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电算化会计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电算化会计》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1、原型法原型法:原型法是指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快速地构造系统工作模型-初始模型,然后演示这个原型系统,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按用户合理而又可行的要求,不断地修改这一原型系统。每次修改都使系统得到一个完整的新原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原型法是随着用户和开发者对系统理解的加深而不断地按更明确、更高要求进行补充和细化的。2、数据库文件的共享性数据库文件的共享性是指在网络信息系统中或多用户信息系统中,数据库文件能否被多个工作站或终端访问的特性,即确定哪些数据库文件允许多个用户使用,哪些数据库文件不允许多个用户使用。3、数据字典数据词典(DD),是对数据流图中各文件及数据流进行详细地描述和确切解释的词典,它能定义文件或数据流由哪些更小的单位组成,并描述每个数据项的具体内容、取值规定等。词典一般可以用一叠卡片来构造,建立过程如下:(1)为每个要定义的数据流或文件准备一张卡片。(2)在卡片上写上名字及类型(数据流或文件)。(3)给出这个数据流或文件的定义,包括数据项名称、内容举例、类型、取值范围、备注等。(4)将所有卡片按名字排列起来。4、结构化设计方法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开发系统的方法,是以模块化设计为中心,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因而可将原较为复杂的问题大为简化。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不但提高了程序的质量,而且也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修改性。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已经成为一门融(D)。A、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为一体的学科B、会计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学科C、会计学科与管理为一体的学科D、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2、世界上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的是(A)。A、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B、196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C、1954年,IBM公司D、1964年,IBM公司3、商品化会计软件对计算机环境的要求包括操作系统和(C)。A、中文环境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系统,中文环境D、图形系统、中文环境`4、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C)。A、对账、查账B、打印账簿C、进行财务分析参与经营管理D、学习微机操作5、ERP是(A)的简称.A、管理信息系统B、制造资源规划C、企业资源计划D、专家系统6、当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将计算机广泛应用于(D)。A、会计数据处理B、会计管理C、财务管理以及预测和决策D、会计数据处理、管理、预测和决策7、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B)。A、购买计算机硬件B、会计核算电算化C、会计管理电算化D、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8、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交互方式辅助用户进行决策的计算机系统,包括(D)。A、数据库B、模型库数据库C、数据库、对话管理器D、模型库、数据库、对话管理器9、会计软件的可扩展性是指各功能模块都应配置专门的数据接口,使整个系统的数据结构清晰(C)。A、功能易扩展、数据不能共享B、能与原系统各模块并行使用,数据共享C、功能易扩展、能与原系统各模块并行使用,数据共享D、能与原系统各模块并行使用,数据不能共享10、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变革体现在(B)。A、会计内容上B、会计核算手段上C、制单、记账上D、计划、管理上11、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A、C、D)。A、可扩展性B、方便性C、通用性D、单义性12、数据流图中的基本符号包括(B、C、D)。A、数据B、数据流C、文件D、加工13、在系统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并产生校验的文档。其主要文档有(A、B、D、E)。A、系统分析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C、研制和开发评价报告D、详细设计说明书E、测试报告14、系统测试的方法有(B、D)。A、白盒测试法B、静态测试法C、黑盒测试法D、动态测试法15、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A、B、C)三部分工作。A、代码维护B、使用维护C、程序维护D、数据维护16、会计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A、B、C、D)。A、会计数据收集B、会计数据存储C、会计数据处理D、会计信息报告17、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不同体现在(A、B、)。A、会计数据处理的工具和过程不同,数据传递的路线不一样B、会计工作组织机构发生变化,会计人员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发生变化C、会计方法、会计工作内容不同D、系统的任务和目标不同18、工业与商业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的主要不同在于商品流通企业有(B)模块。A、帐务处理B、进销存C、存货D、工资19、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在于(B、)。A、所用符号不同B、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后具有一定含义,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C、表现形式不同D、两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相互转换20、会计数据处理的三阶段包括(A、C、D)。A、电算化处理B、手工与计算机并行处理C、机械化处理D、手工处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管理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错)2、据统计会计信息约占企业管理信息的60%-70%。(对)3、只要购买了计算机、系统软件和会计软件,就表明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完成各种会计工作。(错)4、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5、会计电算化和以往的会计学科相比,其理论性显得更强。(错)6、会计电算化是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开始的。(错)7、就会计档案的安全性来讲,磁性会计档案与纸张会计档案一样安全。(错)8、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科目编码的目的是便于记忆。(错)9、数据保密性是指任何人无法取得会计信息。(错)10、系统设计就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错)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简述系统测试的步骤与方法。会计信息系统的测试步骤按照单元测试、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进行,测试所采用的方法是主要黑箱测试法,即避开系统或程序内部的命令,把系统或整个程序看成有一定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黑盒子,用一系列模拟会计数据或真实会计数据作为输入,通过处理后产生各种输出数据,对各种输出数据进行验证来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一般来说,需要三个月的跨年度会计数据作为测试用数据,来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2、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1)在分析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描绘出手工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源和处理方法等。(2)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计算机的特点,对手工会计系统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建立电算会计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3)定义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明确新系统做什么,最终形成系统分析说明书文档。系统分析说明书是系统需求分析的成果,是系统设计的依据,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交流的媒介,是用户对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的书面表达,它描述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逻辑模型,所以说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3、简述数据流图绘制的基本原则。1)输出决定输入的思想。2)自顶向下逐层扩展逐步求精。3)父子平衡、推迟细节。4)加工独立、接口清晰。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保持控制流的直线性;(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3)源程序文档化。5、简述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的原则。1)自顶向下设计原则;(2)模块独立性原则;(3)高内聚、低藕合原则。
本文标题:电算化会计第1阶段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0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