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一、教学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第一课时)二、教案背景本单元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是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比较多。复习的过程中希望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本单元用两课时进行复习。第一课时进行物质性质的复习,第二课时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对比学习方法复习。三、教材分析:“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一个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本课力求让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序的知识结构,了解C→CO→CO2→H2CO3→CaCO3之间的转换关系。(百度搜索:用方程式表达以下转换过程C→CO2→H2CO3→CaCO3)其中运用的化学知识链的学习模式,其中,对今后的“酸、碱、盐”学习,有着方法指导意义。三、教学策略:(一)、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通过知识的整理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二)、进行必要的例题讲评和训练;(三)、在重点内容上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发展能力。四、教学方法:思考、讨论、实验探究、讲解、归纳、练习五、教学流程:先设置情境,调动兴趣,从猜谜语入手,引出CO和CO2两种物质,再引导学生写出其它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又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实验解答课本上的一些习题,同时想借助趣味性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就是设计了部分练习对有关知识进行巩固。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互联网搜索,进一步认识C、CO、CO2、H2CO3、CaCO3等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2)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能正确描述本单元有关实验的现象,并通过网络搜索使语言表述更规范。(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顺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联系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2)通过对汽水中气体成分的探究,使学生懂得通过设计实验检验CO2,学会实验设计。(3)通过探究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白色固体的成分及其清洗方法,使学生懂得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4)通过对CO2和CO两种气体的鉴别,使学生掌握物质鉴别的方法。(5)通过一些表格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对比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保持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探究能力。(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本质和联系。(3)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一些熟悉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增强对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2七、教学重点:C、CO、CO2化学性质的复习八、教学难点:1、使本单元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2、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利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九、课型:复习课十、教学用具:多媒体、小黑板十一、教学过程:[活动一]猜一猜(展示小黑板)(1)似雪没雪花,叫冰没冰渣,无冰可制冷,细菌难安家。(干冰)(2)左侧半圆,右侧整圆,“半圆”取暖,“整圆”助燃,来去无影,有毒能燃。(一氧化碳)[教师引导]本章除了学习了这两种物质之外还学了哪些物质?请说出你所知道的碳单质和含碳的化合物,按要求填写在以下括号中石灰水变浑浊时形成的白色固体()碳单质()正四价碳氧化物()含碳的酸()红色的金属()正二价碳氧化物()参考资料:(引导学生书写化学式,找出这些物质之间的联系)[活动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写得快写得好。这些物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CCO2,你能模仿吗?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用箭头表示出来,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CaCO3CCO2H2CO3CuCO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资料:1、、、、[活动三]大胆猜测,科学探究。[教师提问]课本P1205展示一瓶无色液体(汽水),振荡后观察现象: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用什么方法检验?(让学生上讲台操作),观察现象,共同分析。[活动四]思考讨论:现有一个装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该层白膜是什么物质?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把这个试剂瓶洗干净?(同学上讲台操作,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百度搜索: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常附着一层白色硬膜,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共同分析]白色物质是CaCO3,因为石灰水与空气接触,吸收其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又因为CaCO3难溶,所以用只水无法洗干净,应该先用稀盐酸或者醋酸来泡,再用清水来洗,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教师讲解]因此,我们做完实验后,不能将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否则,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活动五]学习指导现有甲乙两瓶气体,分别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请用你所学的知识来区别它们(最少用三种方法)。(百度搜索: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0&si=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方法一: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到集气瓶口、、、、、、方法二:分别向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方法三:称重、、、、、、方法四: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方法五:分别通入新鲜的动物血中、、、、、、(百度搜索:用鸡血验证一氧化碳的毒性)方法六:溶解性、、、、、、方法七:通入石蕊溶液中[活动六]学生小结(谈谈个人感受或者收获)[活动七]练一练:(看时间而定,作为课堂或课后练习)1、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物质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示例: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金属氧化锈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2、将以下左列和右列有关项目用短线连接起来。石墨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炭黑导电金刚石超导材料C60制油墨活性炭切割坚硬金属3、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采用方法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4.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采用方法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十二、【教师小结】请同学们谈一谈,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4十二、【课堂练习】网络练习题板书设计: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第一课时)一、碳及其化合物的关系网络图CaCO3CCO2H2CO3CuCO二、方程式归类:1、体现单质碳可燃性的______还原性的_______;2、体现CO可燃性的_____还原性的_____;3、体现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_________;4、实验室制取CO2的_______________。十三、【教学反思】本单元内容较复杂,是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突出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后对这一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一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整节课复习的每一个知识点时间过紧。有些问题提得不够深入。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教学中改进,努力摸索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将互联网与化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一个层次。
本文标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7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