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十五章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部分本章综述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中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所组成的政党,富有先进性。再次,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两个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成为“两个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党只有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觉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才能真正拥有当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所必需的科学指南、政治远见和博大胸襟。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党只有始终坚持代表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要求,才能使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得以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着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近现代先后产生过300多个政党,大都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政党能够担负起领导和凝聚中华民族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面貌和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国以后尤其是改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和伟大复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新时期党的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宗旨以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的结果。第一,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第二,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宗旨,没有自己狭隘的私利,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第三,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血肉联系,因而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敌人。3.新时期,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科学内涵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党的多党合作。2.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主要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就是政党用以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掌握和控制公共权力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执政方式:就是政党掌握和控制公共权力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3.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第一,骄傲自满。执政的地位,使党组织和党员容易滋长骄傲自满情绪。有些党员干部,工作有点成就,以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群众,夸大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威信,只能听人奉承赞扬,不能受人批评监督,久而久之必然脱离群众。第二,一意孤行。有些党员干部没有真正理解和运用党的群众路线,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素的影响,因而继续一意孤行,使危害更为严重。第三,滥用权力。执政党手中有权力,有资源的调配权,容易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一切依靠命令行事,从而脱离群众。第四,私利作祟。有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小集团或个人的私利,出现腐败现象,更是败坏了党群关系。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第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推动者,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才能赢得胜利。第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忍痛、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做到三点: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和根本利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利益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党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既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又认真考虑和兼顾其他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必须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具体问题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医疗、住房、环境、教育、司法公平等。领导干部要真正从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第三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把党的建设作为一大法宝、一项伟大工程,是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先提出的重要观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称为“新的伟大工程”。其理由有三:1.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所以要加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也要加以改革、改进和改善,光靠老经验、老办法、老传统是不够的,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创造。只有根据新形势、新政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执政能力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才能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才能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2.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这些大党、老党曾经先后失去政权甚至走向衰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它们丧失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当然也跟执政能力有关系。这就提醒中共必须居安思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3.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及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成效,必须加以解决,才能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才能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2.建国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中共历来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党的领导集体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有提高五大能力的要求,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2.中共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1.这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因素。政党兴衰存亡,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政党若离开先进性,人民群众就不能认可。党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能够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能够成为建设和改革开放的
本文标题:第十五章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3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