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四章俄罗斯文明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
第四章俄罗斯文明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尽管苏联这个昔日的社会主义大国已成为历史,但70余年的苏俄社会主义绝不应遗忘,对于中国而言,前苏联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正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建国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都打上了深厚的苏联印记。因此,研究前苏俄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的过去,并思考中国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本章中,将从俄罗斯文明的特征作为讨论的出发点,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线索,来讨论苏联的社会主义如何从从追求自由与平等的运动,变成一种背离自由与公平的僵硬的社会制度,最终解体的历史命运。一、俄罗斯文明的特征在地理上,俄罗斯是迄今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第二个王朝是罗曼诺夫王朝,1613年1月,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1596—1645)被推举为沙皇,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到19世纪,经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变革,沙俄帝国逐渐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帝国主义。由于俄国的变革并不彻底,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充分,在农村中还保留着野蛮的农奴制的痕迹;在政治上,则完全延续着沙皇的专制集权统治。但是,这个新生的帝国野心勃勃,一直在不断扩大其版图,于是沙俄成为集资本主义时代各种矛盾于一身的国家,到20世纪到来时,俄国逐渐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这种独特的历史境遇,既使俄国有条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使随后的俄国社会主义步履蹒跚。而要从宏观上把握20世纪俄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就必须深刻理解俄罗斯文明的内在的结构性特征。大致而言,俄罗斯文明具有如下几个独有的特征1:其一,东西文明混合的特质。地缘政治和自然环境在俄罗斯文明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殊的地缘政治和自然环境形成了特殊的俄罗斯文明。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和东西文化的边缘,两种世界文化在这里会合。俄罗斯既与西方对立,也与东方对立,它既是西方又是东方。20世纪俄国哲学家尼·亚·别尔嘉耶夫这样描述过俄国文化的这种内在矛盾:“两股世界历史潮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巨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2古代罗斯--基辅罗斯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俄罗斯气候寒冷,冬长夏短,土地贫瘠,农业产量低。大自然薄待俄罗斯人,没有赐给他们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但也使他们养成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10世纪,罗斯从拜占庭接受基督教。罗斯人与相邻民族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兵戎相见。与游牧民族的关系则战争多于和平。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俄罗斯文化同突厥文化、芬兰-乌戈尔文化、瓦良格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相互交流,逐渐融合。所以,俄罗斯文化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甚至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东斯拉夫文化,它一开始就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13世纪,游牧的鞑靼蒙古人入侵罗斯,用野蛮的军事手段统治俄罗斯长达240年,中断了俄罗斯同西欧的联系。俄罗斯受到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俄罗斯文化被强烈地鞑靼化和东方化。这是俄罗斯人具有东方型精神结构的重要历史根源。地缘政治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了俄罗斯文明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引起了俄罗斯文明发展的间断性。别尔嘉耶夫把千年俄罗斯历史和文化分为5个时期:“基辅俄罗斯,鞑靼压迫时期的俄罗斯,莫斯科的俄罗斯,彼得的俄罗斯和苏维埃的俄罗斯”3。各个时期间,间断性和继承性共存,而继承性往往占主导地位。这种文化多元性共存,既赋予俄罗斯1本书有关俄罗斯文明特征的概括,主要参考刘祖熙先生的研究论文《论俄罗斯文明》,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4期。2〔俄〕尼·亚·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中文版,第2页。3《俄〕尼·亚·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中文版,第3页人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和特殊的文化创造力,同时这种东西共存的内在张力,也使得俄罗斯的文明进程注定矛盾重重。其二,东正教的宗教精神信仰。古罗斯国家基于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考虑,为了在西方----东方和北方----南方的对峙中,求得最有利的国际地位,在伊斯兰教、犹太教、罗马基督教和拜占庭基督教中,选择了拜占庭的东方基督教。这一选择决定了俄罗斯历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文明的特点。文字、教义、礼仪、建筑、绘画和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生活方式、世界观,无不打上拜占庭的烙印。罗斯人还继承了拜占庭文化的保守主义,对专制皇权的依附和宗教的救世主义、神秘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精神上的静态性。自1054年欧洲东西教会分裂后,东方基督教称为东正教,意为惟一正统、惟一正确的基督教,它能以最好的方式为上帝增光。拜占庭----罗斯基督教构成古罗斯文化的核心,是俄罗斯文明的精神支柱,不同于西欧基督教的文明类型。西欧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基督教称为天主教,有着严格的教阶制度和严格的宗教纪律,教会的最高首脑是教皇。天主教会同西欧国家的君主经常处于争夺经济、政治和思想影响的状态。这种政教格局,既限制了专制君主的权力,也削弱了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影响。天主教会同世俗国家的斗争,促进了西欧国家法治化和市民社会的建立。而在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正教会同世俗国家的关系,却是另外一种格局。在这里,教会是强大中央集权国家的精神支柱。教会把皇帝、大公或沙皇的世俗政权看作是基督思想在人间的体现,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是人间的上帝。重要的宗教事务由宗教会议集体决定,被称为聚合性或统一性。东正教和专制制度组成俄罗斯文明的两个核心。两者主要是合作,也有矛盾和冲突,并以后者的胜利而结束。15世纪末16世纪初,经过5个世纪的传播,包括农民在内的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成为基督教徒或东正教徒。多神教罗斯变为“神圣罗斯”。“莫斯科--第三罗马”和“神圣罗斯”两个理念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体现,其涵义是罗斯人,特别是俄罗斯人,是神选的民族,被赋予神圣的力量。神选的民族是各民族的弥赛亚,是惟一负有救世使命的民族。莫斯科像罗马和拜占庭,是全世界权力的体现,意味着世界帝国的恢复,负有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俄罗斯民族的弥赛亚意识,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一直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有俄国学者在其著作中这样来界定俄国人的宗教使命,“俄罗斯人的理想是实现一个没有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是俄罗斯一个民族,而且是世界各民族都能获得幸福。这就是许多接受东正教思想灵感的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共同理想。”4其三,专制制度是俄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和俄罗斯文明的政治核心。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专制制度经历了从等级君主制到绝对君主制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演变过程,但作为整体、文化传统和基本原则,却是长期的、稳定的和很少变化的社会状态。俄语专制制度一词的原意,既不同于拜占庭的帝国理念,也不同于君主的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相联系,而只是要求摆脱外来政权的统治,不再向任何人纳贡,谋求独立做自己国家主人的期望。随着莫斯科大公国的崛起,民族独立的思想悄悄地被帝国的理念所取代。来自西方和东方的压迫被追求在西方和东方扩大影响和扩张领土所取代。这一合乎逻辑的里程碑是伊凡三世在15世纪末采用拜占庭的国徽--双头鹰,作为莫斯科国家的国徽,这象征着西方和东方将在俄罗斯帝国的权力庇护下求得统一。1547年1月6日,雷帝的伊凡四世(1533~1584)加冕为“全罗斯沙皇”,举行受膏仪式,表示君权神授,执行神的意志。俄语沙皇意为恺撒,即罗马皇帝。伊凡雷帝是第一个采用沙皇称号的俄国君主。俄国的专制制度从其起源来说,具有东方专制制度的特点。沙皇被农民看成人间的上帝,“农民起义反对贵族和反对个别官吏”,“从来没有反对过沙皇。”5神化的沙皇是“人民之父”,是全社会大家庭的家长,凌驾于村社大会、市民大会和宗教会议之上。因此,专制制度不只是俄国的政治制度,而且也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征。恩格斯认为俄国的农村公社是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他说:“各个公社相互间这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在4(俄)T.C.格奥尔吉耶娃著,焦东建蕫茉莉译,《文化与信仰: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63页。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全国造成虽然相同但绝非共同的利益,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6彼得大帝是一位承前启后、雄才大略、并确立霸权方针的俄国沙皇。在民族国家崛起的时代,一方面,他引进欧洲的技术文明,派遣留学生,招聘专家,开办各类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办报纸,改革历法,革除陋习,学习西方蔚然成风。另一方面,他拒绝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而是坚持和发展沙皇专制制度。在1716年和1720年颁布的《军事章程》和《海军章程》中,确立了君主对陆军和海军的绝对领导,陆军和海军成为专制制度的军事支柱。1722年,他公布了官职等级表,废除了门第制度,按论功取仕原则,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建立了官吏等级制度。这一改革使官吏人数大增,形成了强大的官僚贵族阶层。官僚贵族成为专制制度的另一支柱。为了保持贵族对土地的垄断,彼得在1714年颁布一子继承法,使封地和世袭领地融合为一,统称不动产,传给一个儿子,以此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巩固。彼得的改革完成了从17世纪中叶开始的由等级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转变。马克思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7。彼得大帝的改革造成了俄国社会文化的断裂。普列汉诺夫曾指出:“在彼得改革的时候,西欧各先进国家的农奴制度最后残余都迅速地消失了……当农奴制在西方消失的时候,它在我国却达到最高峰。这就更加扩大了俄国农民处境同西方农民处境的差别……他实行的军事改革,却使贵族能够争取到使封地等同世袭领地,从而为他们的'自由'奠定了经济基础……随着贵族接近于‘自由’了,他们对国家的作用,便与东方专制制度国家官宦阶级的作用不再相同,而与西方君主专制国家的上层等级的作用比较相似了。因此,‘贵族‘等级的社会地位是朝着一个方---即朝着西方的方向变化的,而与此同时,‘下等人’的社会地位,却继续朝着相反的方向---即朝着东方变化。”8因此,普列汉诺夫认为,“无论彼得多么醉心西欧文明,他只能是一个局部的西方派”9。俄罗斯文明的上述特质,深深影响了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东西文明交汇与碰撞的结构,使得俄罗斯可以率先较其他东方国家接触认识到源自西方的社会主义理论,自负的救世信仰和历史使命意识,使得他们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的先行者,而深厚的东方社会的专制主义传统,又将使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进程步履蹒跚,困难重重。二,列宁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从理论发生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主义理论是近代欧洲工业文明的产物,俄国尽管在欧洲人看来是东方国家,在亚洲人看来时西方国家,但是毕竟到十九世纪末时,俄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工业国。这一根本特征,使得发端于西欧的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而然地传到了俄国。但是,要在这样一个国家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成功的革命实践,俄国的社会主义者首先必须超越如下三种理论思潮:其一,俄国本土的的民粹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传入俄国之前,俄国也有发端于本土的激进社会政治学说,这就是俄国民粹主义。俄国的民粹派运动受到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罗斯知识分子思想的启发,其策略则来自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的思想。最早体现在“到民间去”的运动中,后来又反映在19世纪70年代的争取“土地和自由”的运动中。民粹主义的信徒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俄国现实不满,希望变革,但是他们对欧洲资本主义也持有怀疑态度,因此他们的理论是混杂着各种倾向的思想混合体。在政治上,民粹派痛恨沙皇专制统治,对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民主十分向往,希望在俄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体制;在经济上,他们又对西方资本主义呈现的两极分化表示失望,他们认为俄国特有的村社制度,可以使
本文标题:第四章俄罗斯文明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8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