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1章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构成要素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效应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11.1货币政策构成要素和最终目标11.1.1货币政策构成要素11.1.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11.1.3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11.1.4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1.1.1货币政策构成要素最终目标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效果货币政策体系的总体框架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制定程序货币政策的实施程序图11-1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货币政策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政策的显著特征是,它既有最终目标,也有中介目标;既以经济手段、指导性工具为主,又兼有行政干预、强制性工具;既有公开手段,又有隐蔽手段。11.1.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的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这里的物价水平是一般物价水平或物价指数,而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稳定物价,并不是将物价固定在一个水平上绝对不动。一般的看法,是把年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以内就可谓是稳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通常是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两种失业排除在外:一是摩擦性失业,即由于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而难以避免的失业;二是自愿失业,即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在现实社会中,失业率为0是不可能的。相应地,多大的失业率才算是充分就业,或者说一国的可容忍失业程度是多大?对这一问题,同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人认为3%,有人认为4%~5%。一般地,各国只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来做出判断。经济增长经济增长:GDP或人均GDP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如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的深化程度、资本产出比率、社会积累、技术革新等。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生产力,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没有直接的关系。货币政策可以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具体途径可以是引导较高水平的储蓄与投资,从而增加资本存量,或者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和投资结构,从而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能以其所能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创造一个适宜于经济增长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其标准是不同的。理论分歧:货币政策是否能通过改变生产能力利用率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和逆差顺差,就会增加该国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从而给该国造成一种通货膨胀的压力。逆差,则会造成国内市场商品增多,货币不足,失业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11.1.3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菲利普斯曲线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一种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矛盾:为了稳定物价,就要抽紧银根,紧缩信用,降低通货膨胀率,其结果将会导致经济衰退与失业率上升;而为了增加就业,又需要扩张信用,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以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其结果又会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澳大利亚籍的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75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概括为一条曲线,见图11-2。中央银行的选择:(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A点;(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B点;(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即A与B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AB10%5%4%8%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图11-2菲利普斯曲线11.1.4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995年3月颁布实施并于2003年12月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将货币政策目标确立为“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强调:(1)稳定币值是第一位的,经济增长是第二位的,从而明确了两者的主次地位和先后顺序。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2)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但从长期来看,必须立足于稳定货币。理论争论的主要观点有:1.单一目标观点2.双重目标观点。3.多重目标观点。11.2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传统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作用的工具包括: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种类:(1)调节性贷款;(2)季节性贷款。(3)持续性贷款。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及市场利率,后者主要是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作用过程: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紧缩银根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样就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于是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数量,使其准备金缩减。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使银根紧俏,市场利率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反之,过程则相反。再贴现政策效果:(1)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贷款和投资行为;(2)能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预期;(3)能决定对谁开放贴现窗口,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避免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口进行套利的行为。当然,这些政策效果能否体现出来,还要看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资金融通的依赖程度和货币市场的弹性如何。缺陷:一是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来贴现、贴现数量的多少以及什么时候来贴现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有更好的筹资渠道,它就完全可以不依赖中央银行;二是再贴现率的调整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不能改变利率结构;三是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再贴现率经常调整,会使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主要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该比率规定一般根据不同存款的种类、金额及银行规模和经营环境而有所区别;(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一般地,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只能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有的国家规定库存现金也可算成法定存款准备金;(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4)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等。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时,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货币乘数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抽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相应缩减。反之,过程则相反。效果与局限: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如1%或0.5%),都会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需求成倍地扩大或收缩,其效果太过猛烈,对经济震动太大,告示效应太强,很不利于货币的稳定,也使中央银行很难确定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因而不宜随时使用,不能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从而使它有了固定化倾向。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主要是“存在”而不是“变动”。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政策: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作用过程: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公开市场政策优越性:(1)主动性强。(2)灵活性高。(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4)影响范围广。政策发挥前提条件:(1)中央银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2)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操作应具有弹性操纵权力,即中央银行有权根据客观经济需要和政策目标来自主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数量、时机等,不应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干预;(3)金融市场要相对发达、完善,而且要具有全国性,这样才有利于中央银行的意图迅速在全国的传播;(4)金融市场上的证券数量要足够庞大,种类要齐全,结构要合理;(5)必须要有其他政策工具,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配合。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或行业、企业或特殊对象而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选择性工具对信贷资金配置侧重的是结构性调节,运用的手段也主要不是价格机制,而是直接的数量调节,具有影响面小、范围窄、手段具体明确、行政性与强制性集于一身,缺乏弹性等特点。常用选择性工具:优惠利率、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预缴进口保证金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信用控制,它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加以各种直接干预。其中主要有:贷款限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额、特别存款等。另一类是间接信用控制,它指中央银行采用直接控制以及一般信用控制以外的各种控制,用各种间接的措施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施加影响。主要有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1.中央银行再贷款2.再贴现3.存款准备金4.公开市场业务5.基准利率11.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11.3.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1.3.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体系11.3.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认为,通过货币供应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r→I→E→Y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凯恩斯学派的一般均衡分析思路是:(1)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当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产出上升,于是收入增加。(2)收入的增加,又引起了货币需求的增加;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投入,货币供求的对比就会使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3)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一个往复不断的过程。(4)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在这个点上,可能利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上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强调货币供应量而不是利率。其传导机制是:M→E→I→Y式中的M→E,是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式中的E→I,是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并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最后是名义收入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由于M作用于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
本文标题:第11章货币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3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