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四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2、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5%,这个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则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A.倍数B.百分数C.系数D.成数4、2000年~2005年间,甲地的农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比乙地高5%,这是()A.动态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6、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6%B.95.45%C.200%D.4.76%7、某厂2004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5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为()A.15.5%B.5.5%C.115.5%D.5%8、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5年共销售3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答案:1.C2.A3.D4.C5.B6.A7.D8.C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数B.毕业生人数C.年末人口总数D.在校学生人数E.出勤人数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企业的设备台数D.电视机销售台数E.某企业月末职工人数4、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C.某地区粮食产量D.某企业利润计划完成程度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5、经调查得知,某地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1‰。这一指标属于()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6、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大部分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7、全国人口数、商品库存量、人口出生数、出口总额这四个指标()A.都是总量指标B.都是质量指标C.都是数量指标D.有两个时期指标,两个时点指标E.都是时期指标答案:1.ACE2.AB3.ACE4.BDE5.BCE6.BCD7.ACD三、判断题1、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2、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同一个总体中,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成反比。()4、以国有商业企业为总体,则所有的国有商业企业的总数就是总体单位总量,所有的国有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利税额的合计就是标志总量。()5、我国某地区人均粮食产量为420公斤,这一指标是平均指标。()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7、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降低的计划完成程度为99.04%。()8、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答案:1.√2.√3.×4.√5.×6.×7.×8.×四、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分为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和2、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指标。3、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之为指标,反之,称之为指标。4、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和两种。5、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法。答案:1.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2.时期指标、总体标志总量3.正、逆4.有名数、无名数5.水平五、简答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它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有和作用?答:总量相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2、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特点?请举例说明。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以此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例如,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之间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态。例如,在社会总产值中,农、轻、重产值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差异程度。如,甲企业人均工资是乙企业的1.2倍。3、强度相对指标与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主要区别是:首先,其他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其次,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同。其他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用有名数表示。第三,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互换位置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他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4、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答:时期指标是指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所累计达到的总量;时点指标是指现象在某一个时点上的总量。两者的联系是:两种指标都是反映现象发展总量的指标。两者的区别主要有3点:其一,前者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而后者不具有;其二,前者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而后者没有;其三,前者数值的取得通过经常性调查累计取得,而后者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六、计算题1、某地区土地面积为4.4万平方公里,人口资料如下表所示:表4—5某地区人口统计资料单位:万人人口分布2004年城市农村240160合计4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出所有可能的相对指标,并指明其种类。解:2004年该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60%1004002402004年该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0%100400160这两个指标是结构相对指标。2004年该地区城市人口是农村人口的:%150%100160240这个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2004年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是:4.4400=90.9人/平方公里这个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2、某公司所属三个厂近两年产量完成资料如下:表4—6某公司所属三个厂2004、2005年完成产量情况上年实际产量(吨)本年计划本年实际本年计划完成程度(%)本年为上年的(%)产量比重产量比重甲厂乙厂丙厂9023015025020110237110100.7115合计500498110.3要求:填出空格中的数字。解:计算结果如下表:上年实际产量(吨)本年计划本年实际本年计划完成程度(%)本年为上年的(%)产量比重产量比重甲厂乙厂丙厂90131.323010015025020305011015123722.130.347.6110100.794.8122.2115103合计451.350010049810099.6110.33、某企业2003年某产品单位成本为520元,2004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6%,试确定2004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并计算2004年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指标。解:2004年单位成本计划数:520-520×5%)=494(元)2004年单位成本实际数:520-520×6%)=488(元)2004年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95.99%1004944884、某企业2005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108%,2004—2005年动态相对指标为114%,试计算2005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解:2005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6.105%108%114
本文标题:第四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7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