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资料
1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资料单元总体分析本单元五篇课文,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题组元,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为出发点。所选五篇课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最后一篇是小品文。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的基本写法,做到说明事理层次分明,并能运用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增强说明的表达效果。2、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1、了解事理性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做到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2、掌握逻辑顺序和常见的说明方法。3、体会运用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增强说明的效果。单元课时分配《大自然的语言》2课时;《奇妙的克隆》1课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课时;《生物入侵者》1课时;《落日的幻觉》1课时;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1课时。单元备课具体内容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结合阅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一年中哪一季节。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并作简介)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2读,初步感知文意。2.字词检查:读准下列词语,给指定的字注音: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3.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学生速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学生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三、理清说明顺序,感悟写作技巧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生齐读6~10段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四、布置作业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第二课时一、揣摩语言,体会特点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1)学生齐读1、2段。(2)提问:这一段文字好在哪里?3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3)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请找出一两个句子具体分析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句:(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3.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二、掌握说明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找出一句相应的例句并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的规范。三、延伸拓展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②瓦片云,晒死人。③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⑤麻雀屯食要落雪。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⑦蚂蚁垒窝要落雨。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⑨猪衔草,寒潮到。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4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五、布置作业《宝典》附板书设计: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影响因素——研究意义(逻辑顺序)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重点)2、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难点)教学准备: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孙悟空在紧要关头总能逢凶化吉,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本领吗?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我们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梦想来学习一篇新课《奇妙的克隆》二、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繁衍.囊.胚.胎鳞.片蟾蜍..濒.临两栖.脊椎.三、走近作者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四、速读课文,感知内容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具体介绍了那些内容?明确:说明对象是克隆四个方面的内容:克隆的含义、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发展、克隆的利与弊。(板书:含义——实验——发展——利弊)2、你觉得使用小标题有何好处呢?(提示:四个小标题从形式上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从内容上看:所统领的内容一目了然,使读者更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五、研读赏析,深入探究5(一)再读课文,思考、交流问题:1、什么是克隆?2、为了说明克隆含义,课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克隆实验部分实验对象有哪些?文章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进行说明?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说明?4、“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利弊?讨论分析:1、什么是克隆?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2、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学生举例)3、实验部分实验对象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说明顺序及其作用:不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其中一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可以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一是以实验对象为线索,体现了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总的来说,这样安排材料.便于使人认清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大大增强了说服力。4、教师追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5、学生找出后,教师再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6、“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引起全世界的轰动?(1)因为它标志着克隆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2)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7、克隆技术有何利弊?利:(1)可以有效地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可挽救珍惜动物;(3)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弊:会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齐读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二)深入理解:请大家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第一句话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明确: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危害着人类。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能因为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而裹足不前,应在发展中注意避免或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六、拓展讨论,注重人文阅读下面资料,请大家议一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吗?”一群科学狂人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夭折的十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诞生。6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老师提示:我看“克隆人”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梦想、一种空想,然而,在今天,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可使之变得“可能”。如果你是球迷,也许,你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也许,你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固然好。但是,请别忘记:世界卫生组织的决议: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行为同人类的诚实与道德背道而驰。就拿美国女婴这一事例看: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制造出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7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