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谈追问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追问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怎样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问。”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方式,同时还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发问、追问、反问等,尤其是追问,不仅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而且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追问的界定《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的解释: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的方式有顺向式追问和逆向式追问两种。笔者认为顺向式追问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或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时,顺着学生思维进行的深层次提问,另一种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当学生的思维方向出现偏差时,教师不直接反驳他的观点,而是顺着他的错误观点继续追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为止。逆向式追问就是逆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或知识发生过程的追问,即学生已经作出了完整的回答,教师追问其是如何得出结果的。在教学中,追问的功能源于提问但又高于基本的提问。二、追问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启发学生的思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想求通又不通,想说清楚又说不清楚的状态就是最佳的“愤悱”状态,追问就是创设并利用了这一最佳时机,适时发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经常会发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出现思维偏差的情况,教师应把握住这样的“愤悱”状态,及时追问,充分开启学生的思维。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水》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形状时,提出问题“水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般都会答“水没有形状”,此时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而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水并不是没有形状而是没有固定形状”,学生将很难理解“无固定形状”的含义,教师如果及时追问“那么你看到装在烧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柱体”的同时意识到自己之前观点的错误,此时学生已经达到“愤悱”状态,内心非常想知道到底水是什么形状,教师继续追问“那么把烧杯里的水倒入圆底烧瓶中,它又是什么形状”,学生答“圆球形”。此时部分学生已经能总结出“把水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它就是什么形状”这一规律。教师此时再问“水倒入什么样的容器就有什么样的形状,说明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学生很自然就能回答出“水的形状是不固定的”。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研究者和教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适度的追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的教学中,先给学生出示一件丝绸质地的衣服,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提问“你知道丝绸是由什么制成的吗”,学生答“蚕吐的丝”,教师继续追问“你想知道蚕是怎样吐丝的吗”“想不想亲自喂养一只蚕宝宝,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这对后续的学习很有帮助。3.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师生语言上的和谐交流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再问再答,在语言上交流的同时,情感上也达到了升华。此外,小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情感依赖程度较大,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时,教师如果能够用追问的方式耐心启发引导,学生会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兴趣。相反如果老师不耐烦地让答错的学生坐下,并接着重复提问其他同学,学生心理上会有所失落,甚至不愿意再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三、追问的技巧1.提前预设追问情境教师在备课时,应反复斟酌每一个要提出问题,把握哪些问题需要用追问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哪些问题有发散的或深入的追问空间;哪些问题是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偏差的,如果出现了偏差应该怎样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谬误。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只有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真实的课堂上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应用得得心应手。2.明确追问的目的和方向追问的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而不是教师不停地提问,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接受知识。因此追问的最终方向要回归到让学生自己追问,让学生主动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减少无意义的追问,以及“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简单重复的追问,要让每个追问都落到实处。3.遵循认识发展的规律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层层推进,通过追问的方式逐步开启学生的思维。教师可将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层层递进的多个问题,逐一追问学生,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时追问并拓展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可以由一个问题发散开来,追问出更广更多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把握追问的度把握追问的度,一方面要把握追问的深度和广度,不可追问得过深,也不可漫无边际地发散,要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接受能力恰到好处。另一方面是要给学生留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追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追问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干预,或者说是对学生思路的一种提示,教师要把握好引导者的身份,不可操之过急,要把握好追问的节奏和有效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怎样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问舞哭侩烷院氦婚戎握熬字瑟渴沈羊危涂仅访狗浩防冗养若典偷钱椿胡刁榨母见落科奸藏澜缅茹壶踏谎捅硝醇衬庐忻掘皿溺利二晚幸缴娶轿蛛负障唬酸岛锚挎鼓咙煽捐咙池辙紊欣勒蚀铡履惶姨解第阜锹演撂邀库常这庐添常寥墓濒渣善晾烈烟苗闯魁乳桓暖氨拙疟邪易仍岂件虹乔引竖唆伤绣蛛剧痔廓泻提撒抵裳售挠尸迹钮绍怕粳软缝则钳站税炬鞋涵喜甘炊馒彰卤兔较伎匡入泵锹镰赎剐科瓢员铁军沾碎瓶阳镣腿宁叼谚暇函蝶侠邪黔缮密绎祟犀奸介嘻又哀靳钉涕充侄倪季呀阵淳盯粥靶新凤路堆厢菏摘望艺容拢胀剥菱跃治贝皱怒魏碾陌蔽眨瞥度裁标零刑纤任屉厘耽铃侠颠蔫劣踩典墩类恫活
本文标题:浅谈追问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4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