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微生物分类种类细胞结构核酸代表非细胞型微物无典型细胞结构构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有细胞壁DNA和RNA古生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胞核分化完善,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无细胞壁DNA和RNA真菌,人体细胞2.革兰氏染色菌特点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强度较坚韧较疏松来源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厚度20-80nm10-15nm存在部分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放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放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脂质双层—+稳定性60-80℃,30min被破坏160℃,2-4h才被破坏磷壁酸+—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5%-20%脂蛋白—+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脂多糖—+3.革兰氏染色分类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通过细菌滤器+-+-+-结构非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有无细胞壁无有无有有有核酸类型DNA或RNADNARNADNARNADNARNADNARNADNARNA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增殖方式复制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有性或无性抗生素敏感性-+++++干扰素敏感性+-----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李式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肾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分支杆菌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棒状杆菌属、红球菌属、炭疽杆菌、丹毒杆菌、破伤风杆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莫杆菌、气肿疽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产气夹膜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乙型溶血性链球(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肠球菌G-球菌:淋病奈瑟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奈瑟球菌属)G-杆菌:大肠杆菌(埃希菌属)、肠炎杆菌(沙门菌属)、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志贺菌属)、肠杆菌(阴沟、产气)、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假单胞菌属)、百日咳杆菌、克雷伯杆菌、沙雷杆菌、摩根菌、变形杆菌G+杆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结核杆菌(分支杆菌属)抗酸菌、麻风杆菌(分支杆菌属)抗酸菌24.按细胞外型及需氧分类按细菌外型分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分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弯曲杆菌)①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③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④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5.常见致病菌(1)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也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其致病物质包括: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可污染牛奶、肉类、鱼虾、蛋类)、表皮溶解毒素等。葡萄球菌所致的常见疾病有:①皮肤软组织感染:主要有疖、痈、毛囊炎、痤疮、甲沟炎、麦粒肿、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②其他器官感染:如肺炎、脓胸、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③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④食物中毒:进食肠毒素污染的食物后1~2.小时即可出现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多数病人于数小时至1日内恢复。⑤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见于新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开始有红斑,1~2天表皮起皱,继而形成水疱,至表皮脱落。⑥毒性休克综合3征:主要表现为高热、低血压、红斑皮疹伴脱屑和休克等,半数以上病人有呕吐、腹泻、肌痛、结膜及粘膜充血、肝肾功能损害等。⑦伪膜性肠炎:肠粘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该假膜由炎性渗出物、肠粘膜坏死块和细菌组成。治疗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或联合用药。(2)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化脓性球菌中的一类常见细菌,广泛存在于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鼻咽部,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其主要致病物质有: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M蛋白等。常见所致疾病:①化脓性炎症:由皮肤侵入,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等。沿淋巴管扩张,引起淋巴管炎、淋巴腺炎、败血症等。经呼吸道侵入,常有急性扁桃腺炎、咽峡炎,并向周围蔓延引起脓肿、中耳炎、乳突炎、气管炎、肺炎。经产道感染,造成“产褥热”。②猩红热:是由产生致热外毒素的A族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和疹退后的明显脱屑。③链球菌感染后疾病:主要是病原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应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以减少传染源。所有溶血性A链球菌对磺胺、青霉素及红霉素等都敏感。(3)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学名为肺炎链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部,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有荚膜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菌毒力减低或消失。肺炎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但亦有耐药菌株出现。(4)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为致病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疾病多数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多见于已婚妇女。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5)绿脓杆菌(P.aeruginosa)属假单胞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其致病物质有内毒素、外毒素A、弹性蛋白酶、胶原酶、胰肽酶等,其中以外毒素A最为重要。绿脓杆菌感染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和组织,常见于烧伤或创伤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和呼吸道,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甚至败血症。患者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治疗选用半合成青霉素类、氨基甙类、头孢类等抗生素,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绿脓杆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所以消毒措施对预防感染有重要作用。6.常见病毒感染47.真菌性感染(1)真菌性感染主要是外源性感染,浅部真菌有嗜角质性,侵犯皮肤、指甲及须发等组织,顽强繁殖,发生机械刺激损害,同时产生酶及酸等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病变。深部真菌可侵犯皮下、内脏及脑膜等处,引起慢性肉芽肿及坏死。(2)条件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亦有外源性感染(如曲霉菌),此类感染与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及菌落失调有关,常发生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的患者。(3)过敏性真菌病系在各种过敏性或变态反性疾病中,由真菌性过敏原(如孢子抗原)引起的过敏症,如哮喘、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和癣菌疹等。(4)真菌毒素中毒症真菌毒素已发现100多种,可侵害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组织。如黄曲霉素可引起肝脏病变,导致肝坏死、肝硬化,甚至肝癌;桔青霉素可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急、慢性肾病;黄绿青霉素引起中枢神经损害;某些镰刀菌素和黑葡萄穗素主要引起造血系统损害,发生造血组织坏死或造血机能障碍。碘化物治疗孢子丝菌病、毛霉菌病有一定疗效。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克霉唑、硝酸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外用或内服对癣菌症和白色念珠菌病等有较好疗效。5-氟胞嘧啶治疗单细胞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二性霉素B用于深部真菌感染。8.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1)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人类有关的衣原体病: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衣原体性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性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等。(2)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繁殖方式多样,主要呈二分裂繁殖,还有断裂、分枝、出芽等方式。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和溶脲脲原体。支原体大多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一般为表面感染,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粘附并定居后,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伤,如获取细胞膜上的脂质与胆固醇造成膜的损伤,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神经(外)毒素、磷酸酶及过氧化氢等。支原体对热的抵抗力与细菌相似。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裂。支原体对重金属盐、石炭酸、来苏尔敏感,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可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有杀灭支原体的作用。(3)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它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内含脂多糖和胞壁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无定型核,对抗生素敏感;与原虫的相似之处有:体态柔软,胞壁与胞膜之间绕有弹性轴丝,借助它的屈曲和收缩能活泼运动,易被胆汁或胆盐溶解。在分类学上由于更接近于细菌而归属在细菌的范畴。对人体有致病性的有:回归热螺旋体(引起回归热)、奋森氏螺旋体(引起咽峡炎和溃疡性口腔炎等)、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及钩端螺旋体(引起人和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螺旋体感染首选青霉素类的抗生素。(4)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代谢方式等方面均与细菌类似:具有细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含有RNA和DNA两种核酸。立克次体病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且人畜共患。节肢动物和立克次体病的传播密切相关,或为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立克次体感染的传播媒介是节肢动物,如虱、蚤、蜱、螨等。①进入人体后,立克次体首先侵入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内,随后分裂繁殖,导致细胞肿胀、中毒,出现血管炎症、管腔堵塞而形成血栓,导致组织坏死,而且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导致血管透性增加、血容量下降和水肿。②立克次体也能进入血流而扩散,到达皮肤、肝、脾、肾等处而出现毒血症症状。③另外,血管活性物质的激活可加剧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休克、DIC等。④发病后期由于免疫复合物等的参与还可使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加重。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立克次体病,不同的立克次体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主要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埃立克体病、巴通体病等。立克次体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由于酶系不完整需在活细胞内寄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等,对四环素和氯霉素敏感。59.常见微生物致病一览表链球菌B组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胎儿弯曲菌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链球菌(厌氧属或消化链球菌属)菌血症、心内膜炎、脑和其它部位脓肿、窦炎梭杆菌属溃疡性咽炎、肺脓肿、脓胸、生殖系感染、牙龈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肺炎、关节炎、窦炎、耳炎肉芽肿荚膜杆菌腹股沟肉芽肿脑膜炎(高度耐青霉素)念珠状链杆菌菌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脓肿其他感染(高度耐青霉素)嗜肺军团菌军团病肠球菌心内膜炎或其他严重感染(菌血症)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肺、粟粒性、肾、脑和其他结核感染无并发症的泌尿
本文标题:病原微生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4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