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百盛”温室里的供应链
“百盛”温室里的供应链试点在实施SCM之前,各门店之间,门店与总部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不相联接的,各店也是分别向供货商采购,百盛中国实际上的运营模式是单店经营,一个个店其实就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规模优势和集团优势难以发挥。因此,百盛中国总部急于借力信息技术来提升其整体管控能力,满足扩张需求。投巨资打造供应链早在1999年8月,百盛中国总部便开始筹划运用互联网手段打造供应链系统。2000年7月,试点首先从北京店开始。北京百盛在全国有2万家左右的供货商,据他们调查,其中有3000至4000家大中型供货商能接受通过互联网与商场打交道的方式,尤其像宝洁、海尔这样的大型生产企业已经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信息系统,更是期待能与下游零售商通过无缝链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商务。这一调查结果坚定了百盛狠砸2000万打造供应链的决心。打造B2B的电子商务平台•平台主要包括基于Intranet内网的报表统计系统;基于Extranet外网的e-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系统功能有在线结算,信息分享(销售、库存、补货、结算)以及品类管理及分析;总部建设数据中心系统,包括基于数据仓库的CRM顾客关系管理系统以及BI商业智能系统。•该平台以会员制的方式为供货商开设访问帐号和相关权限,北京百盛通过这个交易平台以天为单位向供货商开放相关数据,让供货商及时了解自己商品在百盛的销售动态。供货商只要以会员身份登录该网站,选择北京店,便可看到自己产品在北京百盛的单品库存分析、销售分析、ABC分析(同类商品排行榜)、绩效分析等,同时还能查到自己商品的历史销售数据。SCM系统深受欢迎•在线对帐和结算使双方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采用透明化动作,一方面杜绝了暗箱操作和灰色收入;•而更重要的,在于与供货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打造优质供应链。未来流通行业的竞争将是供应链的竞争。考验•北京百盛的成功模式被迅速复制到百盛集团的其他门店。很快,百盛完成了第二期项目工程,全面实现了百盛20多家门店与上千家供货商之间的电子订单、对帐、经营数据分析、查询等协同商务工作。百盛也开始了将各门店联网进行管理。然而,在单店运行时不曾碰到的问题在向各网点推广时出现了,“百盛模式”开始接受连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真正考验。•商品编码的不统一应该算是流通领域信息化的瓶颈问题。•因此,系统之间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信息进行转换,也就是异构系统之间的“翻译”,否则,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将成为一句空谈。百盛的难题•百盛各门店的商品库就不一致,各门店的信息系统互相不能识别对方的信息,为了避免各门店信息互相“打架”,百盛不是采取“翻译”的手段来整合各门店的信息,而是简单采用以单个门店为中心的电子商务平台策略。也就是说,各门店之间的系统依然相互孤立,从供货商的角度来看,一个门店就是它的一个下游零售商。•这种状况对于供货商来说,有两个别扭之处:第一,操作上的不便。第二,收费模式上的别扭。•百盛电子商务平台是以百盛集团为主导企业的一对多的B2B应用平台,对于百盛来说,它是百盛内部信息系统的外部延伸,百盛向供货商开放了自己的信息,但这种开放是单向而且简单的,在这个平台上面百盛既无法共享其供货商的信息,也无法真正实现流程化的供应链管理和商务协作。第三方平台•“一对多”的网络“多对多”网络•行业性的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各企业商品订单格式的互相转换,以及各企业间个性化商品编码的转换等问题。•因此,建立行业性的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在节省投资,提高整个行业效率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零售商、生产厂商还是供应商,都希望通过一个第三方的“多对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统一地实现与自己全部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整合,共享和交换业务信息和数据,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商务功能,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为最终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最终优化整个行业的供应链效率。TCL:优化供应链条的组合招法一、当新世纪的黎明刚刚到来的时候,TCL的领导层确实感到了空前的压力:销量规模增长与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尤为突出。由于供应链管理“掉链子”,TCL在销售旺季出现断货现象,丢失了大笔定单。重新打造供应链,建设ERP系统,成为TCL的领导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装水量的是那块最短的板。TCL分析认为,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企业成功的背后应该是一连串系统的操作,从研产销、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到内部决策和信息化管理,必须让经营管理这个整体的“每块木板”尽量长一点,争取少出或不出“短板”。三、TCL的销售理念是“把所有的资源都配置在市场的最前端”,有效的销售网络像“管子”流水一样,加快了物流速度。•通过信息化管理,TCL公司总部24小时内掌握营销网络所有进、销、存变化;同时尽可能不直接介入零售,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TCL实行“零库存经营”,利用现代市场营销方法、科学的生产与供货管理、先进的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谋求严格按照顾客需要生产和供货的一种企业经营方式。四、由于受千万库存的压力和空调原材料售价大幅上涨的影响,国内空调企业在新冷冻年开始便尝试不同的经营模式,以避免低层面价格战的开打。•空调新军TCL日前在广州率先启动了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商三方联动的“同心经营模式”,企图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供产销三方,来实现成本控制利润的最大化。同心经营模式•同心经营模式旨在通过对产业链各个合作环节间的信息共享,整合供应商、生产企业、经销商与消费者的资源,以降低流通过程中的经营成本。•同心经营模式与目前的经营实际相比,实现了厂商关系的重大转变:双方由原来的博弈关系转变为利益的共赢。同时,这个经营模式因为不存在商家资金的参与,所以商家的参与来去自由,使抗风险能力增强了许多。中捷全力打造特色供应链有效控制成本随着形势的发展,缝纫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的机种甚至连10元钱利润也不到。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了业内瞩目的话题。记者近期前往中捷本部浙江玉环寻求答案,最终将目光聚集在其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上。特色供应链是中捷保证产品质量、有效进行成本控制得以规模生产的关键所在。重金投入打造供应链管理体系•2000年初,中捷决定投入重金打造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专家们对当时国内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供应链管理软件进行了梳理,发展那些并不适合像中捷这样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公司决定自己开发,投入专项资金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开始针对中捷已有的网络进行供应链管理软件开发。经过一年的努力,2001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并不断进行完善,现已趋于成熟。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协配企业之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其目标是寻求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上减少内耗和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保证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得有效的资源,达到双方的互惠互利。特别是质量控制方面,是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成为赢利的共同体的基础。质量是供应链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零配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捷产品的品质。如何有效地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中捷公司当初在开发供应链管理软件时,就非常重视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将质量管理延伸到协配厂家,追踪供应商的质量改进情况,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使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强化成本控制融入国际市场•建立科学客观的供应商日常评价体系,实现对供应商评价的科学性,为便于管理,加强竞争,释放供货风险,制定了末位淘汰制,将日常评价结果与供应商的供货比例挂钩,同时,加大对重复出现质量问题的考核力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供应商档案,逐步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质量改进能力有全面的了解。采购中捷对供应商总体上要进行价格指导,通过招投标方式,完善采购网络。生铁和铝材价格飞速上涨,市场上很难进行有效控制,汪明健说,一开始他们有想过期货方式,但是需求量比较小,再加上目前行业内也难以形成联合体进行期货贸易。考虑到中捷对这些材料的年使用量不是很大,中捷主要在铸件和机壳上进行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除了满足公司自己需求外,还供应胜家、百福等国际知名品牌,从而融入国际市场。内部管理方案•内部管理实行部门核算,相关联的部门之间互为一次“交易”,车间视自己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上下道程序视为一次性交易,由公司统筹,成本由车间自己进行控制,这样从整体上节约了资源,控制了浪费。宝钢塑身--供应链制胜掌控上游资源•最近几年,宝钢相继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河南永城煤矿、河南平顶山煤矿等合资办矿,确立了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并与多家矿山公司签定了长期供矿协议,与多家世界知名船东签定长期运输协议,确保了原料资源的稳定供应和运输能力保障。该项目的成功,使得宝钢在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拥有铁矿石基地。2003年,尽管矿石、焦煤、废钢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但宝钢还是保持了低成本,原材料涨价对其经营并未形成重大威胁。大游戏:锁定下游市场•2003年6月,宝钢与一汽集团签订总体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钢材供应、钢材使用技术开发、钢材加工、物流管理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全方位合作。•7月,宝钢又与上汽集团签订总体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激烈竞争。•11月,宝钢又一次在中国汽车版图上落子,与东风汽车在武汉签署总体合作协议。•在150天中,宝钢闪电般地与三大汽车生产商结为战略同盟,令同行、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都有些应接不暇。•宝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企华对此的评价是:这只是从原来产业链上下游的销售关系,扩展成相互支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盟使得宝钢供应链的末端得到大大延伸。•宝钢还将供应链向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延伸。2003年10月14日,宝钢国际公司与日本万株式会社、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正式签约,投资2.7亿元合资兴建广州万宝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从2004年3月开始,宝钢将为福特汽车在欧洲的生产厂提供钢板。这是该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后获得的一笔重要合同。•目前刚刚开场的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化时代,对钢铁的需求日甚一日,这对宝钢无疑是好消息。除了汽车,宝钢还将石油天然气、化工、造船和家电等行业设定为主攻市场。其中,中石化通过《钢材保供战略框架协议》,每年向宝钢采购钢材有望突破20万吨;宝钢还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60%以上的钢管;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上,宝钢生产的油管、套管、钻杆、输油管等产品,成为石油管道市场的最大供应商之一。供应链制胜•当今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超越技术、成本和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单项角逐,而是各企业内部供应链优劣高下的综合竞争。2001年宝钢提出供应链战略,集中专家、学者和一线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建设宝钢特点的供应链”。•2002年6月,宝钢与IBM签订“供应链管理项目”的建设合同,开始搭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平台。•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听取宝钢的企业ERP系统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汇报,对宝钢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一年后,凭借这个高科技装备的平台,宝钢一举拿下了国内三大汽车集团的供货大单。•宝钢供应链管理侧重从内部资源的管理和协调转向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从企业内部业务集成转向企业间的业务协同,将整个生产系统成为供应链躯干,并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达到集成、敏捷和互动的效果,这一系统的理念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高效、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系统”。宝钢供应链中有五大系统:•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应用模型技术、专家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应用模型技术、专家系统、数据仓库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信息和知识支撑的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支持企业的用户响应、营销规划、物流规划、战略设计以及各流程的业务运作优化等。企业工作流系统•用Intranet技术集成企业的工作流,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企业内各部门间的业务互动和行政事务的在线处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对客户进行差异化分析和个性化管理,
本文标题:“百盛”温室里的供应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