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分两个级别:•工频段辐射、射频电磁波。•工频段国家标准电场强度为4000v/m,磁感应强度为0.1mT;•射频辐射国家标准限值为40μW/c㎡,对于一般公众环评取值为20%。工频辐射•50赫兹的工频辐射称为电磁感应,其辐射性质较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高压影响可分为四个方面:•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辐射干扰和地电位。•在220千伏以下,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小,主要是电磁辐射干扰(以电晕放电和间隙击穿为主)和地电位。这种现象出现对离电力线几十米的信息设备来说是致命的。如果电话等线路和高压线平行的话,电磁辐射干扰和噪声就会很大。射频电磁辐射•射频电磁辐射包括2种:•电离性辐射:一些电磁波的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可以大到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在电磁波谱中,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伽马射线,宇宙射线和X光具有这种特性,被称作“电离性辐射”,如X光透视和CT。•非电离性辐射: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的电磁场称作“非电离性辐射”。•我们常说的电磁辐射指“非电离性辐射”性质的微波辐射。微波辐射及其对人体危害•微波辐射及其对人体危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体温升高引发各种症状,如心悸、头胀、失眠、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视力下降等。射频电磁辐射非热效应•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被电磁辐射照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可导致胎儿畸形或孕妇自然流产;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射频电磁辐射•微波辐射标准:SAR=肌肉吸收功率/肌肉质量•职业照射:•在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分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例如50公斤体重人应小于5W。•公众照射:•在1天24小时内,任意连续6分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美国标准是2W/kg)。•电场强度小于12伏/米或者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于40微瓦。移动通信——基站及其辐射•基站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基站发射功率一般10-30W,边远地区可达300W。•当基站天线高度为35-55米,国家环保部曾监督测试过上千部基站,结果表明:发射功率为20瓦的基站,基站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006W/m。远低于安全值。手机•手机早期又叫大哥大,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并即将进入。•5G标准正在制定中,华为已走在前面。手机•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1G),重量达3公斤。•1987年重量750克•1991年重量250克•1996年重量100克•1999年重量60克以下•2013年重量32克尺寸•32mm×70mm×10.7mm手机•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大哥大•第二代手机(2G)是最常见的手机——数字手机•第三代手机(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上网、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手机•第四代移动通信(4G):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特点:•1)毫米波频段,系统容量高100-1000倍;•2)任何地方的用户数据率可达1Gpbs,同时收发;•3)每个区域连接设备高10-100倍,用户间可直接通讯;•4)电池寿命高10倍,充电时间1毫秒内。手机与人体健康•手机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损害,截止2009年,全球科技界对此尚无定论,任何一家跟踪研究手机辐射问题的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都没有证据证明手机和移动基站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基站发射功率虽然比手机大,但由于手机距离人体近,综合比较,手机对人体的辐射量大得多。手机与人体健康•GSM手机功率•GSM900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2W,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3.2mW,•DCS1800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1W,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mW。•CDMA(W)手机功率:0.2W~1W•WCDMA手机的发射功率几乎是实时跟随信号电平的波动,信号电平下降,手机发射功率随之上升,信号电平上升,发射功率随之下降。但手机发射功率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很少超过100mW。3G比2G手机的功率低。手机与人体健康•手机发射功率是被基站控制的。•通话处信号越差,如距离基站较远,在室内墙角,小区背角处等等,就必须发射更高功率;•边走边打电话时,为了不掉线,必须发射更高功率;•建议:通话频繁的人士尽量用座机;尽量通过短信;尽量采用耳麦。WiFi(无线保真)•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i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WiFi•无线上网就是将有线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支持无线上网,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使用频率:2.4GHz•手机如果有无线保真功能的话,在有WiFi无线信号的时候就可以不通过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网,省掉了流量费。WiFi•由于发射信号功率低于100mw,低于手机发射功率,相对手机也更安全健康。•有了无线保真功能,可以视频通话电话(包括国际长途)、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传递,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广泛流行的微信更加方便。无绳电话•无绳电话机实质上是全双工无线电台与有线市话系统及逻辑控制电路的有机组合,它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副机与座机之间的“无绳”联系。空旷通话距离在300米左右。•频率:900MHz,1.9GHz,2.4GHz或者5.8GHz频段•平均功率10mW,峰值功率250mW•通道数:最多30。•可用于办公室和居家内部通话。微波炉•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炉是利用食物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量而使自身加热的烹饪器具。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在微波炉腔建立起电磁场,将食物放入该微波电场中,由控制中心控制其烹饪时间和微波电场强度。商用微波炉(频率915MHz,用于烘烤和消毒)家用微波炉(2450MHz,用于加热食物)微波炉利用微波的3个特性:•反射性:遇金属反射,采用经特殊处理的钢板制成内壁,根据微波炉内壁所引起的反射作用,使微波来回穿透食物,加强热效率。•吸收性:被吸收,各类食物中的水分可吸收微波,食物内的分子经过振荡,摩擦而产生热能。•穿透性:可穿透玻璃、陶瓷、纸张、聚乙烯等,故为微波烹调用的最佳器皿。微波炉•微波的热效应•2450MHZ的频率穿透食物,当微波被食物吸收时,被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每秒钟24亿5千万次的速度快速振荡),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令物质加热。•并非水分子的共振,水的共振频率达太赫兹。微波炉•有些情况下,微波加热可以做到由内而外,即内部温升比表面快。•例如内部有较多水份而表面较干,这样内部加热就会比表面快;•又例如内部的热容量比表面低,内部温升就比较快…。微波炉•微波的生物效应:•由于微生物细胞液吸收微波的能力优于周围的其它介质,因此在微波电磁场中的细胞将迅速破裂而导致菌体细胞死亡。因此,微波炉具有杀菌作用。高效率:是传统加热方式的几到几十倍加热均匀:内外同时加热节约能源:比传统加热方式节电50%—70%加热易控制:通断自如,无热惯性消毒杀菌:一两分钟内即可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安全卫生、保持营养:无明火、无油烟,不产生有害气体,时间短,营养成分损失少微波炉•微波炉作为加热和解冻的厨房工具,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广泛应用的家用电器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微波炉是列入第一批国家强制性安全认证(CCC认证)目录的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选择贴有“CCC”认证标志并标有相应工厂代码和认证证书编号的产品。•合格的产品其泄露的微波能在规定范围内。微波炉辐射和健康风险•微波炉作为加热和解冻的厨房工具,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广泛应用的家用电器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微波炉是列入第一批国家强制性安全认证(CCC认证)目录的产品,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选择贴有“CCC”认证标志并标有相应工厂代码和认证证书编号的产品。•合格的产品其泄露的微波能在规定范围内。微波炉辐射和健康风险•不论何种加热方式,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都有可能产生致癌物。•例如,超过120度,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反应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类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各种面食、饼干点心、薯条、薯片、咖啡豆等食品都会产生;超过200度,则蛋白质可能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比如鱼肉煎炸烹调的时候;超过300度,食物中的脂肪会大量产生致癌物,比如烤羊肉串、烤肉、肉类烹调不当发生焦糊的时候。微波炉辐射和健康风险•微波炉如用于加热,一般不需要达到100度以上;对于粥、汤、牛奶、米饭、面条之类高水分食品而言,只要水分没有被蒸干,食物温度会始终维持在100度,不会出现产生致癌物的情况。因此正常使用的微波炉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根据相关研究,微波炉与传统加热方式,尤其是烧、烤、炸等方式相比,还可以有效降低上述致癌物的产生。微波炉辐射和健康风险•微波炉的使用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还没有任何检测表明,某些人群因为食用了微波加热的食品而产生危害身体健康的依据。•需要遵守其使用注意事项,例如•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忌将不含水食物放置微波炉内而使微波炉工作;忌油炸食品;等等。
本文标题: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9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