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网络层(2014529143041)
(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对请自己加以思考)第四章网络层一.习题1.在TCP/IP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之间的逻辑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的访问点是()。AMAC地址BLLC地址CIP地址D端口号2.下列能反映出使网络中发生了拥塞的现象是()。A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B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多C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吞吐量也增加D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少3.路由器转发分组是根据报文的()。A端口号BMAC地址CIP地址D域名4.在路由器进行互连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都必须相同,而高层协议可以不同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可以不同5.下列协议中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I.IPII.TCPIII.FTPIV.ICMPAI和IIBII和IIICIII和IV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I.路由选择分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II.直接交付时,两台机器可以不在同一物理段内III.间接交付时,不涉及直接交付IV.直接交付时,不涉及路由器AI和IIBII和IIIC.III和IVDI和IV7.路由器在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分组的第一位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这种机制称为()。A.存储转发机制B.直通交换机制C.分组交换机制D.分组检测机制8.下列关于拥塞控制策略的描述中,()符合开环控制。A.在拥塞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时做出反应,调节交通流B.根据用户的协议限制进入网络的交通,从而阻止拥塞的发生C.需要实时将网络的状态反馈到调节交通的地点(通常是源)D.不需要预留某些资源,资源的使用率很高9.下列关于交换机式网络和路由网络的描述,()是错误的。A.交换机式网络整个帧是以MAC地址为基础进行传输的B.路由网络中,路由器从帧中提取出分组,然后利用分组中地址来决定它的目标去向C.交换机不必理解分组中所使用的网络协议D.路由器不必理解分组中的网络协议10.路由器进行间接交付的对象是()。A.脉冲信号B.帧C.IP数据报D.UDP数据报11.在因特网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的网络的完整路径B.所有目的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的完整路径C.目的网络和到达到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D.目的网络和到达到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MAC地址12.下列关于路由算法的描述中,()是错误的。A.静态路由有时也被称为非自适应的算法B.静态路由所使用的路由选择一旦启动就不能修改C.动态路由也称为自适应算法,会根据网络的拓扑变化和流量变化改变路由决策D.动态路由算法需要实时获得网络的状态13.因特网的RIP、OSPE协议、BGP分别使用了什么路由选择算法()。I.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II.链路状态协议III.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A.I、II、IIIB.II、III、IC.II、I、IIID.III、II、I14.在因特网中,IP分组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传输过程中,IP分组头部中的()。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不会发生变化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C.构建路由表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16.在因特网中,IP分组的传输需要经过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B.源主机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C.源主机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知道D.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不知道IP分组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17.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每个路由器得到了网络的完整拓扑结构后,使用()算法来找出从它到其他路由器的路径长度。A.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B.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C.Kruskal最小生成树算法D.拓扑排序18.下列关于分层路由的描述中,()是错误的。A.采用了路由器之后,路由器被划分成区域B.每个路由器不仅知道如何将分组利用到自己区域的目标地址,也知道如何路由到其他区域C.采用了路由器之后,可以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D.对于大型网络,可能需要多级的分层路由来管理19.IP分组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是头部长度字段,另一个是总长度字段,其中()。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是以8bit为计数单位B.头部长度字段以8bit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都是以32bit为计数单位C.头部长度字段以32bit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都是以8bit为计数单位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是以32bit为计数单位20.动态路由选择和静态路由选择的主要区别是()。A.动态路由选择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维护有限的拓扑结构信息B.动态路由选择需要使用路由选择协议去发现和维护路由信息,而静态路由选择只需要手动配置路由信息C.动态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要大大优于静态路由选择,因为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时,路由选择不需要动手配置去通知路由器D.动态路由选择使用路由表,而静态路由选择不使用路由表21.对路由选择协议的一个要求是必须能够快速收敛,所谓“路由收敛”是指()。A.路由器能把分组发送到预定的目标B.路由器处理分组的速度足够快C.网络设备的路由表与网络拓扑结构保持一致D.能把多个子网汇聚成一个超网22.在IPv4中,组播地址是()地址。A.A类B.B类C.C类D.D类23.下面的地址中,属于本地回路地址的是()。A.10.10.10.1B.255.255.255.0C.127.0.0.1D.192.0.0.124.假设有一个B类地址指定了子网掩码255.255.255.0,则每个子网可以有的主机数为()。A.256B.254C.1024D.102225.在两个指定主机间通信,以下列出的IP地址中,不可能作为目的地址的是(1),不能作为源地址的是(2)。(1)A.0.0.0.0B.127.0.0.1C.100.10.255.255D.10.0.0.1(2)A.0.0.0.0B.127.0.0.1C.100.255.255.255D.10.0.0.126.在IP首部的字段中,与分片和重组无关的是()。A.总长度B.标识C.标志D.片偏移27.网络中如果出现了错误会使得网络中的数据形成传输环路的分组,IPv4协议使用()解决该问题。A.报文分片B.增加校验和C.设定生命期D.增加选项字段28.把IP网络划分成子网,这样做的好处是()。A.增加冲突域的大小B.增加主机的数量C.减少广播域的大小D.增加网络的数量29.在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上,为了减少地址的浪费,子网掩码应该指定为()。A.255.255.255.252B.255.255.255.248C.255.255.255.240D.255.255.255.19630.根据NAT协议,下列IP地址中()不允许出现在因特网上。31.在路由表中设置一条默认路由,目标地址应为(1),子网掩码应为(2)。(1)A.127.0.0.0B.127.0.0.1C.1.0.0.0D.172.128.45.34(2)A.0.0.0.0B.255.0.0.0C.0.0.0.255D.255.255.255.25532.如果用户网络需要划分成5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20台主机,则适用的子网掩码是()。A.255.255.255.192B.255.255.255.240C.255.255.255.224D.255.255.255.25533.一个B类地址,如果不分子网,那么最多可以容纳()个主机。A.65536B.65534C.256D.25534.根据分类编制方案,总共有()个A类地址。A.254B.127C.256D.25535.如果IPv4的分组太大,则会在传输中被分片,那么在()地方将对分片后的数据报重组。A.中间路由器B.下一跳路由器C.核心路由器D.目的端主机36.下面的地址中,属于单播地址的是()。A.172.31.128.255/18B.10.255.255.255C.192.168.24.59/30D.224.105.5.21137.某端口的IP地址为172.16.7.131/126,则该IP地址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是()。A.172.16.7.255B.172.16.7.129C.172.16.7.191D.172.16.7.25238.主机的IP地址为172.16.2.160属于下面哪一个子网?()。A.172.16.2.64/26B.172.16.2.96/26C.172.16.2.128/26D.172.16.2.192/2639.局域网中某主机的IP地址为172.16.1.12/20,该局域网的子网掩码为(1),最多可以连接的主机数为(2)。(1)A.255.255.255.0B.255.255.254.0C.255.255.252.0D.255.255.240.0(2)A.4094B.2044C.1024D.51240.CIDR技术的作用是()。A.把小的网络汇聚成大的超网B.把大的网络划分成小的子网C.解决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D.由多个主机共享同一个网络地址41.设有两个子网202.118.133.0/24和202.118.130.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得到的网络地址是()。A.202.118.128.0/24B.202.118.128.0/22C.202.118.130.0/22D.202.118.132.0/2042.可以动态为主机配置IP地址的协议是()。A.ARPB.RARPC.DHCPD.NAT43.数据链路层使用以太网的IP网络,使用()协议将IP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使用()协议将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A.ARPB.RARPC.DHCPD.NAT44.主机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请问在此过程中共使用了()次ARP协议。A.5B.6C.10D.1145.ARP协议的作用是由IP地址求MAC地址,ARP请求是(1)发送,ARP响应是(2)发送。(1)A.单播B.组播C.广播D.点播(2)A.单播B.组播C.广播D.点播46.为了使互联网中的路由器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在TCP/IP中设计了一个特殊用途的报文机制,称为()。A.ARPB.RARPC.ICMPD.IGMP47.ICMP报文的传输方式是()。A.当路由器面向连接的TCP报文形式传送B.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字段中传送C.放在I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中传送48.ICMP协议有多种控制报文,当网络中出现拥塞时,路由器发出()报文。A.由重定向B.目标不可达到C.源抑制D.子网掩码请求49.当路由器无法转发或传送IP数据报时,向初试源站点发回一个()报文。A.由重定向B.目标不可达到C.源抑制D.子网掩码请求50.IPv6的地址长度为()位。A.32B.64C.128D.25651.路由器主要实现了()的功能。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功能B.物理层与传输层的功能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的功能D.物理层与网络层的功能74.试简述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和转发功能。75.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子网掩码的作用是什么?80.试辨认表4-10中的IP地址的网络类别。表4-10IP地址的网络类别IP地址类别128.36.199.321.12.240.17183.194.76.253192.12.69.24889.3.0.1200.3.6.281.试回答以下各个问题。(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2)有一个网络的掩
本文标题: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网络层(201452914304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0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