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社会主义选择题及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强化训练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C)。A.无产阶级革命理论B.无产阶级政党理论C.“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D.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就是无论哪一种社会主义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社会形态或新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系统,在旧社会形态的胞胎里成熟以前也是绝不会出现的。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C)。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5.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科学依据是(C)。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6.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D)。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A.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B.阶级斗争C.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8.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首要条件是(A)。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B.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三大差别C.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D.科学文化事业的极大发展,9.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都是(B)。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0.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11.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1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C)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3、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5、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D)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16、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7、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B)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18、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9、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0、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2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2、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C)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23、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C)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B、只是创立科学理论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24、第二国际瓦解的标志是(A)A、一战爆发后各国工人政党倒向本国政府B、各国工人阶级在合法斗争中取得了胜利C、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D、布尔什维主义诞生第一国际FirstInternational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国际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去,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作好了准备。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在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重要阶段。在巴黎公社后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运动面临的直接任务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考虑到,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际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会成为工人运动的一种桎梏,必须让国际这种组织形式退到后台去,而过渡到新的组织形式。国际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第二国际SecondInternational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V.I.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K.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居上风。第二国际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的议会党团在议会中投票赞成战争拨款,支持政府“保卫祖国”,促使各交战国无产阶级互相残杀,从而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带头之下,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纷纷表态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战争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第三国际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以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25、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志是(D)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广泛传播B、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成立C、在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中击败孟什维克D、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26、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是(B)A、革命对象相同B、革命领导力量相同C、革命性质相同D、革命结果相同
本文标题:科学社会主义选择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9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