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功能,了解世界与中国农业的现状发展及我国耕作制度发展战略目标与基本原理。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2耕作制度的功能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1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2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1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2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1耕作学的研究对象2耕作学的学科地位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难点是耕作制度的功能。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用地与养地的关系。五、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与讨论相结合。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2李建民.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3王力,藉平.农业科普知识荟萃.沈阳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04韩德乾.农业科技进步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杨生华.农学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6程序等.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八、本章思考题1何谓耕作制度?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3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4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5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是什么?6简述中国农业发展趋势。7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8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9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2学时)教学内容: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2耕作制度的功能3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4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5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6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8耕作学的学科地位9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名、提出本学期的要求。教学内容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2耕作制度的功能3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4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5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6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8耕作学的学科地位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1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2耕作制度的功能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1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2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1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2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1耕作学的研究对象2耕作学的学科地位作业:1何谓耕作制度?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如何理解“用地是核心,养地是基础”这句话的含义?3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4简述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5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是什么?6简述中国农业发展趋势。7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8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9如何认识耕作学在农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作物布局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以及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了解我国的作物布局。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1作物布局的含义2作物布局的意义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第二节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1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2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3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4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5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6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第三节作物布局设计1作物布局设计2作物布局研究法第四节我国的作物布局1粮食作物布局2经济作物布3果品蔬菜布局4饲料绿肥作物布局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难点是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的关系。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我省的作物布局。五、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与讨论相结合。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1刘巽浩等到.中国耕作制度区划.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2王立祥等.耕作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3吕文安.农业推广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44沈秀瑛.应用作物生态学.沈阳: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八、本章思考题1合理的作物布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2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何异同?3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4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内容?5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6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对作物布局会产生哪些影响?第二章作物布局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2学时)教学内容:1作物布局的含义2作物布局的意义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5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回答教学内容1作物布局的含义2作物布局的意义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1作物布局的含义2作物布局的意义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展开讲,举例占用。作业:1合理的作物布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2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何异同?第二节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2学时)教学内容:1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2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3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4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5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6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7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回答教学内容1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2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3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4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5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6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二节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1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2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3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4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5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6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作业:1作物布局为什么要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2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内容?第三节作物布局设计第四节我国的作物布局(2学时)教学内容:1作物布局设计2作物布局研究法3粮食作物布局4经济作物布5果品蔬菜布局6饲料绿肥作物布局7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回答教学内容1作物布局设计2作物布局研究法3粮食作物布局4经济作物布5果品蔬菜布局6饲料绿肥作物布局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三节作物布局设计1作物布局设计2作物布局研究法第四节我国的作物布局1粮食作物布局2经济作物布3果品蔬菜布局4饲料绿肥作物布局作业:1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2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对作物布局会产生哪些影响?第三章种植方式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各种种植方式的效益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我国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第一节间混套作1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第二节复种1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复种效益原理3复种的条件4复种的农业技术第三节我国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与分析1复种的类型与分析2间作主要类型和方式3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4立体种植的主要类型和方式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各种种植方式的效益原理。难点是各种种植方式的效益原理。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目前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五、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1刘巽浩.耕作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2沈学年,刘巽浩等.多熟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3浙江农业大学等.耕作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4西北农业大学.耕作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八、本章思考题1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2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3国内间混套作发展的趋势。4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5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6复种效益原理。7复种的技术要求。8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9世界复种发展的趋势。10复种实施的条件。第三章种植方式第一节间混套作(2学时)教学内容:1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5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回答教学内容1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一节间混套作1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3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4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展开讲,举例占用。作业:1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2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3国内间混套作发展的趋势。4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5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第二节复种(2学时)教学内容:1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复种效益原理3复种的条件4复种的农业技术5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回答教学内容1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复种效益原理3复种的条件4复种的农业技术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二节复种1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复种效益原理3复种的条件4复种的农业技术展开讲,举例占用。作业:1复种效益原理。2复种的技术要求。3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4世界复种发展的趋势。5复种实施的条件。第三节我国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与分析(2学时)教学内容:1复种的类型与分析2间作主要类型和方式3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4立体种植的主要类型和方式5总结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问回答教学内容1复种的类型与分析2间作主要类型和方式3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4立体种植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三节我国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与分析1复种的类型与分析2间作主要类型和方式3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4立体种植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展开讲,举例占用。作业:1复种的类型。2间作主要类型。3套作主要类型。4立体种植的主要类型。第四章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一、本章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及各种种养结合模式,了解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及庭院立体种养模式二、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第一节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1种养结合的含义与意义2我国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第二节种养结合模式1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2田间立体种养模式第三节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1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模式2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第四节庭院立体种养模式1庭院立体种养的特点2庭院立体种养的前景3庭院立体养殖模式4庭院立体种植模式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我国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目前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五、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六、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七、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1周玉振等.四川立体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刘中柱等.立体农业原理与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邹超正等.中国高功能效益耕作制度研究进展.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04卢良恕等.中国立体农业模式.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卢良恕等.中国立体农业概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八、本章思考
本文标题:耕作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7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