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知识助我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教育的含义、教育的作用、受教育权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地位,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要采取各种合法的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履行自己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框包括两部分: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其中第一部分是重点,第二部分是难点,同时它也是第二框内容的铺垫。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神舟系列飞船发射视频说明:近年来我们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如上有神舟,嫦娥,下有蛟龙深潜,正如毛泽东所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科技的成就令国人震撼。怎么才能这样?(这些成就靠什么?)生:回答师:人才—知识—教育(二)新课互动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过渡:教育对我们个人命运有什么影响?感悟例子:《放羊娃的故事1》——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思考:放羊娃靠放羊能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吗?.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放羊娃的故事2》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这个放牛娃就是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思考:1、第二个放羊娃靠什么改变自己的命运?2、两种的不同命运告诉我们什么?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重要的作用。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知识改变我们的命运P59: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错过了用知识充实自己头脑最好时机,那么他就像阿韦龙野人一样,即使他拥有很高的天赋,他的潜能也会被埋葬,永远无法弥补。同学们现在正处在青春年少时,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候,正是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机,一定要倍加珍惜。:(2)教育的重要作用①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②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③p60过渡:教育对国家有什么影响?视频材料:日本在二战争被打成了废墟,但日本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从废墟中站起来,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人说“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战争中唯一打不掉的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靠教育,日本能从战争废墟中迅速恢复过来,并迅速崛起,得益于战后大力发展教育。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也不断增强。2010年开始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占据了世界第二的位置,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如载人航天、深水下潜、超级计算机(2010年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高铁技术等技术,“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这得益于我国大力实施的科教兴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当然,我们也看到:虽然成就巨大,但在经济上、科技上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缩短这种差距,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靠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根本。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趁现在青春年少,好好读书、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开创美好的未来。所以,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一个人会学习、有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国人会学习、有知识就能改变国家的命运。④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成就我们的未来。过渡:我们知道教育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民族非常重要,因此,国家赋予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2、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1)受教育权的含义: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探讨:p60例子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兴办学校,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社会: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招童工,维护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学校:按时接纳学生入学,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保质保量按时进行教学活动家庭:家长应及时送子女入学,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师小结):教育要实施,不仅涉及到儿童少年,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障,总结义务教育的含义:(2)义务教育含义: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必须: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必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等都有责任。可见,在义务教育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要法律保障)《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过渡:令人欣慰的是,失学儿童的遭遇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的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到全社会的捐资助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无不象一股股暖人的春风,点燃了失学儿童心中的希望。从义务教育的含义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义务教育的特征。(1)统一性——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2)强制性——国家强制力保征义务教育的推行和实施。(3)公益性——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学费、杂费,贫困住校生补助生活费,即两免一补。对于所有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来说,受教育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是公民的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讲练结合:例1、小淘的故事:p61思考:小淘的事例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例2、阅读P61小丽的故事回答问题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2、如果是小丽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3、处罚小丽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1)孩子上学,不是个人私事。(2)我国的义务教育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小丽只上到八年级,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父让其退学帮忙的行为是不履行义务教育的违法行为(3)处罚小丽的家长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知识对我们的重要性,知道了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典型特征。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给我们带来终生受益的权利。
本文标题:知识助我成长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4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