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第一部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导入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一条人才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适合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认为只要看书、只要考试成绩高,就是好孩子。很多教师也是为了学生的成绩、分数、升学率煞费苦心,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地方政府则用“平均分”、“升学率”考核评价学校和老师,使应试教育的大潮一浪更比一浪高。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背景与资料】资料1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例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6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2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资料2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真正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这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为此,他们愿意通过《新安晚报》,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给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封公开信。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此致敬礼!沈正赋芮必峰胡荣华卞利康建中谢云章李正平徐华李桂华杨四平吴玲(排名不分先后)2009年11月11日【分析与思考】“钱学森之问”是忧国忧民之问,是独具慧眼之问,是针砭教育时弊之问。“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中国的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造性拔尖人才,发挥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我国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教育大国,但是中国还不是经济强国和教育强国。中国的教育发展,关键已经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就钱老几次提到的拔尖人才问题,我们可以看以下两个材料。1.华人获诺贝尔奖情况华人获诺贝尔奖情况姓名奖项籍贯其他情况杨振宁1957年物理学奖中国安徽曾就读于中国西南联大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中国上海曾就读与中国西南联大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中国山东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中国台湾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美国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中国河南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美国以上是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七位华裔科学家,他们都是美国国籍。只有三人曾经在中国的大学学习过。这个统计数字说明中国的大学为培养拔尖人才做过贡献,但是,新中国成立60年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获诺奖的科学家。2.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姓名奖项年度获奖理由最后毕业学校其他袁隆平2000年度杂交水稻研究西南农学院(1953)吴文俊2000年度数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1940)王选2001年度汉字激光照排北京大学(1958)黄昆2001年度物理学研究燕京大学(1941)金怡濂2002年度民族计算机事业清华大学(1951)留苏刘东生2002年度地质学研究西南联合大学(1942)王永志2003年度航天研究清华大学(1957)留苏吴孟超2005年度医学,肝脏外科同济大学医学院(1949)叶笃正2005年度高原气象学美国芝加哥大学(1948)李振声2006年度小麦育种山东农学院(1951)闵恩泽2007年度石油化工催化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46)吴征镒2007年度植物学研究清华大学(1937)王忠诚2008年度神经外科北京大学(解放前)留英徐光宪2008年度物理化学交通大学(1944)谷超豪2009年度数学浙江大学(1948)留苏孙家栋2009年度火箭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1957)留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大奖是国内最高规格的科学奖项,实行以来共有1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但是,从他们的简历可以看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10人,约占63%)是旧中国的大学培养的,其中还有3人是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毕业的,真正属于新中国培养的只有3人,约占19%。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现象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这是一个具有世界规模和影响的中学生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竞赛活动。1959年刚开始时,只有7个国家参赛,目前的参加国已经发展到近百个。我国从1986年开始选派优秀高中生参加竞赛。我国选手在参加的历届竞赛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竞赛规程规定,每个参赛国家限派4人参赛,获奖选手占参赛人数的50%,获奖选手中金、银、铜牌的比例是1∶2∶3,也就是说,获得金牌的比例是全体参赛人员的10%。在1986到1999年的14届数学竞赛中,我国选手有7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生物学科竞赛1993年到1998年6届24名选手,我国就有11名获得金牌,11名获得银牌。化学竞赛1987年到1993年7届28名选手,有18名获得金牌,7名获得银牌,其余获得铜牌。科技拔尖人才难以产生,高中生在国际奥赛上却捷报频传,这两个结果截然不同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我国不但缺乏高科技人才,而且中等、初等的技能型人才也十分短缺。据报道,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出现“技工荒”。2008年,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与制药等领域,高技能型人才缺口达12万人,中级实用型人才缺口达18万人。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劳动力市场上,车、钳、铣、电等通用工种供需比例已达1∶6。沈阳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生产技术工人的“摇篮”。但在沈阳装备制造企业中,中高级技师50岁以上的占42.64%,技师50岁以上的占34.71%,而30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仅占5.18%,技师只占7.46%。未来5年,沈阳市工业高中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40万人重使用轻培养加剧短缺我国技能型人才亟待“升位”.瞭望,2008(19)。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到2005年,全国共有高等级技能人才835.5万人,初级工占43%,高级工仅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0%,而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一半,初级工只有15%,我国的高级技能人才,不仅与国际上比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企业的实际需要也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人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教育肯定难辞其咎,而教育观念又是“罪魁祸首”。传统、落后的教育体制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而首要原因则是人才观。什么样的人算人才?是不是考试分数高的人就是人才?传统的观念过于看重分数的意义,认为分数就等于智力;过于看重智力的作用,认为智力就是能力;过于看重学历的作用,认为学历就是人才。这些观念驱使人们致力于形式而忘记实质,致力于学习知识而忽视技能,致力于获得“冠军”、“状元”等光环,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产生了知识第一、分数第一,重考试学科忽视不考学科等应试教育的教学,产生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才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对策与责任】中小学教育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决定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大都是在中小学时期基本奠定的。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格言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儿童时期的学习和发展,决定了一个人终身的发展。中小学教师身处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中小学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给孩子留下终身道德影响。因此,教师的人才观念、成才观念、育人观念将长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才过程和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观念呢?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坚持育人为本,
本文标题:第六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1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