社会认知观下的两种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