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章写作表达方式课时安排:汉语言12学时,新闻6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题目:写作的表达方式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含义。2、熟悉叙述的视角与方法3、熟悉描写的种类4、熟悉抒情的方式5、熟悉议论的方式6、了解议论的方法7、了解说明的种类与方法。8、掌握议论散文的写作技法。教学方式、手段:讲授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内容:表达方式,指文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篇文章中往往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又综合运用数种表达方式。第一节叙述一、叙述的含义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任务、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二、叙述的特点1、陈述的内容具有过程性2、概括性的表达三、叙述的作用1、介绍人物经历,表现人物性格2、介绍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事物蕴涵3、为议论说理提供具体的事例作论据4、表述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或工作经验、操作过程等内容的写作方法之一四、叙述的类型1、概叙,即概括的粗线条的叙述。2、详叙,比较具体、细致的叙述。2五、叙述的人称1、含义:叙述主体在行文中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用什么口吻叙述的问题。2、种类根据叙述主体与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人称分为:①第三人称,是最古老的叙述视角。它是指叙述主体站在客观立场,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用“他”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这种角度的表达,就是第三人称。特点:不受时空限制,记写比较自由,能反映广阔的生活面。是最自由灵活的叙述角度。不足:不如第一人称亲切自然。②第一人称,叙述主体站在主观立场,置身事件之中,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口吻,叙述亲身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它是一种单向视角。特点:给人以叙述主体与读者面对面交谈的感觉,故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不足:受时空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叙述主体“我”,代表实体不相同:A、作者自己——日记、书信、自传、游记B、作品中一个人物——小说C、故事发展中的见证人D、贯穿全片结构的线索人物③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为对对象的叙述。有人把它叫做“对向视角”。六、叙述的方法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划分,叙述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1、顺叙,就是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使用频率最高的叙述方式。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不足:记得不好容易平板,乏味,象流水帐。2、倒叙,即先叙述事件的结局、高潮部分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然后回头来写开端、发展。它除了某个部分前置外,其他与顺叙并无区别。传统称“倒插笔”。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结构富于变化,增强文章的波澜。注意:①写清连结之点,书明顺倒转换之处②有必要的交待与过渡,以使上下文界限明显,而又衔接自然③不为倒叙而倒叙,形成老套子④提到开头的部分,无论是结局,或是后发生的情节,都应是最精彩的部分3、插叙,指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此3事有关的另一些材料的叙述,然后在承接原来的叙述。作用:①使主要事件和相关事件都能充分地展开,使事件发展有张有弛。②使文章内容饱满,人物形象更加丰富。③能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和结构美,使叙述富于变化。注意:①服从主题的需要,不可宣宾夺主,节外生枝。②承转分明,过渡自然,不断线。追叙,叙述中断后,插入另一段的叙述,统称为插叙。倘若深入细分,可以把那些在叙述过程中插入追忆过去的片断,称为追叙。4、补叙,对上文叙述中有意隐去的某些关节所作的补充交待。作用:通过藏与亮,造成叙述的波澜,使故事曲折生动,出人意料,使文章严谨周全。补叙与插叙的区别:①补叙的内容是情节发展中某个片断,一般发生在该文记叙事件的时间范围内,是事件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删去,不仅影响主题的深刻性,而且影响内容的完整性。插叙的内容是另一有关事件,一般不发生在该文记叙时间的时间范围内不是所述事件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删去,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内容的完整性。②补叙不发展原来情节,只起丰富、补充作用,另读者解除疑问,放下悬念,豁然开朗。插叙内容常有一定情节。③补叙可用在篇中,也可用在篇末;插叙只能用在篇中。5、平叙,也叫分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方法: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虚实一件,再叙述一件。②并行交叉,齐头并进地叙述。作用:使头绪多的事件叙述得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扣人心弦。注意:把几个平列事件发生、发展的起讫点交代清楚,防止把头绪搞乱。七、叙述的要求1、交代明白2、线索清楚3、详略得当4、曲折变化4第二节描写一、描写的含义描写,就是描绘和摹写,它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成和特征刻画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与描写的区别:①叙述着眼于交代、介绍,重在对总体进行概括,对进程进行反映,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种概括的、综合的概貌。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中在表现形态和放映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活灵活现的形象。②叙述主要让读者明白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描写主要让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形象感、色彩感和音响感。二、描写的特点描写把反映在头脑中事物的具体概念,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运用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它是形象思维成果外在体现。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三、描写的作用1、是构成文章总体表达不可缺少的成分,是物象造型的重要手段。2、可以触发读者的形象思维,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印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四、描写的类别(一)以描写的对象区分1、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指富于特征的人物外貌——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在特征的描写。作用:A、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外部特征,能“以形传神,形神兼备”。B、揭示人物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描写,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逐渐刻画人物的完整肖像。②语言描写,指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和语气声态的描写。作用:A、透露任务丰富微妙的内心世界。B、刻画人物独特性格特征。内容:A、对话B、独白C、习惯用语注意:5A、让什么人说什么话;B、说怎样的话——性格化的语言;③行动描写,指对特定场合中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行为、动作的描写。内容:A、行为描写B、动作描写:重大行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习惯性动作事件过程中决定性动作下意识动作注意:A、要描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做出什么样的动作。B、要描写出他以什么样独特方式去怎样完成这个动作。④心理描写,指对作者或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思想活动或内心感受的描写。方法:A、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剖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情绪和内心活动。常以“他想”、“他考虑”、“他觉得”等引出来。B、内心独白,也叫“自白”,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人物直接吐露意念,抒发情感,以明心迹。C、梦境和幻觉。D、结合人物的肖像、表情、动作语言或对外界景物的描写,烘托人物内心活动。2、环境描写,指与作者或人物发生直接联系的那些外在条件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作用:①一般的叙事、抒情文章,刻画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②文学作品,环境、情节、人物形象是构成作品的三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③成功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衬托人物心理,深化主题具有重要作用。④是渲染环境,感染读者,增强作品美感的重要因素。种类:①自然环境描写,只对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城镇村落等景物的描写。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展示地域风貌,显示人物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要求:A、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个性。B、做到形神兼备,把景物写活。C、描写自然风光,要有所寄寓。②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所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包括城6乡建筑、住所陈设、风土人情、社会风尚、人际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形势、生产环境、劳动环境、学习环境等。作用:A、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B、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增强文章时代感和生活感。③场面描写,指对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作用:A、既能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有点有面,点面结合。B、把广阔的社会生活,扑面的时代气息呈现给读者。C、对展开情节,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性格,都会增加真实感和可信性。方法:A、全景式B、特写式要求:A、紧扣全文中心,为突出形象服务。B、恰当取舍,安排好详略。C、描绘出生活的发展变化,写出层次,写出先后过程。D、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或两者结合;达到统一和谐。五、描写的方法(一)从描写的风格手法区分1、细描,也叫彩绘,工笔。它像绘画中的彩绘、工笔画一样,用细致、逼真的笔法,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精雕细刻的刻画。作用:使被描写对象的状态、形貌、特征生动、真实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特点:突出表现的重点,细腻而不繁琐,丰满而不臃肿。2、白描,原是中国画中的术语,是我国国画的传统技法。原指用黑线勾勒轮廓,不着颜色的技法。古代叫“白画”,人们把这种激发借用到文字描写的技法上,把那些不用修辞手法,只以质朴、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事物的扳指特征的描写技法,称为白描。有人称之为“写意”描写。特点:抓住特征,简笔勾勒,不求全,只求准,不求细,只求活,简单几笔勾勒,却有无尽内涵。要求:A、具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B、具有用简练质朴的语言准确描摹事物的能力。(二)从描写的角度分1、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地从正面去描写人物、景物、事件,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描写方法。2、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对被描写对象进行描写,而是通过他人的态度、评价,来烘托被描写对象。(三)从描写的范围分1、整体描写,就是对人物、事物全貌特征的刻画,通过整体来描写,读者7获得总的印象。2、细节描写,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详细情况。艺术细节:①《辞海》:“细节,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小的组成单位。”②细节,文学作品的细胞。③我们的理解: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个局部、某个特征或实践发展的某一事态的形象描摹,它是某个细部的夸大和强调。特征:于细微处见精神。作用:①刻画人物形象②揭示作品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展示生活环境要求:真实、典型、细微、传神。(四)、从描写的感情分1、主观描写,作者带着某种思想感情去刻画客观事物,即寄情于景。2、客观描写,作者不带感情,客观地刻画客观事物,科技文中常运用。六、描写的要求1、目的明确2、特点突出3、形神兼备4、层次清楚第三节抒情一、抒情的含义1、含义:抒情,就是抒发感情,作者通过种种方式把蕴积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抒发出来。《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故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抒情在各类文章中的不同表现:①叙事类文章中,抒情常和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进行。②议论类文章中,通过论证体现作者感情的倾向性。③描写里文章中,融情于描写的对象之中。④说明类文章中,对某事物说明介绍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不过那不是抒情方式。8二、抒情的作用1、抒写情怀2、开拓意境3、陶冶情操三、抒情的方式(一)直接抒情1、含义: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直露无余地倾吐感情。2、方法①不需要依托于其他实物、事理,不作遮蔽,显得真挚感人。②直呼抒情对象的名字或名称,感情格外强烈。③采用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痛快淋漓地抒发感情。3、注意①不能情无所系,突兀而起,要层层蓄势,巧于铺垫,待时机成熟是再顺势而发。②要掌握抒情的分寸,一般说,不宜过长,过多,要力戒无病呻吟,虚张声势。(二)间接抒情1、含义:就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的方法进行的抒情。2、方法①依事抒情:就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多用于叙事类作品回忆往事时用。此时叙述,其主要目的是为
本文标题:第四章写作表达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8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