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3章AutoCAD的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
第3章绘制多边形、椭圆及填充剖面图案功能讲解──绘制多边形、阵列及镜像对象3.1功能讲解──多段线、等分点、断裂线及填充剖面图案3.3范例解析──阵列对象及填充剖面图案3.4范例解析──绘制对称图形3.2习题3.9实训──绘制椭圆、多边形等3.7综合案例——绘制多边形、椭圆等对象构成的平面图形3.8范例解析──面域造型应用实例3.6功能讲解──面域造型3.5【学习目标】画矩形、正多边形及椭圆。阵列及镜像对象。绘制多段线,将连续线编辑成多段线。创建等分点及测量点。绘制断裂线及填充剖面图案。创建面域,在面域间进行布尔运算。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矩形、正多边形、椭圆、阵列及镜像对象等。3.1功能讲解──绘制多边形、阵列及镜像对象3.1.1绘制矩形、正多边形及椭圆3.1.2矩形阵列对象3.1.3环形阵列对象3.1.4沿路径阵列对象3.1.5编辑关联阵列3.1.6镜像对象3.1.1绘制矩形、正多边形及椭圆RECTANG命令用于绘制矩形,用户只需指定矩形对角线的两个端点就能绘制出矩形。绘制时,可指定顶点处的倒角距离及圆角半径。POLYGON命令用于绘制正多边形。绘制方式包括根据外接圆生成多边形,或是根据内切圆生成多边形。ELLIPSE命令用于创建椭圆。绘制椭圆的默认方法是指定椭圆第一根轴线的两个端点及另一轴长度的一半。另外,也可通过指定椭圆中心、第一轴的端点及另一轴线的半轴长度来创建椭圆。启动命令的方法方式绘制矩形绘制正多边形绘制椭圆菜单命令【绘图】/【矩形】【绘图】/【多边形】【绘图】/【椭圆】面板【绘图】面板上按钮【绘图】面板上的按钮【绘图】面板上的按钮命令RECTANG或简写RECPOLYGON或简写POLELLIPSE或简写EL【练习3-1】打开附盘文件“dwg\第3章\3-1.dwg”,如下左图所示。使用RECTANG、POLYGON及ELLIPSE等命令将左图修改为右图。1.打开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设置极轴追踪角度增量为90°;设置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2.使用OFFSET、LINE及LENGTHEN等命令形成正边形及椭圆的定位线,如左图所示。然后绘制矩形、五边形及椭圆,如右图所示。命令:_rectang//绘制矩形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from//使用正交偏移捕捉基点://捕捉交点A偏移:@-8,6//输入B点的相对坐标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10,21//输入C点的相对坐标命令:_polygon输入边的数目4:5//输入多边形的边数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边(E)]://捕捉交点D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I:I//按内接于圆方式画多边形指定圆的半径:@7122//输入E点的相对坐标命令:_ellipse//绘制椭圆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圆弧(A)/中心点(C)]:c//使用“中心点(C)”选项指定椭圆的中心点://捕捉F点指定轴的端点:@862//输入G点的相对坐标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旋转(R)]:5//输入另一半轴长度结果如右图所示。3.请读者绘制图形的其余部分,然后修改定位线所在的图层。常用命令选项的功能命令选项功能RECTANG倒角(C)指定矩形各顶点倒角的大小圆角(F)指定矩形各顶点倒圆角的半径宽度(W)设置矩形边的线宽面积(A)先输入矩形面积,再输入矩形长度或宽度值创建矩形尺寸(D)输入矩形的长、宽尺寸创建矩形旋转(R)设定矩形的旋转角度POLYGON边(E)输入多边形边数后,再指定某条边的两个端点即可绘出多边形内接于圆(I)根据外接圆生成正多边形外切于圆(C)根据内切圆生成正多边形ELLIPSE圆弧(A)绘制一段椭圆弧。过程是先画一个完整的椭圆,随后AutoCAD提示用户指定椭圆弧的起始角及终止角中心点(C)通过椭圆中心点及长轴、短轴来绘制椭圆旋转(R)按旋转方式绘制椭圆,即AutoCAD将圆绕直径转动一定角度后,再投影到平面上形成椭圆3.1.2矩形阵列对象ARRAY命令用于创建矩形阵列。矩形阵列是指将对象按行、列方式进行排列。命令启动方法菜单命令:【修改】/【阵列】。面板:【修改】面板上的按钮。命令:ARRAY或简写AR。【练习3-2】打开附盘文件“dwg\第3章\3-2.dwg”,如下图左图所示。下面使用ARRAY命令将左图修改为右图。1.启动ARRAY命令,创建图形对象B的矩形阵列。命令:_arrayrect选择对象:指定对角点:找到3个//选择图形对象B,如左图所示选择对象://按Enter键为项目数指定对角点或[基点(B)/角度(A)/计数(C)]计数:a//使用“角度(A)”选项指定行轴角度0:40//输入阵列角度值为项目数指定对角点或[基点(B)/角度(A)/计数(C)]计数://按Enter键输入行数或[表达式(E)]4:2//输入阵列的行数输入列数或[表达式(E)]4:3//输入阵列的列数指定对角点以间隔项目或[间距(S)]间距://按Enter键指定行之间的距离或[表达式(E)]15.0394:-10//输入行间距值指定列之间的距离或[表达式(E)]16.4461:15//输入列间距值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行(R)/列(C)/层(L)/退出(X)]退出://按Enter键结束结果如右图所示。2.继续创建对象A的矩形阵列,结果如右图所示。阵列参数为行数“2”、列数“3”、行间距“-18”、列间距“20”。为项目数指定对角点:指定栅格的对角点以确定阵列的行数和列数。“行”的方向与坐标系的x轴平行,“列”的方向与y轴平行。拖动鼠标光标可显示预览栅格。基点(B):指定阵列的基点。角度(A):指定阵列方向与x轴的夹角。该角度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指定对角点以间隔项目:指定栅格的对角点以确定阵列的行间距和列间距。行、列间距的数值可为正或负。若是正值,则AutoCAD沿x、y轴的正方向形成阵列;否则,沿反方向形成阵列。拖动鼠标光标可动态预览行间距和列间距。命令选项计数(C):指定阵列的行数和列数。表达式(E):使用数学公式或方程式获取值。关联(AS):指定阵列中创建对象是否相互关联。“是”:阵列中的对象相互关联作为一个实体,可以通过编辑阵列的特性和源对象修改阵列。“否”:阵列中的对象作为独立对象,更改一个项目不影响其他项目。行(R):编辑阵列的行数、行间距及增量标高。列(C):编辑阵列的列数、列间距。层(L):指定层数及层间距来创建三维阵列。命令选项3.1.3环形阵列对象ARRAY命令还能创建环形阵列。环形阵列是指把对象绕阵列中心等角度均匀分布。决定环形阵列的主要参数有阵列中心、阵列总角度及阵列数目。此外,用户也可通过输入阵列总数及每个对象间的夹角来生成环形阵列。【练习3-3】打开附盘文件“dwg\第3章\3-3.dwg”,如下图左图所示。下面使用ARRAY命令将左图修改为右图。1.启动阵列命令,创建对象A的环形阵列。命令:_arraypolar选择对象:指定对角点:找到2个//选择图形对象A,如左图所示选择对象://按Enter键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捕捉圆心B输入项目数或[项目间角度(A)/表达式(E)]3:6//输入阵列项目总数指定填充角度(+=逆时针、-=顺时针)或[表达式(EX)]360:150//输入阵列角度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按Enter键结果如右图所示。2.继续创建对象C、D的环形阵列,结果如右图所示。旋转轴(A):通过两个点自定义旋转轴。指定填充角度:阵列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项目间的角度。旋转项目(ROT):指定阵列时是否旋转对象。“否”:AutoCAD在阵列对象时,仅进行平移复制,即保持对象的方向不变。下图显示了该选项对阵列结果的影响。注意,此时的阵列基点设定在D点。命令选项AutoCAD创建环形阵列时,将始终使对象上某点与阵列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该点称为阵列基点。若阵列时不旋转对象,则“基点”对阵列效果影响很大,下图显示了将阵列基点设定在A、B处时的阵列效果。3.1.4沿路径阵列对象ARRAY命令还能沿路径阵列对象。路径阵列是指把对象沿路径或部分路径均匀分布。用于阵列的路径对象可以是直线、多段线、样条曲线、圆弧及圆等。创建路径阵列时需要指定阵列项目数、项目间距等数值,还可设置阵列对象的方向及阵列对象是否与路径对齐。命令启动方法菜单命令:【修改】/【阵列】。面板:【修改】面板上的按钮。命令:ARRAY或简写AR。【练习3-4】打开附盘文件“dwg\第3章\3-4.dwg”,如图3-7上图所示,用ARRAY命令将上图修改为下图。图3-7沿路径阵列对象命令:_arraypath选择对象:找到1个//选择对象A,如图3-7上图所示选择对象://按Enter键选择路径曲线://选择曲线B,如图3-7上图所示输入沿路径的项数或[方向(O)/表达式(E)]方向:6//输入阵列总数指定沿路径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或[定数等分(D)/总距离(T)/表达式(E)]沿路径平均定数等分(D)://按Enter键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a//使用“对齐项目(A”选项是否将阵列项目与路径对齐?[是(Y)/否(N)]是:n//阵列对象不与路径对齐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按Enter键结果如图3-7下图所示。输入沿路径的项数:输入阵列项目总数。如果沿路径移动鼠标可动态预览阵列的项目数。对齐项目方向(O):控制选定对象是否相对于路径的起始方向重定向,然后再移动到路径的起点。“两点”,指定两个点来定义与路径起始方向一致的方向。“法线”,对象对齐垂直于路径的起始方向。基点(B):指定阵列的基点。阵列时将移动对象使其基点与路径的起点重合。定数等分(D):沿整个路径长度平均定数等分项目。命令选项总距离(T):指定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项目之间的总距离。对齐项目(A):使阵列的每个对象与路径方向对齐,否则阵列的每个对象保持起始方向,如图所示。命令选项3.1.5编辑关联阵列选中关联阵列,弹出【阵列】选项卡,通过此选项卡可修改“阵列”的以下属性。阵列的行数、列数及层数,行间距、列间距及层间距。阵列的数目、项目间的夹角。沿路径分布的对象间的距离,对齐方向。修改阵列的源对象(其他对象自动改变),替换阵列中的个别对象。【练习3-5】打开附盘文件“dwg\第3章\3-5.dwg”,沿路径阵列对象,如左图所示,然后将左图修改为右图。1.沿路径阵列对象,如左图所示。命令:_arraypath//启动路径阵列命令选择对象:指定对角点:找到3个//选择矩形,如左图所示选择对象://按Enter键选择路径曲线://选择圆弧路径输入沿路径的项数或[方向(O)/表达式(E)]方向:O//使用“方向(O)”选项指定基点或[关键点(K)]路径曲线的终点://捕捉A点指定与路径一致的方向或[两点(2P)/法线(NOR)]当前:2P//利用两点设定阵列对象的方向指定方向矢量的第一个点://捕捉B点指定方向矢量的第二个点://捕捉C点输入沿路径的项目数或[表达式(E)]4:6//输入阵列总数指定沿路径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或[定数等分(D)/总距离(T)/表达式(E)]沿路径平均定数等分(D)://沿路径均布对象按Enter键接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行(R)/层(L)/对齐项目(A)/Z方向(Z)/退出(X)]退出://按Enter键结果如
本文标题:第3章AutoCAD的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5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