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第一节(22)10-1156.当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出现2008A.骨骼肌收缩颤动B.瞳孔缩小C.大汗淋漓D.心率加速10-119.支配小汗腺的自主神经和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分别是2007A.交感神经,乙酞胆碱B.副交感神经,乙酞胆碱C.副交感神经,肤类递质D.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加.10-1155下列选项中,主要与毒蕈缄样有关的是2007A.心脏活动加强B.支气管痉挛C.胃肠道D.瞳孔扩大10-1158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2007A.传导阻滞B.衰减性传导C.疲惫D.适应10-1162影响突出前膜递质释放量的主要是2007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B.突触蛋白Ⅰ磷酸化的程度C.进入前膜Ca2+的量D.突触小泡大小10-119.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2006A.筒箭毒B.心得安C.酚妥拉明D.阿托品E.烟碱10-120.完成一个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2006A.传人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C.经过中枢突触的多少D.感受器的敏感性E.效应器的敏感性10-121.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2006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B.具有“全或无”性质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10-118.在周围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分布于2005A.自主神经节B.骨骼肌终板膜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E.消化管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10-1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电变化是2004A.极化B.去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复极化A.甘氨酸B.多巴胺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P物质10-193.闰组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200410-194.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主要递质是200410-112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组织有2004A.肾上腺髓质B.血管平滑肌C.胰腺和胃腺D.心传导组织0310-1131、突触的传递特征有A、双向性B、总和现象C、相对不疲劳D、对内环境改变敏感142.下列各项中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有200210-1A.A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B.r(gama)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C.骨骼肌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D.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9810-114.“神经激素”是指A.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具有酶功能的神经递质C.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E.使神经兴奋的激素9810-115.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E.通过轴突一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9710-116.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改变的影响A.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Aα纤维B.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Aγ纤维C.传入纤维为C类纤维D.传入纤维为B类纤维E.传入纤维为Aβ类纤维9710-195.脊髓动物实现的骨骼肌牵张反射9710-196.完整动物的内脏疼痛反射9210-163.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轴突D.始段E.轴突末梢9110-129.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们(EPSP)的生产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是错误的?A.突出前末梢去极化B.Ca1-由膜内进入突触前膜内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K-、Cl-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9110-1115.属于神经递质的是:A.Υ氨基丁酸B.5羟色胺酸C.5羟色胺D.多巴胺10-1142.突触后抑制1988A.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的B.突触后膜呈超极化C.回返性抑制和交互性抑制均属突触后抑制D.由一个兴因性神经元直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第二节(7)10-219.下列选项中,符合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功能的是2008A.产生某种特定的感觉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C.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D.参与形成躯体平衡感觉A.参与睡眠形成机制B.参与学习与记忆机制C.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D.协调各种感觉在皮质与皮质下结构间的联系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的传出活动10-2109.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200510-2110.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20059810-217.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经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B.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为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弥散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E.电刺激时,出现同步化脑电图9410-2144.当脚趾受到机械性损伤刺激时,可引起快痛与慢痛A.快痛由Aδ纤维传导,慢痛由C纤维传导。B.快痛在传递过程中在脊髓要换神经元C.慢痛在皮层的代表区与外周刺激部位间有点对点的关系D.痛觉传入纤维兴奋的原因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损伤,释放化学物质9410-2143.感觉的非异性投射系统A.外周感受野与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B.是由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途径共同组成的C.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很重要的结构D.有多级神经元参与传递9110-228.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A.刺痛B.慢痛C.定位不精确D.必有牵涉痛E.对牵拉不敏感9110-2148.上行网状结构:A.可由传递冲动到丘脑的感觉神经元的侧支所激活B.将冲动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各区C.电剌激时,引起觉醒。D.经过多突触联系,将冲动传导到高级中枢。第三节(15)10-320.切除动物前庭小脑后,动物将表现为2008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10-320丫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2007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C.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D.引起腿器官兴奋10-322.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2006A.肌梭是其感受器B.脊髓是其基本中枢C.脊髓横断后将永久消失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E.α和γ纤维是其传出纤维10-319.人小脑绒球小结叶损伤后,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2005A.站立不稳B.四肢乏力C.运动不协调D.静止性震颤E.意向性震颤15.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200210-3A.脊休克B.去大脑僵直C.觉醒D.昏睡E.运动共济失调16.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200210-3A.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B.脑干网状结构肌碱能系统C.纹状体—黑质7—氨基丁酸能系统D.中缝核5—羟色胺能系统E.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0010-317.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感受装置位于肌梭中间部位B.肌梭的传入神经为Ⅰa类和Ⅱ类纤维C.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D.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受到的牵拉刺激增加E.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的敏感性提高0010-3141.关于屈反射A.是多突触反射B.脊髓离断后减弱C.后放是它的一个特征D.Babinski's征属于屈反射9810-316.当,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B.a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C.牵张反射加强D.梭外肌收缩E.校内肌舒张9510-326.在整体中,当某一肌肉受到牵拉时将发生牵张反射,表现为A.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B.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C.受牵拉的肌肉收缩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收缩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9510-3143.较强烈的屈反射A.有关的运动神经元有后放电B.是多突触反射C.由伤害性刺激引起D.常常同时出现对侧伸反射9410-318.锥体束最主要的机能是A.支配对侧肢体肌肉运动B.精细调节四肢远端肌肉活动C.抑制腱反射D.使肌群运动协调E.调节肌紧张9310-315.腱反射或骨骼肌牵张反射A.是由于刺激了肌腱内的感受器引起的反射活动B.传出神经是前角小运动神经元C.效应器是被牵拉的肌肉D.此反射在屈肌较明显E.以上各项都对9210-3149.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A.肌紧张减退B.腱反射见弱或消失C.肌萎缩明显D.巴彬斯基征阳性10-349.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1988A.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B.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作用C.对脊髓的任绍细胞起抑制作用D.对其它关节的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E.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第四节(12)A.拒食致饿死B.食欲大增致肥胖C.出现假怒现象D.变得温顺驯服10-4125.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起动物200810-4126.破坏下丘脑腹内侧核,可引起动物200810-4131.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可引起2006A.心率减慢B.胃肠运动减弱C.瞳孔缩小D.糖原分解增加0310-415、交感神经兴奋可使A、胃肠运动加强B、消化液分泌增多C、膀胱逼尿肌收缩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E、瞳孔缩小0010-418.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A,肠蠕动抑制B.瞳孔开大肌收缩C.肾素分泌D.胰岛素分泌E.骨骼肌血管舒张9810-418.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D.妊娠子宫收缩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膀胱逼尿肌收缩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9710-4117.交感神经的作用有9710-4118.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有9510-424.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A.瞳孔扩大B.糖元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舒张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9510-425.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A.边缘叶B.中脑网状结构C.延脑背侧区D.下丘脑外侧区E.下丘脑腹内侧核9410-417.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意义在于A.促进消化B.保存能量C.加速排泄D.生殖E.应付环境急骤变化9210-459.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增加C.逼尿肌收缩D.骨骼肌血管舒张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9110-4149.迷走神经:A.当受到刺激时,对血管收管的强度几乎没有直接的影响B.在神经干中含有传入和传出纤维C.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在安静进对心脏的紧张性作用较明显D.在神经干中含有副交感节后纤维。8910-448.交感神经兴奋时出现A.瞳孔缩小B.骨骼肌血管舒张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D.逼尿肌收缩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第五节第六节(2)0310-614、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液分泌B、异物接触眼球引起眼睑闭合C、叩击股四头肌腱引起小腿前伸D、强光刺激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E、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8910-649.调节机体各种机能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A.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B.第一信使与第二信使C.cAMP与cGMPD.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E.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名词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3.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inhibition)4.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projectionsystem)5.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specificprojectionsystem)6.牵涉痛(referredpain)7.最后公路(finalcommonpath)8.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9.腱反射(tendonreflex)10.脊休克(spinalshock)11.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12.α僵直(αrigidity)13.γ僵直(γrigidity)14.快波睡眠(fastwavesleep)或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15.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问答1.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有何不同?2.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是什么?3.简述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制。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5.内脏痛与皮肤痛相比有何特点?6.中央后回感觉投射特点是什么。
本文标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5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