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国股市为何不是经济晴雨表
中国股市为何不是经济晴雨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15亿元,同比增长9.5%;与此同时,去年上海证券市场综合指数(资讯行情论坛)(以下简称上证综指)却下跌了15.15%。如果再往前些看,中国GDP近几年始终保持了7%以上的增速,而上证综指自2001年6月15日见顶2245点后逐级盘落,至今年2月1日创出1187点的6年新低,量度跌幅达1058点,调整时间之长,下跌幅度之大,在世界证券市场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全社会乃至海外业界的高度关注。一般说来,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二者是正向联动的关系,经济发达则股市兴旺,经济萎缩则股市疲弱;而在中国,却一边是艳阳天,一边是鹅毛大雪。固然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会有时超前有时滞后,不可能在同一时点出现高潮或同一时点出现低潮,但像中国这样二者走势数年严重背离,无疑是不正常的。那么,股市指数跟不上宏观经济发展步伐的原因何在呢?相对中国社会经济整体而言,证券市场规模偏小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会登陆证券市场,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GDP证券化率)一般都在130%上下,美国更是高达150%,而中国上市企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A、B股市场的流通市值之和只有GDP的10%左右。另从投资证券市场的人数来看,至2004年底沪深股市共有账户6500万余,以每户3口计算,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远低于中国总人口的20%。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通常在60%以上,美国则有85%的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股市的涨跌对居民消费信心影响颇大,并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GDP的证券化率偏低,投资人数与社会总人数比例偏低,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不能联动的主要原因。大量优质龙头企业尚在场外,上市公司质量嫌低中国国民经济是由一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中坚的,遗憾的是,其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出现在内地证券市场,而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质非公企业,能够跻身于内地证券市场的也如凤毛麟角,相反,大量资质平平乃至连年在亏损边缘苦苦挣扎的公司却充斥其间。里昂证券、高盛投资等国外知名机构即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可投资的股票不足10%。温家宝总理在前不久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建设证券市场的第一要务,也从侧面印证了上市公司质量不高问题之严重。劣质的企业在城里,优秀的企业却在城外,证券市场成不了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就不足为奇了。结构缺陷成为市场最大制约,各种矛盾开始爆发当初创建证券市场时,由于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制度等基础建设薄弱,导致先天不足,市场不尽完善,加之后天的管理亦有失当之处,故而证券市场的矛盾越积越多。市场强势时,这些矛盾尚能被掩盖;市场一旦处于弱势,各种矛盾就会集中暴露出来。而这几年市场的下跌,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与海外市场最大的不同,是有着70%左右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这是当初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设计的。时至今日,此制度缺陷已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桎梏,不仅造成了市场流通性不足,阻碍了社会资本不能与国民经济增长热点同方向流动,同时也导致了“一股独大”、缺乏诚信、中小投资者没有话语权、中小投资者利益动辄遭受侵害等种种弊端。据统计,1992年至2004年底,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00多家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丑闻,比例接近20%,而同期美国市场的这一比例仅为1%。中国加入WTO后,证券市场也面临“接轨”的问题。以一个出生只有十余年又多病缠身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与已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去“接轨”,内地股市付出近几年“阵痛”的代价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必然的。前几年股市指数上涨得太高,客观上需阶段调整在分析股市下跌不止的原因时,多数人只强调了定性,而忽视了定量。上海证券市场1990年诞生时,其指数起步位是100点,至2001年中已飙至2245点,总升幅高达21倍之多,即便与眼下的1200点相较仍有12倍的升幅。撇开当初定位偏低、容量偏小的因素,上证综指十余年间的涨幅还是相当可观的,而同期中国的GDP总增幅为两倍多。再以2000年为例,上证综指自年初的1368点至年末的2073点,涨幅达到50%,雄踞全球诸多股市涨幅之首,远远超过当年GDP8%的增幅。过度的涨升及过高的市场平均市盈率,大大透支了经济成长的前景,从这个角度看,始于2001年且延续至今的下跌,多少有其“消肿”和价值回归的合理成分,股市通过调整得以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更为合拍。结语国家统计局的一位官员在某论坛上谈到中国证券市场时曾说:由于上市公司的主体、监管者、投资者三方面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差距,因此,股市至少还不能完全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该官员这一精准的概括,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当前证券市场与GDP的关系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有当优秀的上市公司成为市场主流、监管者能审时度势尊重国情进行管理、投资者理智而成熟的时候,股市指数才可能和宏观经济琴瑟相谐,也只有到那时,证券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才能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真正分享到快乐。
本文标题:中国股市为何不是经济晴雨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3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