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第四单元动物王国教案
第四单元动物王国单元计划本单元包括四课,依次是《蚂蚁》、《它们都是鸟》、《猫和兔子》、《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了解了四级动物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是学生练习后边的教科书,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拓展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理解,以及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问题的探究。整体上看,该单元是由对昆虫纲、鸟纲、哺乳纲及其他纲的动物的探究连接而成的,动物知识的整体性强。《蚂蚁》一课,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鸟》一课,借助对常见鸟的观察,归纳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猫和兔》一课,借助对猫和兔的观察,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多样的动物》一课,借助对鱼、青蛙、蛇等常见动物的观察,归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的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各课均是由同纲动物中的不同动物个体开始,由个别特征到一般特征构建的,结构清晰。每课用情境、问题、观察研究等环节连接在一起,内含了探究目标了事的基本要素。除此以外,教科书采用了前易后难、前放后约的呈现方式,内含了启发学生运用前一的理念进行迁移学习的提示。观察与操作·课后观察和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在观察的过程中不要去伤害动物。备课人:曲淑艳《蚂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习惯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想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教师准备:△科学文件夹:白纸、信封、讨论记录表。(课前发)△材料超市:放大镜、观察盒、昆虫盒、水、培养皿、瓶盖、小塑料泡沫块、毛笔、糖。(需要时由各组的材料员自主领取)学生准备:蚂蚁、水彩笔。课前谈话:指导学生把蚂蚁放在桌子里面;小组内交流课外观察到的有关蚂蚁的情况;把课外观察记录纸放入各组的科学文件夹内。教学过程:科学知识·了解蚂蚁的共同特征·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了解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了解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的活动与实践·让学生回家观察蚂蚁·让学生回家观察猫、兔子·回家查阅动物的资料人文与情感·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能够说完整的话·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分工协作的能力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你把哪个小动物请来了呀?”生:“蚂蚁”教师板书课题。师:“请蚂蚁时,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放一些饼干在地上,蚂蚁就爬过来了。”生2:“我发现蚂蚁喜欢甜的东西。”生3:“蚂蚁害怕水的。”【教师谈话中用“请”而不用“捉”,更好地创设了一种亲近小动物的氛围:蚂蚁是我们请来的“客人”。】二、引导探究1、观察中碰到了问题。(1)画蚂蚁。师:“你能把蚂蚁画出来吗?”生:“能。”(学生画蚂蚁)师:“请把你画的蚂蚁向大家展示以下吧!”(教师指导学生把画好的蚂蚁画向周围同学展示,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氛围:学生画的“蚂蚁”真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2)发现问题。师:“看了这些蚂蚁的画,你想说点什么?”(刚才还兴高采烈、成就感实足的学生们开始陆续平静下来了,一个个举起了小手。)生1:“……把蚂蚁的节画得太多了,有6节,像毛毛虫了。”师:“那你的那张呢?画了几节?生1:“我画了4节。”生2:“不对,应该是3节。”师:“还有其他同学要说吗?”生3:“……画的蚂蚁,脚太多了”师:“让我们一起数数!”“有10只脚呢!”生4:“应该画6只脚。”生5:“我画的是8只脚。”生6:“蚂蚁的脚不是长在肚子上的。”生7:“蚂蚁头那里长2只脚,中间长2只脚,肚子上长2只脚。”师:“关于蚂蚁的样子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蚂蚁的身体到底是分几节?蚂蚁的脚到底有几只?”生2:“脚是从哪个部分长出来的?”(教师板书:身体分几部分?脚有多少?脚长在哪里?)(学生们陆续地发现并提出了关于蚂蚁身体的许多问题,迫不及待地想去观察:蚂蚁的身体到底是怎样的?强烈的探究欲望是顺利开展观察活动的必要前提。)【让学生了解蚂蚁身体是有几部分构成的。】2、初次观察蚂蚁(个人观察)师:“那就把你的蚂蚁请出来,仔细地看看吧!看好了请举手告诉大家。”(学生们纷纷打开装蚂蚁的盒子或瓶子开始观察,但意见并没能统一,观察任务难以完成,因为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蚂蚁总是在学生没看清楚前就跑出了学生的视线。)有4名学生分别汇报出关于蚂蚁身体特点的不同观察结果。师:“你的观察活动出了什么问题吗?”生5:“蚂蚁爬得太快了,还没看清楚就爬走了。”生6:“蚂蚁太小了,看不清楚。”生7:“蚂蚁不好抓,一不小心会捏死的。”(问题不是老师给的,是学生自己在观察中生成的。在新的问题促使下,学生们更积极地投入了新的探究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让学生提出问题】3、讨论观察方法师:“怎么办呢?看来得想些观察蚂蚁的好办法了。让我们分小组来讨论,把你们想到的好办法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组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在了解各组的讨论情况后,指名最多的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师:“一个组汇报的时候,大家要仔细听一听,有没有说到你们组的办法。如果没有,他们说完后请你们组来补充。”生1:“①是用放大镜观察;②是放在透明的小盒子里观察;③是拍照片观察;④是给蚂蚁些吃的不让它乱爬。⑤用纸条或其它软的东西抓蚂蚁。”师:“还有补充吗?”生2:“在蚂蚁的周围放些水。”师:“怎么放?”生2:“可以把水倒在盆子里,水上放块泡沫,蚂蚁放在泡沫上。”生3:“用显微镜观察。”生4:“用胶水粘住蚂蚁来观察。”(教师板书学生们设计的好办法)师:“这么多的好办法中,你觉得用什么办法观察蚂蚁的效果好、材料容易找而且还不会伤害小蚂蚁?”生1:“用放大镜观察。”生2:“把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观察。”生3:“用昆虫盒观察。”生4:“放在透明的小盒子里,给它点吃的,再用放大镜观察最好。”学生回答时,教师在学生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前画“★”。【让学生了解蚂蚁喜欢什么样子的食物】4、再次观察蚂蚁(小组)(1)小组讨论、选择探究材料。各小组通过讨论,确定出自己组认为最好的材料,由材料员到“超市”领取。(评:教师在课前把学生可能需要的材料按名称分类摆放在实验室后面的角落里,并用布遮好。在学生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出来,这样处理探究材料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充分体现学生探究的自主性,避免盲目随从他人。二是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观察方法的探究。三是前后要求的一致性,因为每个组都有各自的好办法,每个组需要的材料是不完全一样的。)(2)小组观察,教师巡视,发观察记录表。在观察活动中,适时出示以下“友情提示”课件:提示一:轮着观察;可以先对同一只蚂蚁进行观察讨论;爱护小蚂蚁!等小组内统一意见后,合作完成观察报告。提示二:还有3分钟,别忘了完成观察报告啊!提示三:还有1分钟,观察报告中的新发现你们组写了吗?提示四:时间到了,请把观察材料放在材料盒里!(学生的观察是需要有指导的,但指导多了学生记不住,指导少了又不利于顺利完成观察任务。用课件依次出示“观察提示”能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3)汇报交流。师:“谁能代表自己小组说说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各小组汇报并展示观察蚂蚁身体的结果。(整个观察过程中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了解蚂蚁属于昆虫类】三、拓展1、出示蜗牛、蝗虫、蚂蚁图片。提问:“蚂蚁的身体和蜗牛或蝗虫相比,你发现了什么?”生1:“蚂蚁和蝗虫长得要像。”生2:“蚂蚁和蝗虫的身体都分成三部分,都有三对脚。”2、课外探究指导。师:“关于蚂蚁,你还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吗?”生:略师:“那就请你课外继续研究蚂蚁吧!请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下一节课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外观察记录纸)四、送蚂蚁回家。师:“现在我们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呢?”生1:“不停地爬来爬去。”师:“它可能在想什么?”生2:“想家了。”生3:“想爸爸妈妈了。”师:“那怎么办呢?”生4:“送蚂蚁回家。”师:“那我们就一起送蚂蚁回家吧!”教学反馈:喜受小动物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这节课的意图在于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此外,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去抓蚂蚁,上课时带来,可是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学生带来,因此这节课的内容我临时更改了一下。我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先观察小蚂蚁的图片,说说你观察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将蚂蚁画下来。然后共同回忆蝗虫的身体特征,并同时出示蝗虫与蚂蚁的图片,小组间讨论一下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的很热烈,可总有这么几个孩子像在捣乱似的。我一开始也没多大注意,后来我就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而且我也尽量的在引导学生说出蝗虫和蚂蚁的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可是学生对此好象很茫然。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要想学生在观看图片的情况下要想学生说出怎样的想法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就设想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观察蚂蚁的兴趣,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然后再去找蚂蚁,把交流的环节放到下一节课上来。于是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蚂蚁》的教学录象,学生对录象中的蚂蚁活动很感兴趣,纷纷提出一些问题:蚂蚁为什么要群居?蚂蚁怎么会有那么大力气?……有些问题我组织学生回答了,而有些我故意没有回答,而是想让学生课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找出答案来。录象当中问到:你想去了解奇妙的蚂蚁世界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想”。我想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趁热打铁,我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观察蚂蚁,并参照书本写成实验报告。从课后收上来的作业当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观察到的连我都没有想到过,而且也合乎情理的,实在是值得表扬,但对于个别学生,这样的活动是很难组织的,因为学生的自觉性并不高,兴趣归兴趣,可让他动手去做(课上的实验也只是留于形式更何况课后的自主性探究活动了)就很难了。科学课中有些活动在课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课后或课前同样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也是科学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它们都是鸟》教学目标:习惯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想法。.知识目标: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观察鸟的特征1、学生观察鸟:教师:你认识那些鸟?它们有什么特征?鸟有什么特征?2、布置探究任务:我们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究。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学生进行交流:你观察了那些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将课本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好.学生进行比较归纳.4、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我们观察的这些鸟有哪些相同之处?5、学生交流:6、总结:象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7、教师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是鸟?【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经验来观察、总结鸟是有羽毛的卵生动物】活动二:保护我们的朋友-----鸟1讨论: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2交流.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鸟呢?4交流: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自由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个鸟类展示会吧.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2、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3、展示作品.拓展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吧.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动物王国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