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25课两级世界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对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综合认识。第(1)问,应从当时国际环境出发,结合美苏两个大国对中国不同的态度,分析“原因”。第(2)问,材料二的数据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同中国建交的情况,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历史事件分析“原因”。第(3)问,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和国际两个方面的作用入手分析“实质”。第(4)问,可从灵活性和坚定性两个方面总结“特点”。答案:(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一、美苏“冷战”1.背景(1)二战后期确立的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3)美苏两国在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3.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4.表现社会制度雅尔塔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基本特征“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2.主要史实(1)德国分裂:①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国的政策苏联的对策政治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经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订《》,北约组织成立1955年,苏联和波兰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组织华约北大西洋公约欧洲遏制共产主义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①二战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②朝鲜分裂:后来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③抗美援朝:1950年,爆发,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联合国军”。(3)越南战争:①二战后,越南人民英勇抗击,迫使殖民者撤出。②1961年美国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1973年美军被迫撤出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①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②武装封锁古巴,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美国1962法国朝鲜战争联邦共和国1.面对二战所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反映了怎样的格局变化?二战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格局的新时代。2.两极格局可归纳为“一、二、三、四”(1)一个核心:“冷战”。(2)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热战为辅。(3)三个领域:政治、经济和军事。(4)四大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3.下面漫画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哪一事件?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各国。…………主题一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史料探究]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据材料一分析杜鲁门的立场及实质。(2)为“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重大举措的本质目的是什么?提示:(1)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实质:公开干预别国的内政,谋求世界霸权。(2)措施: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目的:通过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从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拓展升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2)实质: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各具特色。它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3)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地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对点训练]1.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关系和实质的理解。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维护美国的自身利益,但杜鲁门主义主要是靠政治手段,而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靠经济援助手段。故选B。………………主题二美苏“冷战”的形成……………[史料探究]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总结“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提示:(1)美国之所以对苏联实行“冷战”,是由于苏联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2)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归纳总结]美苏“冷战”的影响(1)积极影响:美苏实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2)消极影响: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对点训练]2.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的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解析:选D“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故选D。A项说法正确但与本题无关;B项说法错误,“冷战”期间,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局部热战;C项说法错误,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冲突。[典题例析][例1](福建文综)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点一美苏“冷战”命题角度1.考查杜鲁门主义2.考查“冷战”的表现及目的[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冷战”的实质。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答案]D[题组冲关]1.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选A本题考查美国冷战政策。B项错在“武装进攻”,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它并没有诉诸武力;C项错在因果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新应用;D项的标志事件应是华约组织的建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1947年3月)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指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2)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解析:本题以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及其影响为主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信息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即可回答;“目的”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三的出处进行分析作答。答案:(1)内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目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2)措施:1955年苏联和东欧组成华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或意味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典题例析][例2](海南单科)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考点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命题角度1.考查对德国分裂的认识2.考查古巴导弹危机[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答案]D选项史论分析判断A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的分裂措施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本项材料未体现错误B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错误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虽然正确,但不是冷战的基本特征错误D1948年冷战已经开始,美苏展开全面对抗,但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这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正确[题组冲关]3.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发生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境内②与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关③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④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D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向盟军投降,德国领土被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由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管制。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苏联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称作东德。[课堂归纳][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盟友合作关系破裂。(2)美国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采取了组建北约组织等措施。(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以示对抗,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出现,两极格局形成。(4)“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冷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越南战争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北
本文标题:第25课两级世界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4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