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1课古代农业(学案)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资料1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高考·考纲】课标展示考试大纲考点聚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①生产工具的演变②水利设施、灌溉工具③农学知识④小农经济的特点和评价【考点·梳理】一、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演变二、灌溉工具:主要有三国时翻车(人力)、唐筒车(水力)等。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时期水利设施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两汉漕渠、白渠西域坎儿井四、农学知识《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现存一部最早的农书(北方)《农书》元代·王祯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天工开物》明清·宋应星”“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五、小农经济(春秋)1、产生原因: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土地私有制出现2、特点:A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3、评价:(1)进步性:①生产积极性较高,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②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前提,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时间工具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刀耕火种商周工具为耒、耜,材质以木、石、骨、蚌为主,青铜器很少大规模的简单协作春秋战国①出现铁农具精耕细作②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③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汉代①西汉中期,发明犁壁②耦犁唐曲辕犁(江东犁)地位: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资料2(2)局限性:①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成为近代以来束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总结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总结2: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创新改革;②水利工程的修建;③生产经验的积累。④封建政府的重农政策。(2)不利因素: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练习】1.(2015·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考点】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工具变革(耧车)【解析】由材料内容“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工具为播种工具,A项所示图片为耦犁,其为翻土工具,故A项错误;B项所示图片为耧车,其为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故B项正确;C项所示为曹魏时期翻车的模型,其为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D项所示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翻土工具曲辕犁,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水利工程)【解析】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沟洫之制”既可灌溉,又可排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但从唐有“泻泉”、北宋有“水阔”到1680年“沟洫之制,水陆失宜”表明水利出现问题,故B项正确;“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答案】B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资料3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广东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解析】古文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耕织结合不一定非得男耕女织,故A项正确;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答案】A5.(2014·广东汕头高一期末·4)“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谚语反映的是()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B.耕织结合的商品经济C.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式D.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解析】“老婆孩子”代表以家庭为单位,“土地、耕牛”代表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无关,故B.D项错误;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式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故C项错误。【答案】A6.(201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9月调研·4)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解析】题目中的“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描述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场景,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均田制的局限性和唐朝工商业的落后,故A.C.D项错误。【答案】B7.(2014·浙江嘉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9)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A.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B.私营纺织作坊的兴起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解析】材料反映男女分工劳作,不能体现农民生产生活的艰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没有体现私营纺织作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说明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故D项正确。【答案】D
本文标题:第1课古代农业(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4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