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1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课时总序第22课时知识目标:1、掌握“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发展。2、掌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归纳、综合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2、结合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认识这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3、通过介绍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及崇高的品德,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更加坚定为报效祖国而奋力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1、“两弹一星”2、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教学难点: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讲述科技知识。教学方法:1、讲述法。2、引导思考法。通过教师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学过程:历史上的今天一、启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于1971年第一次到中国探望亲友,他要见的第一个朋友就是邓稼先。老同学见面后,杨振宁问邓稼先:“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领导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可那时是严格保密的。对老同学的提问,他笑而不答。杨振宁离开北京时又问邓稼先:“听传说,有一名叫寒春的外国人帮助中国搞原子弹,这是真的吗?”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件事后,指示说:“明确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邓稼先写了一封信,在杨振宁即将离开中国时送到他手上。杨振宁看到信后,激动不已,流下了热泪。是啊,多少华人为中国自己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而激动和自豪!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板书]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生自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2(二)、学习第一节:“两弹一星”1、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我国原子弹研制的背景。[教师讲解]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新政协会上(有人曾误传在天安门上),毛泽东曾庄严地宣布:“占全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声音震撼过多少人的心扉。然而,旧社会留下来的是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此刻中国人还不能生产一辆汽车、一架飞机。而美、苏两国却已经迈入核时代,把中国人远远抛在世界武器发展跑道的后面。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接连受到核武器威胁。中国出兵朝鲜获胜以及在台湾海峡附近作战时,美国总统都曾扬言准备使用原子弹。白宫敢动辄挥舞核大棒,就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弹及其运载工具,没有起码的还击手段。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有句名言——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是大国。周恩来也说: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但是对付帝国主义不能不讲实力。拥有毁灭力最大的核武器,便是最强大军事实力的标志。五十年代之初的中华大地上,百废待兴,要搞世界最尖端的技术,研制耗费巨额金钱的原子武器,谈何容易!1954年,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来北京参加国庆五周年庆典,毛泽东向他询问是否能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帮助。赫鲁晓夫听后马上惊讶地说,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现在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只要苏联有了核武器就行了,不必我们大家都来搞它。核武器这种最尖端的绝密技术,任何国家都不愿外泄。于是,1955年1月,毛泽东决定自力更生,依靠本国的科学家,正式决定研制核武器,随后,我国进行了豪迈的九年攻关。1959年初开始,在海晏县一片大草原上,极其保密地从全国各地先后调集了一大批人员,在那里悄然建起一座核武器科研基地(始称221厂,后称九院即第九研究院)。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发扬自力更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计名利、艰苦奋斗的精神,于1964年10月16日做出了让世界震惊的事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和反映。[教师讲述]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地爆炸了一颗当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的原子弹。这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力量得到了加强,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被打破,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图片显示的是原子弹爆炸后蘑菇云升空的情景。[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句话,思考“动脑筋”中“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的问题。大家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生甲:爱好和平必须以实力作基础,否则,维护和平就是一句空话。生乙:只有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才能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才能有自己说话的地位。否则说话则没有分量。生丙:帝国主义国家利用自己手中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3国只有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安定的生活。……[教师小结]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保卫自己的国家,并不是要拿原子弹对其他国家进行核威胁,搞霸权主义。因此,在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教师引导]原子弹需要有运载工具,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我国也在进行导弹的研制工作。下面我们来看导弹研制方面取得的成就。[板书]2、导弹研制方面的成就[教师讲解]在人民共和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史上,有许多令世界震撼的奇迹。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引导]50~60年代面对西方霸权主义和技术封锁,我国核工业的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于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北地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当量2万吨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1967年6月17日我国在西北地区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当量为百万吨级。1958年,成立了由钱学森、赵九章领导的581组,开始进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随后建立了651设计院(卫星设计院),有30多个研究所投入651任务。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板书]3、航天技术的进步[教师讲解]1970年4月1日,装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门列车到达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月份的西北戈壁滩上,白天也要穿棉衣,到夜间,裹着皮大衣也感到寒冷。在离地面30多米高的龙门塔工作平台上,科技人员不分白天黑夜,排除一切故障,一次次地测试。1970年4月24日3点50分,周恩来总理电话告知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毛泽东主席已经批准这次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过细地做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21时35分,卫星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东方红一号”随“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动机的轰鸣中离开了发射台。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洪亮。1970年4月25日18点,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教师强调]我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五个国家。从此之后,中国的国防科技和航天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教师小结]罗布泊附近腾起的蘑菇云,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中国严格遵照已签订的国际协议,早就停止了全部核试验,然而,仍要以适当投入搞一些高技术武器。过去核试验的成果,为保卫我们祖国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而当年研制过程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过渡]在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我国的生物技术也在大踏步地前进,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充分的显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个问题——籼型杂交水稻。[板书](三)学习第二节:籼型杂交水稻。[教师引导]中国历史上水稻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生答]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唐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宋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4[教师讲解](播放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实况)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稗”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此后,他又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概念,国家“863”计划据此将两系法列为重要项目,经项目组科技人员6年的刻苦研究,已掌握两系法技术,并推广种植,现占水稻面积的10%,效果良好。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三、课堂总结列举本课中涉及到的重大科技成果。参考答案:1、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3、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6、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教学后记
本文标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3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