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矿井顶板管理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矿井顶板管理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集中专项整治对象1、矿井生产能力在30kt/a(不含30kt/a)以上的所有生产矿井。2、已经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二、集中专项整治目标强化矿井顶板灾害治理,提升矿井抗灾能力,减少顶板事故总量。三、集中专项整治内容(一)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和支护材料1、立即停止使用仓储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柱式采煤法、巷道式(以掘代采)采煤法、高落式采煤法(急倾斜煤层沿真倾斜向上开采),限期于二〇一〇年六月底前停止使用伪斜小巷多短壁采煤法等技术缺陷较多、安全隐患严重的采煤方法。2、禁止回采工作面使用木支柱支护(0.8m以下煤层除外)、金属摩擦支柱支护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支护材料。3、禁止新掘巷道使用木支护和料石花碹(满碹干缝)支护和裸体巷道,已经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利用原有的巷道,其原有裸体巷道、木支护和料石花碹(满碹干缝)等不合格支护巷道按已批准的《安全专篇》中的支护方式(材料)进—2—行整改后方可继续进行新的建设施工。(二)开展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架性能与顶(底)板动态监(观)测和地质预报工作1、现生产能力在90kt/a以上的生产矿井和已经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立即开展矿压监测工作,无能力的企业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推行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架性能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2、现生产能力在90kt/a以下的生产矿井,立即开展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架性能与顶(底)板动态观测。通过矿压观测、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架性能与顶(底)板动态监(观)测,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面支架的工作状况及顶板所处状态,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处理或进行调整,及时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分析制度和处理责任制,有完整的记录资料或台帐,为《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复查补充完善提供依据。3、每个工作面每月至少有一次地质预报,煤(岩)层综合柱状图、预报资料及相关结论应及时向本矿有关领导、部门报告。(三)强化矿井技术管理工作1、确保《作业规程》合格、管理制度有效。(1)《作业规程》的编制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结合实际选择先进适用的采、掘、支等技术,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施—3—工)作业,确保生产(施工)作业人员安全。(2)有健全的编制、审批和贯彻《作业规程》的管理制度,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作业规程》复查,形成复查结论性意见。(3)《作业规程》应结合矿压观测及地质资料(地质说明书),对支护进行设计。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已经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的巷道支护按已批准的《安全专篇》进行设计),支架的性能应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1要求支架具有一定支撑力,又具有一定的可缩性,保证支架能撑得住来自直接顶和基本顶来压时所施加的压因碎岩下漏(沉)而导致冒顶。○2要求支架能及时有效的防护好已破碎得知界定,不致因支架被压垮而导致冒顶。○3要求支架具备抵抗沿层面方向推力的能力,不致因推倒支架而导致冒顶。2、工作面有初次放顶、收尾、过地质构造带专项措施。综采有开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3、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对每根进行压力试验。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好的支柱,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压力试验、检修记录。—4—4、生产矿井新的开拓、准备巷道和建设项目的所有开拓、准备巷道布臵在稳定的岩体中。5、锚喷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臵形式、锚杆(锚索)、锚梁、金属网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抗拔力)、结构、水泥卷、树脂卷和浆液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喷射砼所用水泥、水、骨料、外加剂质量、喷射砼混合比、外加剂掺和量、喷射砼强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6、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回风巷失修率不超过7%,严重失修率不超过3%,主要进回风巷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设计断面的2/3),报废巷道和井筒必须按规定封闭。7、失修巷道维修必须制定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措施。8、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9、开拓巷道、永久硐室不得布臵在冲击地压煤层中。(四)强化现场管理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开工前,班组长和跟班或带班人员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2、回采工作面控顶范围内,无顶(底)板失控现象,不—5—出现台阶下沉(初压和周压除外)。3、回采工作面顶板暴露面积沿工作面2m长的范围内局部空顶面积大于0.5m2,必须支护接顶。4、回采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保证在先支后回的条件下备用不少于在用支柱量的10%和一定的坑木量)和处理顶板事故时必要的工具、器材。5、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压力≥18Mpa;乳化液浓度不低于2%-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查手段,有现场检查记录。6、新设支柱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柱径为80mm≥60kN,柱径为100mm≥90kN,有现场检测记录并及时向本矿有关领导、部门报告。7、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8、回采工作面或巷道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9、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其支架断绳、窜矸、仰架、趴架、啃底、回撤等的处理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中的规定。10、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m范围内打单排柱。11、回采工作面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切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挡矸有效,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采高≥1.3m的工作面,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不小于1.5倍采高,局部悬顶—6—和冒落高度不充分,用丛柱加强支护,超过的要进行强制放顶。特殊条件下不能强制放顶时,要有强支可靠措施和矿压观测资料及监测手段。12、回采工作面有伞檐时,必须有贴帮支护。靠煤壁点柱按《作业规程》要求架设及时、齐全。13、严禁空顶作业。永久支护至碛头必须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前探梁)必须牢固、可靠。临时支护(前探梁)形式、支护材料和数量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锚喷支护巷道锚杆(网)至碛头,喷浆至碛头的距离不超过50m,金属(水泥)支架支护巷道架厢至碛头的距离不超过2m,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块、烧结砖)支护巷道至碛头的距离不超过30m。14、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严格支架施工质量,背帮接顶严实,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帮与空顶现象。15、金属(水泥)支架架厢支护巷道的支架及构件、配件的材质、规格,背板和充填材料的材质、规格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16、金属(水泥)支架架厢支护巷道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必须加固。拉杆(固棚装臵)和撑木的位臵、数量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17、锚杆必须做拉力(抗拔力)试验,喷体必须做厚度和—7—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试验记录。18、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块、烧结砖)支护巷道的料石、预制混凝土块、烧结砖的材质、强度、规格、砂浆品种、强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19、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块、烧结砖)支护巷道料石之间必须用砂浆填满填实,严禁干缝瞎缝,壁后充填基本饱满密实,无明显空顶空帮。20、巷道维修时,必须坚持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和“由外向里、从上到下”依次维修的原则。21、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时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22、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施工时应先支护,再施工。23、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24、有冲击地压煤层的巷道支护,不得使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25、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取垮落法管理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冲击地压的工作阻力,采空区中所有支柱必须全部回撤,不得留有煤柱。—8—26、有冲击地压掘进工作面临近地质构造、采空区和通过(开采)应力集中区煤层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五)加强矿井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1、开展班评估工作。每个生产作业班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及《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兑现及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评估,有完整的记录资料。2、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集团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矿井每月自查一次。3、煤矿企业应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考核,采取动态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并存档,作为评级考核的依据。(六)推行先进技术和工艺1、各煤矿应根据煤层厚度、结构、倾角、顶底板岩性等赋存条件要素,坚持实事求是和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原则,尽可能地依次选用综采、高档普采、机采(爬底式采煤机、刨煤机等)、截煤机掏槽+放炮落煤、炮采等适合矿井开采实际的采煤方法和工艺,做到应上全上,逐步淘汰落后的采煤工艺。2、巷道围岩硬度系数均小于6的掘进工作面应选择小型综合掘进机掘进,部分围岩硬度系数大于6的巷道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机装机运。3、推进支护改革,提高支护强度。新掘巷道应采用锚杆—9—(锚索)+金属网+喷浆或金属支架等支护,稳定的岩石巷道采用锚杆+喷浆的支护。4、整顿劳动组织,消除“农民工”意识,积极推行正规“三.八”作业制度,采掘作业面实行正规循环作业制度,逐步消除单班生产的作业制度。四、有关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主要领导,各煤矿企业负责人要提高开展顶板管理集中专项整治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精心组织落实。要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逐矿明确整治项目和整治时间,限期于2010年6月底前实现整治目标。2、分阶段实施,加快整治进度。集中整治时间为2月1日至6月30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2月1日至10日,按隶属关系组织动员学习集中整治内容与标准。2月11日至3月10日,按隶属关系,逐矿进行整治项目排查,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逐矿签订整治责任书。3月11日至0日,落实措施,集中开展整治。1日至6月30日,按隶属关系逐矿进行验收,形成工作总结。—10—3、加强监管监察和指导服务,保证整治质量我局、川北煤监分局和县区煤管部门要定期对集中整治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技术指导。凡不按规定制定整治计划,不按要求整改的,一律责令停产整改,拒不执行的,从严给予行政处罚。凡整治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延续申报手续(不行),列入不诚信企业,属重点监管对象,经再次整治仍不合格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有关组织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限期完成工作。
本文标题:矿井顶板管理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7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