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十章土壤养分循环(玉溪)
第十章土壤养分循环植物根系从土壤水溶液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开篇:光合作用:CO2+H22植物吸收的必须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养分的分类营养元素元素符号植物吸收的形态土壤中的含量植物中的含量大量元素氮NNO3-,NH4+0.3-1%1.5%磷PHPO42-,H2PO4-0.02-0.5%0.2%钾KK+0.05-3.8%1%中量元素钙CaCa2+0.7%0.5%镁MgMg2+0.6%0.2%硫SHSO4-,SO42-30-500ppm0.1%微量元素铁FeFe2+,Fe(OH)2+Fe(OH)2+,Fe3+1-6%100ppm锰MnMn2+120-6000ppm50ppm锌ZnZn2+10-130ppm20ppm硼BH3BO3,H2BO3-4-100ppm20ppm铜CuCu3+,Cu(OH)+1-100ppm6ppm钼MoMoO42-,HMoO4-0.1-40ppm0.1-1.6ppm钴CoCo2+1-40ppm0.1ppm氯ClCl-7-50ppm35-2000ppm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质量地下水土壤养分资源化肥养分资源有机肥养分资源植物过程废弃物优质高产植物需求其他养分资源沉降生物固氮挥发淋洗节肥增效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养分供应土壤过程指来自土壤的元素通常可以反复的再循环和利用,典型的再循环过程。包括:①生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②生物的残体归还土壤;③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物残体,释放养分;④养分再次被生物吸收。土壤养分循环有效养分-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速效养分-在作物生长季节内,能够直接、迅速为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称~无效养分-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称~土壤养分状况-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土壤养分-指植物所必需的,主要是土壤来提供的营养元素就叫做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土壤养分的基本概念一、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亚农(Arnon)1954年对植物“必需”的养料元素定了三条标准:(1)如果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生长或不能完成生命周期(2)这种元素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它有所具有的营养作用(3)这种养料元素在植物的代谢过程中具有直接的作用。Mo对全部高等植物及大部分微生物是必需的;Na和Co对藻类、细菌与高等植物是必需的;Ca、B、Cl对高等植物是必需的,但对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则并不必需。此外,钡、硅、铝、碘与镓几种元素只对少数几种植物必需。农作物多数属于高等植物,所以其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有16个:C、O、H、N、K、P、S、Ca、Mg、Fe、B、Mn、Cu、Zn、Mo、Cl其中第一条最重要。但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这几点往往很困难。除了C、H、O三元素外,还有九种元素对所有的植物都是必需的:N、P、K、Mg、S、Fe、Mo、Zn、Cu这是路密斯(Loomis)和许尔(Shull)于1973年首先使用的名称。按习惯标准:大量元素:植物对这种元素的需要量超过1%。前九种属之。前九个占干体重的绝大多数,即植物吸收的数量大,通常占植物干重千分几到百分之几十。微量元素:植物对这种元素的需要小于植物干重的0.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土壤养分三要素在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中,C、H、O大约占植株干重的95%。碳主要来自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H、O则来自与土壤中的水分,氧可来自空气。氮则除豆科作物外大部分取源于土壤。氮磷钾三要素,简称土壤养分三要素。其所以重要就在于必需经常调节其供不应求的状况,而不是指它们在作物营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内容1.土壤氮素循环(重点)2.土壤磷和硫的循环(重点)3.土壤中的钾钙镁4.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第一节土壤氮素循环1.含量我国耕地土壤含氮一般在0.02%~0.2%之间;高于0.2%的很少,大部分低于0.1%。而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土壤耕层发含氮量不足0.1%;南方土壤的含氮量介于二者之间。一般把土壤含氮量0.2%者为“高”;0.2%~0.1%之间者为“中”;0.1%~0.05%者为“低”,0.05%者为“极低”。一般把作物在不施氮区的全年生长期所吸收的氮量为土壤供氮能力的良好指标。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全氮含量(g/kg)碱解氮含量(mg/kg)东北地区黑土、草甸土、棕壤1.35~5.8580~350北部高原区栗钙土、黄绵土、黑垆土0.63~1.2635~100黄淮海地区潮土、褐土0.72~1.3540~120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土、红壤、黄棕壤0.90~3.1580~200华南地区水稻土、赤红壤1.35~3.60--西南地区水稻土、紫色土、黄壤、红壤0.63~3.1570~150青藏地区潮土、栗钙土0.54~2.2530~70西北干旱地区灌漠土、潮土0.45~1.8020~50来源:白由路等,2007,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实践表1中国主要土壤的氮素情况固氮作用主要是靠微生物,固氮微生物分共生和自生两类。(1)与豆科作物共生的固氮菌,其固氮能力很强。10~20斤/亩(2)自生固氮菌,有分为好气和嫌气两类。好气性固氮能力强,在热带林地,可达10~30斤/亩2.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关非来源于土壤矿物质。是生物固氮作用产生的。对于农田来说,土壤氮素的来源不止以上两种途径,包括:(1)固氮作用;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2)降水;(3)灌水;(4)施肥;①有机肥;②无机化肥;它们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1.植被与气候一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豆科>非豆科木本植物:阔叶林>针叶林一影响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一般而言:温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快,OM含量低,N少;湿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慢,OM积累的多,N多。3.质地质地砂性土壤性土粘性土N%低高4.地形及地势2.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素和土壤有机质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氮素的含量大致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5%左右。1.有机成氮占全氮的绝大部分,92~98%。有机氮的矿化率只有3~6%。(1)可溶性有机氮5%,主要为:游离氨基酸、胺盐(速效氮)及酰胺类化合物(2)水解性有机氮50~70%,用酸碱或酶处理而得。包括:蛋白质及肽类、核蛋白类、氨基糖类(3)非水解性有机氮30~50%,主要可能是杂环态氮、缩胺类二土壤氮素的存在形态2.无机态氮土壤无机氮占全氮1~2%(1~50ppm)。最多不超过5~8%;(1)铵态氮(NH4)在土壤里有三种存在方式:游离态、交换态、固定态。(2)硝态氮(NO3-N)在土壤主要以游离态存在。(3)亚硝态氮(NO2-N)主要在嫌气性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而且数量也极少。在土壤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3.游离态氮(N2)三土中氮素的转化(1)水解过程水解水解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酰胺等朊酶肽酶条件:①真菌、细菌、放线菌等;②在通气良好;③温度较高;④水分60~70%;⑤pH值适中;⑥C/N比适当一)土壤氮素的有效化过程1.有机态氮的矿化过程含氮的有机合化物,在多种微物物的作用下降解为简单的氨态氮的过程。(2)氨化过程RCHNH2COOH+O2RCH2COOH+NH3+E酶条件:①真菌、细菌、放线菌等;②在通气良好;③对低温特别敏感;④水分60~70%;⑤pH值要求在4.8~5.2⑥C/N比适当。氨化微生物(1)亚硝化作用亚硝化微生物2HN4+3O22NO2-+2H2O+4H++158千卡以(Nitrosonas为主)条件:亚硝化细菌(专性自养型微生物)通气:良好O25%pH5.5-10(7-9),4.5受抑制!水分:50~60%温度:35℃<2℃STOP!养分:Cu,Mo等促进硝化作用的进行。缺钙,不利。2.硝化过程氨、胺、酰胺硝态氮化合物(2)硝化作用硝化微生物2NO2-+O22NO3-+40千卡以(Nitrobacter为主)条件:硝化细菌(以Nitrobacter为主)其它同亚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硝化作用的速率>亚硝化作用>铵化作用,因此,在正常土壤中,很少有亚硝态氮和铵态氮及氨的积累。反硝化作用的条件是1)具反硝化能力的细菌,反硝化细菌现已知有33个属,多数是异养型,也有几种是化学自养型,但在多数农田都不重要;2)合适的电子供体,如有机C化合物、还原性硫化合物或分子态氢;有效态碳的影响最大;3)厌氧条件,与田间持水量大小密切相关;嫌气状态O25%或土壤溶液中[O2-6MEh344mv(pH=5时)4)有硝态氮存在5)pH7-8.2pH5.2-5.8或pH8.2-9时,反硝化作用减弱。(1)亚硝酸分解反应3HNO232O条件:酸性愈强,分解愈快。(2)氨态氮的挥发在碱性条件下,NH4++OH-32O土壤中的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以NH3的形式直接从土壤表面损失掉。2.化学脱氮过程主要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强酸反应,温度较高和水分含量很低等,亚硝酸协与一些其他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而生成分子态氮或氧化亚氮的过程3.粘粒矿物对铵的固定我国北方的土壤中,能固铵的粘粒矿物较多,但其土壤中铵极少,而南方水田的铵态较多,而能固定铵的粘土矿物不多。因此,铵的粘土矿物固定在我国的意义不大。4.生物固定5、硝酸盐的淋洗一般情况N-NO3-的淋失高达40%土壤中NO3是NH4+的8倍•粘土矿物不能吸附硝态氮•随水流失•Nox的形成化学特性决定了的淋失是的1000倍四、土壤氮素的调控(一)C/N比影响(二)施肥的影响(三)淹水、灌溉的影响1、在水田剖面的不同层次上,氮素的形态不同;2、在水田中无机氮素以铵态氮为主;3、反硝化作用明显;第三节土壤磷和硫的循环(一)土壤中磷素的来源土壤中的磷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原生矿物的含磷量为0.12%左右。(二)土壤磷的含量及影响因素1.土壤磷的含量一般来说,土壤的磷素含量都在0.2%以下,红壤、黄壤含磷只有0.04%。我国土壤全磷的含量在0.02%—0.11%之间。从总体来说,自北而南,土壤磷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2.影响土壤磷含量的因素(1)母质中矿物成分的不同;基性岩>酸性岩碱性沉积体>酸性沉积体如,由石灰性风化体形成的红壤的含磷量比由的红壤多得多。(2)土壤质地的差别土壤细粒部分所含的磷主要是次生的磷化合物。(3)P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从上到下,磷的含量逐渐降低。原因①磷的迁移率很低;②植物根系的富积;③有机胶体或无机胶体对磷酸根的吸附作用,上层较强。④耕作制度和施肥的影响;三)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土壤磷素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态磷和机态磷。有机态磷的含量占全磷的10~20%左右。1.有机磷化合物主要是植素(肌醇六磷酸)或植酸类,核蛋白或核酸以及磷类化合物。②易溶性磷酸盐包括水溶性和弱酸溶性两种。易溶磷酸盐,一方面来自与化肥,另一方面来自于难溶磷酸盐的溶解。一般来说,根据磷酸盐的溶解性,可分为:①难溶性磷酸盐如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等存在于石灰性土壤中;粉红磷铁矿和磷铝石在酸性土壤中较多。1.土壤磷的有效化过程有机态磷和难溶性磷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的磷酸盐或弱酸溶性的磷酸盐的过程是其有效性提高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释放。(四)土壤磷的转化易溶性或速效态磷酸盐转化为难溶性迟效态和缓效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磷的固定。土壤中磷的固定是非常普遍的。2.土壤磷的无效化过程(1)化学沉淀机制该固磷作用发生在土壤固相的表面。具体可分为:①表面交换反应(pH5.5~6.5)通过土壤固相表面的OH-和溶液中的磷根交换,②表面上次生化学反应在土壤CaCO3晶核的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或吸附形成一层CaHPO4的膜状沉淀。③阳离子吸附机制(中性土壤)(2)表面反应机制(3)闭蓄机制当磷在土壤中固定为粉红磷铁矿后,若土壤局部的pH升高,可粉红磷铁矿的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的氧化铁薄膜,把原有的磷包被起来,这种机制叫闭蓄机制。Fe(OH)3PKs=37~38粉红磷铁矿:PKs=33~35胶膜有铁铝质的、钙质的。(4)生物固定有机质C/P比为200∶1~300∶1,当微生物的C/P比小于土壤有机质时,就可产生生物固定。当土壤中的磷太少时,对磷素、微生物和作物就会发生竞争。特点:①
本文标题:第十章土壤养分循环(玉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5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