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疾病处理和体格检查(要看熟)
1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的分级急性中毒可分以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1)轻度中毒: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无力等症状,瞳孔往往缩小。全血或红细胞ChE活性一般在50%~70%.(2)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出现肌束震颤等烟碱样表现,全血或红细胞ChE活性一般在30%~50%.(3)重度中毒:除上述胆碱能兴奋或危象的表现外,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肺水肿;②昏迷;③呼吸衰竭;④脑水肿。全血或红细胞ChE活性一般在30%以下。一氧化碳的诊断要点1.有与CO接触中毒史。2.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全身无力。血液COHb浓度在10~20%.(2)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还可以出现腹泻、兴奋、判断力减低、运动失调、幻觉、视力减退、意识模糊或浅昏迷。皮肤、粘膜也可呈“樱桃红色”,但罕见。血液COHb浓度在20~30%以上。(3)重度中毒:迅速出现昏迷、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部分病人因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受压部位皮肤发生水疱。眼底检查可以出现眼底静脉瘀血伴视乳头水肿。血液COHb浓度在30~50%,甚至>50%.(4)迟发脑病:部分重度中毒者苏醒后,经2~60天“假愈期”,出现各种精神症状,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和癫痫发作等。3.血液COHb测定是诊断CO中毒的特异性指标,且能反映CO暴露时间长短,也可判断CO中毒严重程度。但中毒8小时后测定的临床意义不大。试题1.病毒性肝炎题目:2003年3月1日至3月8日某区卫生防疫部门陆续接到本区几所学校报告,学生中接连发现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学生主诉发热、纳差、全身不适,部分学生巩膜黄染,共90例。自2003年1月1日起,该区各学校均由同一供餐公司供应营养午餐。问题:1.这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你对这次疫情的初步印象,设计一份调查表。(简单说明)答题要点:1.(1)核实诊断;(2)确定是否暴发;(3)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4)查明传染来源和易感人群;(5)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最终扑灭疫情。2.(1)一般项目;(2)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3)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接触者、接触程度、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传播途径等);(4)防治措施;(5)结论;(6)调查日期、调查员。2试题2.艾滋病题目:某市处于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经性行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针对上述现状,欲对该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问题:1.干预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2.干预效果如何评价?答题要点:1.干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基线调查:由实施小组成员对研究对象按照统一问卷进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握研究对象整体的本底情况。(2)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包括制作IEC材料(信息教育交流材料,即传播材料,是卫生工作者用来传播卫生科普知识常用的媒介,由于针对性强,语言精练,受众一看、一听就懂,又可以长久保存,互相传阅,在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中广泛使用)。设计制作各种健康教育书面宣传材料,或刻录光盘,向干预对象免费发放,同时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电脑与干预对象面对面培训;培训重点人物(负责人及领班),使他们更好直接影响服务小姐;开展同伴教育;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相关栏目,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设个人电话咨询,对干预对象公布咨询电话,随时解答相关问题。(3)干预后调查: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员对目标场所服务小姐采用与基线访谈相同的问卷进行干预后的调查,如实填写。2.干预效果评价:结合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分析:(1)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改变情况;(2)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正确态度改善情况;(3)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促进情况;(4)干预前后目标人群HIV感染状况比较。核实诊断的方面:患者的临床表现: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CD81(在T淋巴细胞分类中,CD4代表T辅助细胞而CD8代表T抑制细胞和T杀伤细胞。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而其本身又是免疫反应的中心细胞;CD8+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正常人的CD4+T淋巴细胞约占总的T淋巴细胞的65%,CD8+T淋巴细胞约占35%。人体感染了HIV后,涉及的主要病理过程就是免疫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的丢失,绝对数量的减少,同时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CD4和CD8的比例失调。因此CD4+,CD4+T淋巴细胞记数作为直接测定免疫功能的方法,是提供HIV感染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经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白印迹试验)为阳性者,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和经血液检查CD4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可诊断为艾滋病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试题3.霍乱题目1:地处县城郊的某某工厂,有职工1500人,除少数居住厂外,绝大部分都住厂内职工宿舍。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近期内也没有集体聚餐活动。职工饮用的水是来自厂里自备水源井的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井周边环境较差,水井离公共厕所很近。工人大多数人有喝生水的习惯。8月5日至8月12日厂内先后发生62例腹泻病人,大便呈黄水样,无3明显里急后重感,多数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以前腹泻病人很少。厂医务室王医生于8月13日向你所在的医院作出上述疑似霍乱疫情报告,你如何处置?答题要点:疫情信息处置:1、详细做好疫情记录,详细记录疫情过程,必要时进一步追问,疫情报告不详细有关情况,同时要记下报告人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报告时间。2、立即向有关方面领导作出疫情报告。3、立即着手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5、疫情处理结束后撰写疫情处理总结。调查方案的内容:(1)调查目的:核实诊断,确定疫情性质(散发暴发)、描述疾病分布征(三间分布)、查明传染来源和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2)调查方法:病例对照调查a在明确调查目的的基础上,广泛探索危险因素(水、食物、媒介、生物、接触、外出史等)。b确定对照因素,选择对照对象。c提出危险因素。(3)调查内容a核实诊断(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依据)临床:无痛性腹泻实验室:(采样)采样的品种:病人密切接触者、自来水厂工人的粪便;厂自备自来水厂的水源水、末梢水;媒介生物(苍蝇、蟑螂);可疑食品采送样注意项:适时:粪便标本在使用有效抗生素前采,采集河沟污水时要在太阳刚出前后。适量:水、粪便标本不宜过多。安全:标本妥善存放运输,以防标本容器破损,造成环境污染。快速:尽快送检同步:标本与送检单同时送实验室。采样的目的:在找致病因子霍乱弧菌等肠道致病菌。诊断:查找流行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考核疫点处理效果的质量。b对疫情做全面调查了解①确定病例(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②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③调查厂内所有腹泻病人(全面排查)④对附近医疗机构腹泻病就诊情况有无疑似病例。c分析资料确定疫情性质找出流行特征,提出流行因素假设,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三间分布。d验证假设e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①基本措施——健康教育。贯穿于针对性措施落实的全过程②针对性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①病人(疑似病人)隔离、治疗②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消菌治疗预防接种③疫区内查治腹泻病人,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饮食卫生、饮水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题目2:某工厂有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工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4职工宿舍。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饮用厂自备的水源井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用生水习惯。9月6日有11人发生腹泻,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至15日共有70人发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同期厂外无类似病人发现,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员到现场查明原因,从病人的粪便中找到了霍乱弧菌(O1),并及时控制了疫情。问题:简要叙述本次调查的步骤。答题要点:拟采用暴发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1.核实诊断,确定暴发:对报告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初步诊断,确定首例和首批病人。2.初步调查,提出假设:调查首例病人的发病时间、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收集病人标本、接触者标本、饮用水标本并及时送检;环境情况调查:人群密度、水源和食品供应、粪便管理等。3.进一步调查,验证假设: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建立引起本次霍乱暴发的可能原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假设,同时,结合病人粪便、呕吐物和可疑食物或饮水中病原学(霍乱弧菌)检查结果,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病原体。4.采取控制措施:边调查边实施。5.总结、报告。试题4.伤寒题目1: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纳差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经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捡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二周。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问题:1.从收集到的资料,你准备做哪些分析?2.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答题要点:1.分析的主要内容:(1)计算各种罹患率;(2)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等);(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用水的罹患率比较;(4)确认暴发疫情;2.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2)确定对照的条件(年龄、性别、居住位置等),选择对照。题目2:某村2001年6月12日~8月2日发生伤寒爆发流行,经疾控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采集21份病人血进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井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井水,该井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赵某6月12日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2周返家,病人排泄物污染的衣物经常被拿到井边洗涮,污水随处倾倒。6月中旬该村陆续出现病人,至6月下旬,累计发病24人,6月26日当地疾控部门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8月2日发生最后一例病人。5同期其他村未见同样病例发生。问题1、你准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哪些分析?(1)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居住地是否在井周围);(2)计算各种罹患率;(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水史的概率比较;(4)确认爆发疫情。2、根据这起疫情的性质,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属乙类传染病爆发疫情,在疫情网络直报的同时,还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题目3:2006年7月1日,某县一居民为子女结婚举办婚宴,共参加人数150人。于7月5日出现1例高热病人(40~41℃),主要表现为乏力、脉象相对迟缓,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至7月10日陆续出现10例相同症状的病人,截至到7月下旬总共发生48例病人。经调查,发病者均为参加婚宴就餐者,未参加婚宴就餐者无一人发病;本次婚宴用水均取自该家的自用井。你应如何调查处理。问题1、这可能是什么疾病?依据有哪些?如进行实验室诊断需采集什么标本?疫情初步判断为伤寒爆发。判断依据;(1)伤寒病人均有参加婚宴就餐史,未参加婚宴就餐者无一人发病;2)婚宴用水取自该家自用井;(3)病人均表现典型的伤寒临床症状。需采集以下标本:(1)血液标本:细菌培养、血
本文标题:疾病处理和体格检查(要看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4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