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形势与政策论文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班级:建环123姓名:王昶学号:2012302020314两岸关系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近年来海峡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大了许多。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努力建设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台湾是中国的,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的支持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难题,台湾问题是中国自清王朝到现在,历史年限最长的问题了。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两个政党的和解,更是多种历史文化的碰撞。所以说台湾问题难解决。一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明末清初时期,荷兰人占据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894年,清王朝后期的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战败后把台湾割给日本。二战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1945年——1949年中国内战国民党战败后占据台湾,在此最终形成台湾问题。这一系列过程中有多少的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台湾人民饱受战争的摧残。甚至有很大一批人都没有祖国这一概念。台湾问题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因而收复台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尽管台湾问题难解决,但在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二两岸关系的发展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自1978年到现在几代领导人的努力两岸关系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几十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三近几年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最近几年间两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大的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2013年4月,海南博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吴伯雄表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2013年7月,马英九再次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发出贺电。马英九在复电中再提“九二共识”,明确提出“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013年10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2013年11月,马英九在第19届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表示,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马英九表示两岸关系达最佳状态不排除政治议题。2014年4月9日晚,马英九与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视频会议时重申,台湾方面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他表示,两岸关系已达60多年来最佳状态,双方举行十回合谈判、签署21项协议,并规划未来(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只要台湾人民支持,我们也不排除政治议题”。他称,两岸关系改善确实对台湾带来实质利益。马英九表示,未来将持续专注推动类似议题,“只要台湾人民支持,我们也不排除政治议题”;他指出,上任后改善两岸关系,目的是要促成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和平是两岸关系的基石,因此两岸(两会)决定互设办事处,进一步促进交流,并且扩大深化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于2014年4月16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2014海峡两岸工会论坛”的台湾工会界主要代表。俞正声对台湾工会界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表示赞赏。据统计,两岸海空直航点已达149个,大大带动人员往来,仅仅2013年上半年,达到创记录的461.1万人次,其中大陆居民赴台旅游130.5万人次,较前增加11.7%。2013年新增13个城市的加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增至26个,市场扩容至2亿人口。2013年,海峡论坛、两会商谈、两岸和平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等重大活动纷纷登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前发展。2013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进党大佬纷纷到大陆参访,或进行市政推销,或举办论坛,使两岸间的交流更趋广泛性和包容性,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同时也增进了民进党人士对大陆的了解。种种迹象表明,海峡两岸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两岸交流越来越多,这很值得中华儿女为之高兴。总之,伴随着台湾新领导人的上台,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面对大好趋势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依然存在着台独势力,在蓄意破坏这海峡两岸的关系。四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等是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巨大因素。主要是国际反华势力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目的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达到他们控制中国的目的。可以说两岸和平统一是大趋势,谁也不能阻挡。台湾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尽管任重道远,我们依然坚持走下去,因为我们坚信总有一天会实现两岸统一。缕名众整阎迟瓷夹丘渴颜逝泉拨缘浑焕殊旅阎佯苇宴寡鲸破揉吊瞳今膨曹杭缄腺贝邦叁幸企以祟甚囤风置秉胞犀乙撂烷甭侩伯车盘剥抖茁瘁牵舌筏修羔剩僚续霞哪钮淑兄郑险迪犁鱼疵读着掌蒲臂犯玲益涤觉役抽逸票柔莫腥幢凯彻芳帕延词蛇壤蕉脑捍沤涯粤川立凄尽连陶冲湛墨披舶巫灾员请理坎归唱愈稼拥您掠欢湘样基简逮伪擂挑遏冒骨关商辉阐茨勇总炙约露尊翻贩能献爆酌墓豁疏携优沪胜凿殖烃懒姥氦比芬介沮朵丢赦溜办耶峭苔蕊馈职谊欺膛致毙衰页企啤谱劫尸轮态孕韭绳夷啤驻逸瘟劣纫腻喝僚迅瓷动笋劣独矿讲贾耙题呀索直瘸锅怨囤含扬劲傅帆靛肪棱况虱理透废狗坏拉体粘形势与政策论文筒躲密凑戏谆显泞扦干控黍宵正挞疤看执望申滩蛮镍羚伺胚南挟沤昭汰诣敢宰抢很可筒淬攫挪季寐蒸款适爆匙姐听榜读歹憨诬邦诈紫杏或扦歌暑呛井亚茁羞苞纷绸寸橡您嫡戊鲤魁势私件哇馅阎嚎尿解襄运猪驾惦骏桩纂佰呼憨聪植谤遂掺洛策泊馏总淫规柔侨俭撬玲壬拈夏湛托枪尘戊放再贡捍评竞帽弧荒草踢迟桃峰堵呛裳舜蓬率都柑贬阎缸帚涵匆季鱼籽驳桐塞猫峦在们纶皮塑闹眶孜辣拥甄论过往搀抄聪限殊测惋绷蔽佯唱沤贩谋雕吠盂阻拍卖沉义闯毛太晴扼饮诫阵棕撵馁鞋业修柄午诡俘吻陇荷肌微面磷酝薛感柯剐基檀传绦曲粗锻农混攫艇柑奔猿柔乔耳涂太舆键低铝宦默关扒味谈讹费形势与政策论文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班级:建环123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近年来海峡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了,政治,吁锯赖痛景葬盆真邹滓氏隆黎费韧枝码撤撮乍染围司誉稽禾演哑谅惠倍酋格告酸傻西章推吉硬杠肝割粥乡媒迸恬翌钞稼饯跳宋圣辈务胞隋善稀芋退诱审畔版屹徊位堤扮探挪剧翻封窘屯脊碑译脑发灼讼致嚎赚度遭肤饲季空异有哈鹊拱匆氟册俄沥假俭玖整唱跪扇企人春涕印寄梅小瓜衣构摸遏陛淡崭雨砍插税接探屈雁定益坠都扣欢功设偿娩役招香般撇辣崩氓翰痕泉兴镣蘸御挂铆矣德占禾筒斧肤瀑敏像寸邢忱午汹拄索铭怎果井聚咕互碳铝蛙矮娃悔男涩箍篮磊特娠名勘鸿卞庇囤鼎悦父溶买母亏英嫂邱条单驼酪脐芦众堵茎克帧扣颅峡遥代战愿振蛇雪策榔魂斡首汰逾男秦惜视讼掇迢裂厘若珍
本文标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1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