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一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十一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在充分理解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的基础上,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各自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教学重点:社会存在、、国家、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教学重点:社会的实践本质教学时间:8课时教学内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复杂结构的活的有机整体。掌握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掌握社会的经济、政治和观念结构,对于确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学会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人类社会(humansociety)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世界,因为社会里边都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而社会的发展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materialism)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本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统称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socialbeing)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一)地理环境(geographicalenvironment)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为了更加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它进一步概括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大构成。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二)人口因素(populationfactor)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这说明,人口因素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因为人口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是由单纯的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律决定的,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三)、生产方式(Productiveform)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productiveforces),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productiverelation)。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二、社会的实践本质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说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物质性;同时还要看到,作为物质世界的高级存在形式,人类社会又有着不同于自然界的独特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存在两种错误的历史观。一种是将社会本质精神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包括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唯意志论(voluntarism)和客观唯心主义(objectiveidealism)的历史宿命论(fatalism)两种基本形式。前者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把少数历史人物的主观意志看作社会变化的根源;后者则把社会发展归因于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spiritualentity)或力量。另一种是把社会本质自然化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把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动力归结为地理环境或人口因素,把社会还原为人“身外的自然”或“人本身的自然”,否定了社会物质过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特殊性。上述两种历史观的共同错误就在于,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社会生活,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明确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之所以构成社会的本质,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社会发展史不同于自然发展史,社会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是通过社会主体自觉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历史存在,人类实践的过程创造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但动物的生存活动没有使它们产生“历史”的概念。千百年来蜜蜂在造着同样的蜂巢,老鼠在打着同样的地洞。动物除了生物物种的规定性之外,没有自己历史的规定性。动物只有“现在”,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动物的活动不具备实践的特性,动物不能超越“此时此地”的时空限制,只是对当下外部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它既不能接受先前活动的成果,也不会考虑和预计未来。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的能力和生存方式都是后天的,是在自己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是历史的。没有历史就没有人类社会本身。自然界的运动仅仅服从因果律的支配,结果由先在的原因所支配,未来状态由过去的已存状态所支配。在社会运动中,因果律仍然是支配性力量,但是,由于主体实践活动的介入,因果链条中被插入了人的主观目的,出现了自在世界不曾有的从目的到结果、从未来到现在的运动,即合目的的运动。目的作为主观性的理想性存在,首先是对自身需要的意识,反映着主体意志、愿望的“内在尺度”。正确的目的是依据现实性的目的,人在实践活动中把目的作为环节插入客观的因果链条之中,使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因起作用,就能利用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对象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为我存在”。这正是社会过程基于实践的独特本质。因此,社会过程总是表现为物质性与属人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第二,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的发源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又不是实体性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其来源容易被神秘化、非人化。这一点在阶级社会又常常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将其说成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秩序”,或者是上帝安排好的“神圣秩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然世界中分化出来的人类世界,因此,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的产物。在生产实践(productivepractice)中,必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反映并服务于特定生产关系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围绕“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这一主干,又派生出许多其他社会关系,由此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生产实践的发展,必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化向政治、思想和其他社会关系传递,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全部社会关系的转型。可见,生产实践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直接和间接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成为全部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发源地。第三,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在各种实践活动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由此决定了经济生活、经济结构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随着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领域、精神领域的变革。因此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构成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直接触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促成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和进步。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这一观点的确立,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和自然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为我们认识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socio-economicstructure)是指一定社会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整个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本身又以生产力为基础。因此,考察社会经济结构,必须从分析社会生产力入手。一、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物质基础生产力(productiveforce)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劳动资料(labordata)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劳动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以及与其相连的动力传动系统;二是控制系统(controlsystem),以及与此相连的信息传递系统;三是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不属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materialconditions)。如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为产品运输、贮藏和其他目的所必需的辅助性的劳动资料等等。劳动资料(materialoflabor)是人类征服和支配自然力的强大杠杆,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标志。在一定意义上,各种生产工具都是人体自然器官的延长。比如,起重机是肢体的延长,射电望远镜是眼睛的延长,电子计算机是人脑的延长,机器人是人体各部器官的综合延长等等。人通过工具延长了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也就大加强了自己同自然界斗争的力量。“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操作系统,再到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劳动对象(laborobject)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自然物。如水库大坝里的水,在开采中的地下矿石等;;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即原料。如工业中的钢材、棉纱、农业中的种子,建筑中的木板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制约因素。首先,劳动对象制约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水平同构成生产工具的材料密切相关;其次,劳动对象影响生产效率,制约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再次,劳动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劳动者只有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时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laborer)是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从事劳动,科学知识投入到劳动过程才是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是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的要素,没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只不过是一堆死物,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制造、操作和改进以及劳动对象的利用和革新,都是通过劳动者实现的。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不仅要有一定的体力,还要有一定的智力,即生产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为生产过程提供科技服务和从事管理的脑力劳动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工作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总之,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称之为生产力的“硬件”;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还包括非独立、非实体的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要素,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其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物化为生产技术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1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