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第1节人地关系理论的内涵第2节人文关系的基本理论第3节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2012年9月20日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多元理论区位论:反映经济活动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机理,是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的核心理论行为论: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文化景观论:反映过去人类活动的结果,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及原因人地关系论:揭示人-地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包含人文地理学的的各个分支,影响到该学科的各个要素和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及其相互间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环境关系的集中反映。•人地关系:地球表层客观存在的一种运动机制。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凸现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地关系研究成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思想构架,相继从不同视角和侧面发展出不同的研究主题和思想观念。•人地关系:首先是人与土地综合体的关系;土地利用完美地体现了人与地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相互作用下的整体性。第1节人地关系的内涵“不包括人类的自然图景是不完整的,人类在生活上到处与土地发生最根本的联系”。——洪堡“整个土地呈现出生物的图案,其上天然与文化的产物、自然与人文的面貌,都被巧妙地安排为一个整体,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有意义的相互作用”。——李特尔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人”1、人地关系中的“人”不只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社会群体的人,也是具有丰富内涵、具有层次结构和组织功能的人;2、地理学既关注社会群体的人,也不忽视个体的人;3、个体行为及其个体事件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是人地关系中的一部分;4、现象学、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对地理学的重要意义:重新发现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和方式;5、时间地理学聚焦于个体时空特征研究。(一)个体的人与社会群体的人(二)自然属性的人和社会属性的人•1、自然属性的人:受制于自然法则,体现人类生存的本能——人地关系中稳定的基本的影响因素;•2、社会属性人:受制于社会法则,体现人类对自身和环境广泛而多样的追求,通过社会契约、法制对自身活动的束缚。(三)特殊生命物质体系的人和超生命物质体系的文化体系的人•1、生命物质的人创造了人工物质世界和文化精神世界;•2、地理环境、人工产物、具有不同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的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3、“文化人”具有特定伦理、道德、价值、习俗和信仰;•4、对“文化人”的探究需要“规范性”思想和诠释社会学的方法。(四)生产活动的人和消费活动的人•1、人类通过土地利用、工业代谢、生活消费等活动形式对“地”产生直接影响;•2、工业时代:“生产型社会”;后工业社会“消费型时代”;•3、人地关系研究内容随之扩展。•第三次工业革命(五)“社会动物”的人•1、理性、正义、仁爱、自由、情感、欲望、权力、意志、贪婪、丑恶、疯狂、荒谬并存;•2、地理学丰富内涵的源泉:完整的人、情感与行为丰富的人与空间地域的各种各样的联结——生产空间、权力空间、犯罪空间、乡土情愫。(六)主体性的人和受制性的人•1、主体性是人类属性的主要特征:自主性、目的性、自觉认识、能动创造等;•2、作为主体活动的人,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制约和自然环境的制约);•3、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由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灵活决策。(七)具有层次结构和功能的系统人•1、知识价值观念系统:包括文化和知识、科学技术、思维价值观念、政策法律;•2、社会组织系统;制度体制、社会组织、政治组织、经济组织;•3、行为模式系统:个人集团、社会国家、全球不同行为主体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宗教等行为活动以及人口自身的生产、迁移、流动模式;•4、人工物质系统:工具机器、人工能源、交通通讯系统等。•上述系统共同构成人的整体系统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地”(一)“地”具有“社会性”烙印不是给定的、完整的、独立的体系,而是与人类活动双向生成并包容人类活动及其产物的系统。(二)人文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人化过程的延伸人文系统具有自然系统的“自然性”“地”即地理环境,是人文地理环境系统和自然地理系统的有机统一。1、典型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存在差异;2、人文地理环境具有社会性——创造性、自觉性、目的性以及智慧生物的自组织性;3、人类有目的的改造减弱了自然环境的无定性、不稳定性,成为人类抗衡自然风险,提供稳定需求的“缓冲器”;4、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加工,成为自然资源和人类需求产品之间的“转换器”。(三)差异性1、土地生态系统提供第一性生产力和生命构造力,是人类第一产业——大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自然综合体提供矿物资源、水资源、能源等,是人类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3、景观及生态调节功能:旅游价值、美学价值、科学文化价值以及环境稀释降解功能和生态调剂功能;4、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场所以及在空间关联中形成区位效益。(四)地理环境对人类具有多功能价值形态三、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双重作用1、以资源形式或支撑条件不断提供人类所需的物质、能量或效用,对人类发展起基础性支撑作用;2、以不利环境或爆发灾害制约人类活动。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用地矛盾加剧图1四、人地关系发展的内部机制:人地系统的双向互动“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深刻地影响了自然过程中的速率、强度和方向,形成了兼具人类特性的新的自然过程,即自然过程包括了社会作用成分;人类是自然发展的产物,自然规律在社会发展中始终起作用。人与自然的双向生成、关联互动、循环扩展的统一,构成了人地关系发展的内部机制。石漠化图2一、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1、观点: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的性格、气质、智慧和可居住性由气候决定: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家长制生活平原流域-农业文明:君主制生活海洋附近-工商业:民主制生活2、代表性人物:拉采尔、森普尔、亨丁顿3、不足: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忽视社会、历史诸要素的影响第2节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地关系理论二、可能论(possibilism)也称人地相关论或或然论1、观点: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强调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强调人类的选择力和创造力。2、代表性人物:P.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1、观点: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应”,既意味著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2、代表人物: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PercyM.Roxby)四、生态论(humanecology)观点:借用生态学理论理解人地关系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三、适应论,也称调整论(adjustmenttheory)五、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perception)环境感知是指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环境感知影响人对环境的作用,如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感知、移民的环境感知等。六、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七、和谐论(harmony)第3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一、A.J.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2、文明起源“三原则”(1)“挑战与应战”:即将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归为人与环境的“挑战与应战”。提出人类应战自然条件改变的挑战只有三条出路——追随、忍耐、解救(改变、适应)1、汤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英国历史学家(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可能在生活条件并不是特别好的地方,在逆境中获得成功。环境挑战的逆境包括: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3)“中庸之道”:人类能够承受环境的挑战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将走向反面。1、马克斯·韦伯(MaxWeber):德国社会学家2、新教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新教徒集中区域,工商业发达、多富人。(1)命定论:新教加尔文派的基本伦理——一个人是否得救由上帝预订,不可更改。(2)“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3、人地关系:思想变化——改变环境——人地关系变化(强调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费弗尔(代表人物):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指出:历史学家不考虑地理环境就不能研究社会发展;地理学家不考虑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不能理解自然的变化。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来理解历史《年鉴》于1929年由法国历史学家M.布洛克和L.费弗尔创刊,在史学的比较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的探讨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得到法国学术界承认,被誉为年鉴学派的第一代史学家。F.布罗代尔是年鉴学派历史学家第二代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他认为决定历史运动的有三方面因素,表现为长、中、短三个“时段”。自然环境、社会组织和思维模式是在“长时段”中起作用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现象的起伏兴衰则在“中时段”中起作用;政治事件和军事冲突则只对历史进程中的“短时段”起作用,不产生根本性影响。1970年代年鉴学派进入了第三代。特别注重对“精神状态”史、即社会意识和民众心理的研究和在“短时段”中起作用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而忽视对在“长时段”和“中时段”中起作用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研究。思考题(第2章)•1、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2、分析人地关系的基本内涵•3、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4、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本文标题: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4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