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西方工厂制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反思第一节中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一、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二、思想要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节俭、法治、对策第二节西方工厂制早期的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AdamSmith)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第一次阐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后来成为管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二、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19世纪初期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人事管理的创始人。三、查理•巴贝奇(Charles•Babbage)英国数学家,1832年发表《论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系统论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并强调重视人的因素。四、小瓦特(Watt)和小博尔顿(Boulton)19世纪初接管一家工厂,进行管理分工、编制生产计划、人事管理、工作研究、福利制度等科学管理制度。五、其他人的贡献第三节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西方工业国家共同的历史条件和美国的特殊背景2.泰勒(FrederickW.Taylor)的生平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3.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a.工作定额: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搬铁块实验,12.5T→47~48T/40kg,30m)b.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根据需要挑选和培训工人c.标准化:铁锹实验(21.5磅,8~10种规格)d.差别计件付酬制e.计划与执行相分离4.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a.贡献ⅰ在管理中提倡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ⅱ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改善管理的技术和方法b.局限ⅰ对工人有错误的看法,假定其为“经济人”ⅱ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ⅲ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管理的问题二、一般管理理论1.法约尔(HenryFayol)的生平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a.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六项基本活动①技术活动②商业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会计活动⑥管理活动b.管理的一般原则⑴劳动分工⑵权力与责任⑶纪律⑷统一指挥⑸统一领导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⑺合理的报酬⑻适当的集权与分权⑼跳板原则⑽秩序⑾公平⑿保持人员稳定⒀首创精神⒁人员的团结3.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分析a.贡献ⅰ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框架ⅱ管理的一般性b.缺陷ⅰ管理原则过于僵硬ⅱ也认为工人是经济人c.管理的要素①计划②组织③指挥④协调⑤控制三、组织管理理论1.韦伯(MaxWeber)简介《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2.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a.三种类型的权威(合法权力)与组织形态ⅰ传统型权威ⅱ个人魅力型权威ⅲ法理型权威b.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内容和特点ⅰ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法定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魅力或世袭地位来管理。ⅱ组织的建立和运作的规则:分配职责→授予权力→选用人才ⅲ特点(八个方面)c.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法理型权力案例新达批发公司的管理与效率新达批发公司的产品销往6个省市中的500多家零售商。批发业务的一个主要盈利因素就是尽快满足用户的订单。零售商一旦发出订单,就希望能尽快到货,假如在交货中有任何耽搁,他们就会寻找其他批发商订货。新达公司的黄经理上月刚完成了对公司的整改。首先他对所有货物作了新安排,以便使那些需要快递的物品尽可能地安置在最靠近装货码头的仓库中。第二,他引入了新的库存控制制度,所有重要的原始记录都由电脑储存。第三,一些办公室作了新的安排,并配备了新办公设施。此外,在工作场所还播放些轻松悦耳的乐曲。自从作了这些改变后,黄经理对公司的营运绩效十分关注。记录显示公司的交货期有原来的4天减少为3天,盈利率增加到27%。当然,这种变革的成效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还很难断言。但黄经理相信绝大部分效率的提高应直接归功于他在工作环境中引入的变革。1.黄经理在这次变革中应用了那些主要管理方法?2.这些工作上的变革对职工的行为可能会有何影响?请解释。3.对于管理过程的理解是否有助于黄经理进行这些工作上的变革?还有那些方式能帮助他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你认为这次盈利的提高,究竟是暂时的提高还是长期趋势?案例分析问题第四节行为管理理论一、三位先驱者二、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1.产生的背景①工人并非“经济人”;②民主的呼声;③科学的进步;④生产相对过剩。2.梅奥及霍桑试验①基本情况介绍②试验的四个阶段ⅰ照明阶段(1924~1927年)美国科学院主持,结论是照明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潘诺克(GeorgePennock)的推测。ⅱ继电器试验阶段(1927~1928)梅奥的参与。五种假设,其中一种改善监督和指导方式,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热情和士气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这是整个试验的转折点。ⅲ大规模访问交谈阶段(1928~1931年)ⅳ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阶段(1931~1932年)重要发现:大部分成员自行限制产量、工人对不同级别上司有不同态度、成员中存在小派系。3.梅奥的结论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①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三、行为管理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指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著名的激励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及自我实现。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3.麦格雷戈的X-Y理论保健因素没有不满意不满意激励因素满意没有满意第五节管理科学理论(数理学派)一、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1.运筹学:用科学方法研究、解决可以数量化的管理问题的科学。2.系统分析: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把人和机器作最恰当结合的一套管理办法,包括对一个系统的构思、成型、设计、建立、运转和试验。3.决策科学化:通过数学模型寻求最佳决策二、管理科学的理论特征1.从系统的观点研究各种功能关系2.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4.以决策为主要的着眼点三、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通过观察和分析以确定问题→建立代表所研究系统的模型→从模型得出解决方案→对模型和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把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第六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孔茨(HaroldKoontz)与管理理论丛林分成十一个主要学派二、简要介绍几种主要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a.代表人物:巴纳德(ChesterI.Barnard)b.主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把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①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②这一协作系统由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③指出了经理人员的职能2.决策理论学派a.代表人物:西蒙(HerbertA.Simon)b.主要观点:①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②决策过程分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及实施(审查)活动四个阶段③决策的准则为满意准则④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经验主义学派a.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b.主要观点: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概括和理论化,以便于向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传授并解决管理问题。4.权变理论学派a.代表人物:卢桑斯(F.Luthans)b.主要观点: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的具体方式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5.管理过程学派a.代表人物:孔茨(HaroldKoontz)b.主要观点:认为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第七节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反思一、现代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比较1.《自取经济衰退的管理之道》鲍勃•福斯和比尔•艾伯西纳2.《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3.《日本的管理艺术》和《企业文化》二、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反思1.《成功之路》和《志在成功》2.MIT的“国际汽车计划”和《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方式(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生产、成组技术),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的核心作用特征:以用户为上帝,以人为中心,以精益生产过程为手段,以产品的零缺陷为最终目标。三、信息时代的管理思想变革1.管理思想创新:精益生产、流程再造2.经营目标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强调市场地位3.经营战略创新:战略联盟和合作至上4.生产系统创新:FMS和CMIS5.企业组织创新:学习型组织和虚拟公司
本文标题:管理学教案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6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