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秦皇岛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秦皇岛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结合秦皇岛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序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市加快赶超、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未来10年,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根本靠人才。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各类人才已经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9.03万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421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4475人。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人才队伍的总量、素质、结构远不能满足推进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尤其缺乏引领创新的战略型、领军型人才;人力资本投入的力度不大,人才队伍的总体竞争力还不强;人才工作的机制和体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不够明显,全市的人才意识、人才观念有待增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既面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和秦唐沧沿海地区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条件,又面临着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竞争压力,必须抓紧打造人才实力优势,尽快赢得发展与竞争的主动地位,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未来十年,我市的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双重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摆到特别突出的位置,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形成秦皇岛长远发展的新优势,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围绕深入推进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构建“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现代产业体系格局,建立河北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配置四个环节,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扩大人才资源总量。提高人才素质,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把秦皇岛打造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和展示形象的主窗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二)基本原则1、人才优先,引领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优化结构,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集聚,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3、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突出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我市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4、改革创新,激发活力。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秦皇岛发展、更多的创新成果到秦皇岛转化,使秦皇岛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与我市率先发展要求相适应,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努力形成秦皇岛特色人才的比较优势。——人才资源总量进一步增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到2015年达41.96万人,人才密度达20.21%;到2020年达55.57万人,人才密度达22.20%,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大幅提升。——人才结构进一步改善,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文化层次和产业分布等更为合理,三大产业人才资源总量比例到2020年优化为14:17:24。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所占比例有较大提高,基本满足未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力显著提升。建成现代服务业特色人才聚集高地,在自主创新与研发转化、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造就一大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三个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建立河北省率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觉创新的人才发展创新试验区和示范区。——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用、流动、激励和保障机制取得新突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二、主要任务适应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围绕重点领域和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人才的开发,把各类人才聚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一)统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1、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解放思想和提升素质为先导,以加强作风和本领建设为核心,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自下而上的党政人才选拔培养教育体系。优化党政人才队伍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工作力度,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人才制度,完善选调生制度,做好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的选聘和管理工作,加强培养、选拔和合理配备妇女、少数民族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工作。按照从严控制总量,调整优化结构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绩取人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公务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8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采取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万人。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万人,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秦皇岛市企业进入全国500强的优秀企业家。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4∶5。4、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技能人才梯次培养结构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形成一支与我市率先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4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2%。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2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4%,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2.1万人。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培育一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万人,其中经营型、技能带动型、技术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占到30%;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万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6、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建立各类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承载并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强化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措施,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00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000人。(二)突出抓好重点领域人才开发1、旅游业人才开发。围绕建设中国北方沿海生态休闲度假中心,以实施旅游立市战略为统领,加大旅游经济产业人才开发力度,重点培养开发高端旅游、商务会展、娱乐休闲、康体休闲等领域人才。到2015年,旅游人才资源总量达2.70万人;到2020年,旅游人才资源总量达3.38万人,旅游人才成为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大战略支撑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15年,在船舶制造、电力装备、重型工程装备、高速铁路设备、玻璃制造、冶金专用设备、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等战略支撑产业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7.78万人;到2020年开发10.30万人。3、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开发。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和环保技术等产业领域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建设规模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到2015年,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0.77万人;到2020年开发1.01万人。4、物流业人才开发。围绕建设中国沿海港口物流集散基地,适应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的需要,有力推进港口物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培养开发物流人才5.28万人;到2020年培养开发6.99万人。5、新业态经济人才开发。围绕我市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和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新业态经济人才开发,在城镇建设、庄园经济、生态环境、海洋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经济领域培养开发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人才。到2015年,培养开发新业态经济人才2.5万人;到2020年,培养开发4万人。6、主要社会事业人才开发。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并举,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并重,着力调整人才资源的专业、层级、分布结构。到2015年,在教育、宣传文化、医药卫生、体育等社会建设主要领域新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万人;到2020年新开发6.02万人。三、重点人才工程(一)人才试验区建设工程。按照河北省建立“秦唐沧人才试验区”的部署,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学习借鉴沿海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大胆探索有利于引进人才和激发人才活力的政策措施,努力创新有利于提升人才工作水平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的整体环境,吸引大批国内外人才到秦皇岛创业发展,形成一批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集群,为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到2015年,人才政策措施配套完善,人才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人才改革发展先行区。(二)万名旅游业人才开发工程。围绕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打造“长城滨海画廊、四季休闲天堂”主题形象品牌,大力开发旅游人才。加大旅游业人才培养力度,每年定期开展分别以涉旅部门干部、旅游企业经理为对象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培训项目以及以旅游行业服务人员为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到2015年,引进和培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以上
本文标题:秦皇岛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0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