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治临潼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孟国栋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要求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治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于文静)草地贪夜蛾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目前全国有14个省区市发生此虫害,查见发生面积138.4万亩。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要全面做好监测预警,防控处置,强化技术普及和宣传,切实做好防控工作。记者21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草地贪夜蛾(秋粘虫)已在全球近100个国家发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今年1月以来,该虫相继从境外迁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并快速向北迁飞扩散,目前发生区域涉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庆、河南、安徽等14省区市的385个县(市、区)。据了解,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传入非洲并迅速在撒哈拉以南44个国家蔓延,2018年7月开始陆续传入也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中国等9个亚洲国家。此虫在11摄氏度至30摄氏度温度内适宜发生、繁殖力强、取食作物种类多、迁飞扩散距离远、防控难度大,已在世界多个国家造成严重危害,非洲及亚洲部分区域玉米、甘蔗等作物减产20%至30%,重者毁种绝收。专家分析,我国大部地区适宜草地贪夜蛾的栖息和繁殖,该虫将成为我国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发生的迁飞性重大虫害,发生危害将成为常态。各地要充分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高度重视监测防控工作。•农业农村部2018年12月26日发布了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加密监测预警,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应对工作。近日,农业农村部已在全国范围部署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全面做好虫情普查和监测预警,要安排精干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开展一次普查,重点排查该虫对玉米、甘蔗、水稻、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种植区域的发生危害情况,并实行严格虫情报告制度。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推进视频会•2019年6月13日下午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主持•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讲话•韩部长要求:1、加强对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控。2、强化防控措施,严防虫害成灾。3、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地方责任。4、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害虫。寄主广泛性。草地贪夜蛾为多食性,可为害80余种植物,嗜好禾本科,最易为害玉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粟、甘蔗、黑麦草和苏丹草等杂草;也为害十字花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茄科、菊科等,棉花、花生、苜蓿、甜菜、洋葱、大豆、菜豆、马铃薯、甘薯、苜蓿、荞麦、燕麦、烟草、番茄、辣椒、洋葱•草地贪夜蛾卵块和初孵幼虫•卵:卵呈圆顶型,直径0.4mm,高为0.3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幼虫:6个龄期,偶为5个。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老熟幼虫体长35-50mm,在头部具黄白色倒Y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9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50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头部呈明显的倒“Y”型纹。草地贪夜蛾幼虫(圆圈分别表示头部倒Y形黄色纵条纹、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mm,宽4.5mm。老熟幼虫落到地上借用浅层(通常深度为2-8cm)的土壤做一个蛹室,土沙粒包裹的蛹茧在其中化蛹。亦可在为害寄主植物如玉米穗上化蛹。•草地贪夜蛾成虫(左为雌蛾,中、右为雄蛾)谢谢!
本文标题: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6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