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种群数量的变化(预习案)
廉江一中高二级生物科导学案1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一课时预习案编制人:梁美善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学习目标】1.学会建构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2.学会用数学模型尤其是“J”型曲线和“S”型曲线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重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考点】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考查形式主要是曲线图和表格图【自学检测】要求:同学们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数学形式。2.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提出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__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二、种群数量的增长(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含义:在___________条件下的种群,以____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_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曲线大致呈“J”型。2.“J”型增长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在__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2)建立模型:t年以后种群的数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参数含义:N0表示________;Nt表示_______t表示_______;λ表示______(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_______的曲线,称为“S”型曲线。2.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_________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___________,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数量也会___________,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__。当种群的死亡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就稳定在一定的水平。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_____________。廉江一中高二级生物科导学案2【自学检测】答案一、1.一个系统它的性质2.合理假设适当的数学形式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二、(一)1.理想时间种群数量2.(1)食物和空间(2)N0λt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该种群数量是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二)1.趋于稳定2.有限加剧增加降低增高3.不受破坏种群最大数量K值
本文标题:种群数量的变化(预习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9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