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盾构机维修保养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保证盾构机安全高效地的工作,使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达到较高的水平,特制定本维修保养规程。第2条盾构机维修保养采用日常保养和定期停机维修保养相结合的方式。每天进行日常保养。每周停机24小时进行强制性集中维修保养。第3条维修保养工作必须制定维保计划,并且应严格按计划执行。第4条维修保养采取责任工程师签认制度,所有维修保养工作内容都要有书面纪录,并且由责任工程师检查签认。尤其是对电器和液压系统的任何修改(包括临时接线等)都要做详细记录、签字并存档。第5条为保证日常保养的有效性和定期维修保养的高效性应进行跟班巡检。第6条维保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安全说明:1.只有当机器停止操作时才能进行维保工作。2.维修时要断开维护的电气部件的开关,并确保维护期间维修的设备不会工作。3.在液压系统维护之前必须关闭相关阀门并降压,必须防止液压油缸的缩回和液压马达的意外运行。意外泄漏的高压油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液压设备的损坏。4.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必须注意清洁,严禁使用棉纱等易起毛的物品清洁管接头内壁、油桶、油管等。第二章.维修保养内容第一节.刀盘与刀具第7条定期进入土仓检查刀盘各部分的磨损情况,检查耐磨条和耐磨格栅是否过度磨损,必要时可进行补焊。第8条检查刀盘内搅拌棒的磨损情况,以及搅拌棒上的泡沫孔是否堵塞。第9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检查刀盘面板、各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纹产生。第10条对不同的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检验时须使用专用的磨损量检验工具。第11条定期进入土舱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是否换刀。第12条检查盘刀的滚动情况和刀圈的磨损量:1.对周边滚刀需检查其磨损值,当磨损值达到35mm时或当38号刀具刀圈磨损值达到25mm时必须更换新滚刀。同时一并更换35~37号滚刀。2.如果在盾构掘进的前部地层不能确定能否进入刀盘换刀,而根据刀具磨损率预计将于该地层换刀时,则对于磨损量在20mm左右的刀具也需更换新刀,此时可将拆卸下的旧刀装于内环刀具;3.当发现有刀具出现偏磨时,表明该刀具轴承可能已损坏,必须更换新刀。第13条检查所有安装刀具螺栓紧固情况,松动时应紧固。第14条在换装刀具过程中检查盘刀紧固螺栓的扭矩。第15条检查切刀的数量和磨损情况,对于掉齿或刃齿磨损至基体的刀具必须更换。对掉落的切刀必须安装新切刀。第16条检查齿刀的切削齿是否有剥落或过度磨损,当齿刀出现刃口蹦刃、磨损,或刃口磨损至刀具基体时则必须更换。第17条检查切刀时,当所处地质较硬时不用更换掉齿的切刀,当地质变软时再更换。但掉落的切刀必须补齐。第18条在间隔一月的刀盘检查中,所有螺栓必须用风动扳手紧固一次。第19条所有刀具安装工具必须清洁。刀具经由水、钢刷清洁后,用毛巾抹干才可安装。第二节.回转接头第20条经常检查旋转接头的泡沫管是否有渗漏,并及时进行处理。第21条每天对旋转接头部分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灰尘进入主轴承内圈密封。第22条检查旋转接头润滑脂的注入情况,将油脂注入管拧下应有润滑油脂涌出。如有堵塞应及时处理。第23条经常检查回转中心的转动情况,如有异常须立即停机并进行处理。第三节.仿形刀与稳定器第24条在仿形刀工作前应检查油箱油位,油量要处于油箱总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必要时加注液压油。第25条定期对仿形刀作功能性测试,检查其伸出和缩回动作的工作压力。第26条定期对稳定器作功能性测试,检查其工作情况。第四节.盾体第27条每掘进循环应及时清理盾壳内的污泥和砂浆;若量多时,要进行及时清理。第28条检查铰接密封有无漏气和漏浆情况,必要时调整铰接密封的压板螺钉缩小间隙。(详见维保说明铰接密封调节说明4.4节)第29条铰接密封注脂,每个注入点注入量为0.5升/天。当油脂从铰接处冒出时即可!第30条推进油缸与铰接油缸的球头部分加注润滑脂。当油脂从铰接处冒出时即可!第31条检查推进油缸靴板与管片的接触情况,(正常时二者边缘平齐)如有较大的偏差应及时调整推进缸定位螺栓。(在曲线段时较为重要)调整方法详见维保说明4.3节。第32条用机油润滑推进缸定位调整螺栓,防止锈蚀。第33条检查盾尾密封情况,如有漏水和漏浆要及时处理,并检查盾尾油脂密封系统的工作情况。第34条在每环管片安装之前必须清理管片的外表面,防止残留的杂物损坏铰接密封。第五节.螺旋输送机第35条检查螺旋输送机油泵有无漏油现象,如漏油则须停机并进行处理。第36条检查螺旋输送机驱动及液压管路有无漏油现象,如漏油即进行处理,并注意清洁。第37条检查螺旋输送机油泵电机温度是否过高,一般温度应低于70度。如果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第38条检查变速箱油位,正常油位应位于油箱油位的三分之二左右。如果变速箱油位过低,须添加齿轮油。第39条检查轴承,闸门,伸缩缸的润滑情况,及时清理杂物并添加锂基润滑脂。第40条检查螺旋片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当磨损量大于20mm时,应补焊耐磨层。第41条用超声探测仪检查螺旋输送机管壁厚度,记录检测数据向机电部门汇报。第42条清洁传感器电路灰尘,检查电路接线端子有无松动,如松动即紧固。第六节.管片吊机与管片运输小车第43条经常清理管片吊机行走轨道,注意给吊链添加润滑脂。第44条检查控制盒按钮、开关动作是否灵活正常。必要时检修或更换。第45条检查电缆卷筒和控制盒电缆线滑环,防止电缆被卡住、拉断。第46条定期检查管片吊具的磨损和变形情况,必要时进行修理和更换。第47条及时清理盾构底部的杂物和碴土。第48条每天给须润滑部位加注润滑脂。如铰接、注脂点等。第49条定期检查和调整同轴同步齿轮马达的工作情况。(如果输送小车顶升机构在空栽时出现四个油缸起升速度不均的情况,则表明同轴齿轮马达有可能内部有密封损坏,应拆下清洗检查,更换损坏密封件。)第七节.管片拼装机第50条每掘进循环均应清理工作现场杂物、污泥和砂浆。第51条检查油缸和管路有无损坏或漏油现象,如有故障应及时处理。第52条检查电缆、油管的活动托架。如有松动和破损要及时修理和更换。第53条定期(每周)给液压油缸铰接轴承,旋转轴承,伸缩滑板等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润滑脂并检查公差和破损情况。(旋转轴承注油脂时应加注一部分油脂旋转一定角度,当润滑油脂从设备接缝部位涌出时表明各个部分已充分润滑。)第54条定期检查管片安装机驱动马达旋转角度编码器和接收机工作是否正常,如有必要应对角度限位进行调整。第55条检查抓取机构和定位螺栓,是否有破裂或损坏,若有必要应立即更换。第56条定期检测抓取机构的抓紧压力,必要时进行调整。(调定压力为90bar)第57条检查油箱油位和润滑油液的油位,正常情况下油位应处于总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第58条检查各按钮、继电器、接触器有无卡死,粘连现象,测试遥控操作盒。如有故障及时处理。第59条检查充电器和电池,电池应及时充电以备下次使用。电池充电前应尽量将余电用完,每月应对电池进行一次完全放电维护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第60条检查控制箱、配电箱是否清洁、干燥,无杂物。第八节.注浆系统第61条每次注浆前应检查管路的畅通情况,注浆后应及时将管道清理干净。防止残留的浆液不断累积堵塞管道。第62条每次注浆前必须对注浆口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查,紧固其插头和连线。第63条注浆前要注意整理疏导注浆管,防止管道缠绕或扭转,从而增大注浆压力。第64条定期检查注浆管的使用情况,如发现泄漏或磨损严重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第65条经常对砂浆罐及其砂浆出口进行清理,防止堵塞。第66条定期对注浆系统的各阀门和管接头进行检查,修理或更换有故障的设备。第67条定期对注浆系统的各运动部分进行润滑。(具体润滑方式参考保养说明书)第68条经常检查注浆机水冷池的水位和水温,必要时加水或换水。注意防止砂浆或其他杂物进入冷却水池。第九节.空压机第69条空压机的所有维护保养工作必须在停机并卸压的状态下进行。第70条检查空压机管路的泄漏和出气口的温度,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第71条保持机器的清洁,防止杂物堵塞顶部的散热风扇。第72条每天检查一次润滑油液位,润滑油液位处于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确保空压机的润滑。第73条不定期的检查皮带及各部位螺丝的松紧程度。如发现松动则进行调整。第74条润滑油最初运转50小时或一周后更换新油,以后每3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油(使用环境较差者应150小时换一次油)。第75条使用500小时(或半年)后须将气阀拆出清洗干净。第76条工作4000小时后,更换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应按使用说明书正常清理或更换,滤芯为消耗品。)、润滑油、油过滤器以及油水分离器和安全阀。第77条定期对空压机的电机轴承进行润滑,根据电动机的保养规程操作,从注油孔注入适量的润滑油。第78条应定期检查承受高温的零(部)件,如阀、气缸盖(内燃空压机)、制冷器及排气管道,去除附着内壁上的积炭。第79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用易燃液体清洗阀、冷却器的气道、气腔、空气管道以及正常情况下与压缩空气接触的其它零件。在用氯化烃类的非可燃液体清洗零部件时,应注意将残液清理干净。防止开机后排出的有毒蒸气,不允许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清洗剂。第80条空压机前面板上的液晶显示屏能显示一些常规故障和故障提示信息,一般情况应按其提示的内容进行维保工作。(详见空压机操作说明书)第81条机器各部件的总体保养为每年一次。具体保养要求详见空压机的维保说明书4.6。第十节.储气罐及输气管第82条用于气体保压的储气罐是压力设备,要经常检查其泄漏情况并及时维修。第83条储气罐的泄水阀每日打开一次排除油水。在湿气较重的地方,每4小时打开一次。第84条经常检查管路和阀门有无泄漏,并及时进行修复。第85条定期对保压系统做功能性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第86条经常检查空气管路上的油水分离器,清洗并加油至储油瓶的标志线。第十一节.人舱系统第87条检查测试气路电话和有线电话。如有故障和损坏要及时修理和更换第88条检查压力表、压力记录仪、空气流量计、加热器、照明灯工作是否正常。给压力记录仪添加记录纸,并做功能性测试。第89条检查舱门的密封情况,首先清洁密封的接触面,如有必要可更换密封条。第90条清洁整个密封舱。第91条检查刀盘操作盒(ManLock)操作是否正常。第92条清洗消声器和水喷头。第93条人员舱使用后如近期不再使用,可将人舱外部的压力表、记录仪拆除,并清洗干净。同时应将人舱清洗干净,并将人舱门、密封门关紧。第十二节.主轴承第94条每天检查主轴承齿轮油油位,并作记录。保证油位处于油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第95条检查主轴承齿轮油温度,一般应低于60度。如温度不正常须立即停机并查找原因。第96条检查主轴承密封(HBW)油脂分配马达动作是否正常,(观察油脂分配马达上的脉冲传感器的发光二极管闪烁次数正常为5~7次)。在检查刀盘时,进入土舱实际检查主轴承密封油脂的溢出情况。(正常应有黑色HBW油脂从密封处溢出)第97条检查主轴承齿轮油分配马达工作是否正常。(观察齿轮油分配马达上的脉冲传感器的发光二极管的闪烁次数)第98条检查主轴承外圈润滑脂注入情况。(观察蓝色油脂分配器工作是否正常,溢流阀是否有油脂溢出。如有油脂溢出表明管路堵塞,要及时检查清理。)第99条每天给主轴承内圈密封注润滑脂,注入量为0.5升/点。并检查内圈密封的工作情况。第100条定期提取主轴承齿轮油油样送检,根据检查报告决定是否要更换齿轮油或滤芯。更换齿轮油必须同时更换滤芯。第101条定期检查齿轮油滤芯,并根据压差开关反映的情况判断是否更换滤芯。第102条定期检查主轴承与刀盘螺栓连接的紧固情况。第十三节.变速箱与主驱动马达第103条检查变速箱油位,正常时油位应处于油量指示器的三分之二左右。如油位过低应先找出漏油故障,解决故障后补充齿轮油。第104条检查变速箱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60度左右),观察冷却水的流动情况。(观察马达上的水轮指示器)第105条检查变速箱的温度开关,定期清除上面的污垢。第106条第一次工作50小时后更换所有齿轮油。第107条检查马达的工作温度和泄漏油温度,应低于65度。第108条定期检测马达的工作压力。第109条定期检查马达的转速传感器和移动传感器,紧固其插头
本文标题:盾构机维修保养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2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