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十课教案我们维护正义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①通过交谈、观察或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如:对于正义的认识,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②了解我国相关政策、制度的内容、背景及作用,收集一些体现正义制度的具体案例。学生:①收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②查找我国体现正义的制度。【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人物导入走进正义远离非正义正义的制度正义的行为正义的制度公平社会发展保证推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投影:“以正义感动中国”的日本著名律师尾山宏照片描述:这个如今连睫毛都花白的老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以他统领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无偿代理这些诉讼,并自行垫付一切费用,还多次自掏腰包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出庭。他的行为遭到了国内右翼势力的恐吓,却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板书:走进正义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生动的人物事例导入新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感动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对正义的共鸣,为新课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埋下伏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活动激趣设计“联想无极限”活动。设问:看到正义,你会想到什么词语?为什么?教师板书经典词语。设计意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而且在气氛上与新课导入形成鲜明对比,一张一弛,有利于教学开展。案例分析出示任长霞事迹材料(见附录)。设问:①在她身上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②结合任长霞,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正义的?设计意图: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深化对正义的认识,使原本抽象的概念生动鲜活起来。小组交流按照课前准备,各小组汇报交流事先收集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正义行为的特点、非正义行为的特点。总结: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板书:正义的行为设计意图: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知识在生生互动中得以落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拓展延伸“教你几招”:中学生如何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见附录)板书:远离非正义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教学回归生活,指导实践。问题研讨正义不仅体现在思想、行为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制度上。介绍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见附录)讨论思考:这项制度的实施有哪些作用?(从低保居民、其他居民、整个社会等角度)小结:由此可见,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板书:正义的制度设计意图:正义体现在制度上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这样从点到面、从特殊到一般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知识的落实。案例分析学生阅读课文P110“老金得到法律援助”的案例。思考:①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帮助起了什么作用?②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渡过了难关?这体现了什么精神?基于学生的兴趣,教师适当介绍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知识。(见附录)设计意图:以案说理的教学方法能够避免空洞的说教,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及实效性。交流拓展按课前预习进行学生活动:①介绍一些体观正义的制度。②讨论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制度?小结: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并在学生活动中让教材知识的“有限性”得以延伸。质疑探究出示材料1:张俊的父亲是个老板,收入很高。一天,他对张俊说:“不是说多劳多得吗?为什么收入越多扣的税也越多?我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交给国家,凭什么啊?”出示材料2:国家从4月1日起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提高大排量汽车的税率,相对减少小排量车的税收负担,同时对已具有大众消费特征的护肤护发品停止征收消费税。思考:①国家为什么要规定“收入越多扣的税也越多”?为什么要对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②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小结: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体现多收多交税,以及消费税的调整,体现了国家通过税收杠杆来调节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人社会成员。设计意图:在质疑中澄清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在探究中理解正义与公平的关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真正受益无穷的东西。内容延伸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不可否认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无视政策法规,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正确处理利和义的关系?老师小结。设计意图:处理好利和义的关系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一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为下一节课“维护正义”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反思】【附录】①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任长霞,40岁,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她自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作预审工作13年,在郑州公安系统、市政法战线及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均夺取过第一名,协助破获了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局技侦支队长后,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名,被誉为警界女神警。2001年,她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共查结控申案件230多起。她带领全局民警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287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有力地维护了登封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政治大局。2001年5月3日,大冶镇西施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3名矿工遇难。年仅11岁的刘春玉的父亲也未能幸免。而此前,刘春玉的母亲已患病去世。看到刘春玉孤零零伏在父亲尸体上痛哭的情景,前来处理事故的任长霞心碎了。她为小春玉买来衣服并为她穿上,资助她上学,小春玉在感谢信里亲切地称任长霞为“任妈妈”。为使失学孩子重新走进学堂,2002年,任长霞向登封民警发出倡议,在全局开展“百名民警救助百名贫困学生”活动。截至目前,登封已有126名贫困学生得到救助。2003年11月,白坪一盗牛团伙被打掉,群众给任长霞写了一封信:“任局长,给您写信的时候.屋里坐了好多人,大家都想说几句知心话。路过咱白坪,您进家来坐坐,烤烤火,喝杯热茶,乡亲们心里想着您哪!”躺在床上,一遍遍读着来信,任长霞的眼睛模糊了。2003年4月10日上午,登封市嵩山广场唢呐高奏,鞭炮齐鸣,群众要在这里为任长霞立“功德碑”,碑的正面镌刻着“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任长霞闻讯赶到广场,向前来立碑的群众“求情”,她说,我只尽了我应该尽的责任,功劳应归于全体民警,碑不能立。后来群众要求把碑立在公安局门口,任长霞看拗不过,就让群众把碑立在公安局后院东侧不显眼的地方。石碑刚立好,送走立碑群众,任长霞就命令把碑拆掉。群众发现后动情地说:“任局长虽把石碑拆掉了,可她拆不掉立在人民心中的口碑。”长年在外的任长霞,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2002年6月25日,14岁的儿子考完试,只身一人从郑州骑自行车到登封找她,车子碰到路边的石头上,车摔坏了,胳膊、腿也被擦伤。任长霞得知后将儿子接回来,一把搂住儿子。心里一阵酸楚,她欠儿子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但为了所挚爱的事业,只有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头顶这枚国徽,我无怨无悔。”任长霞说。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在侦破“1·30”案件中途经郑少高速公路发生车祸,因受重伤随即被送往郑州市中心医院抢救,经过4个小时紧急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因公殉职。40岁正是人生最壮美的季节。然而,她却猝然倒在了为之奋斗不息的公安事业上。她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②什么是正义《礼记·中庸》称:“义者,宜也。”所谓义就是适宜、应当、应该的意思。《墨子·天志下》中说:“义者,正也。”可见义就是应该做的事,坚持正确的道路和原则。因此,人们又把义称为正义。义的这一规定,决定了义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仁、礼、忠、信、孝等均被看成是义所包容的内涵。人们常常“仁义”、“礼义”、“忠义”、“信义”、“孝义”并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秩序。根据古希腊人的观念,每件事物都有它的规定地位和职责,一旦有事物突破它的界限,就会有一种超人类的法则来惩罚这种侵犯,恢复侵犯者所破坏的那种永恒的秩序。这种永恒的秩序就是正义。现在,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阿圭那认为,正义是“一种习惯,依据这种习惯,一个人以永恒不变的意愿使每个人获得其应有的东西”。穆勒说:
本文标题:第十课教案我们维护正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