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1课《太阳系》教案(汪福堂设计)
教学内容:太阳系教学时间8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资料中获取太阳与太阳系的有关知识。2.学会用间接的方法来观察太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科学知识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2.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行星的排列顺序。3.了解金星的基本情况。教学准备有关太阳、太阳系的图像资料或课件、望远镜、铁架台、纸板、白纸、卡片纸等。一.教学导入本课的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先来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太阳知识。二.理解:万物生长靠太阳1.讨论:怎样去完成并补充示意图?用此来表示太阳与地球上万物的关系。2.展示与交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到对人的影响。教学可围绕“如果没有太阳……”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可启发学生首先分析: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当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地球成为一个阴冷的“死球”后,这样人也不能生存。三.了解太阳1.组织学生观看课件。2.强调“恒星”的初步概念——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四.观察太阳1.介绍器材和观察方法2.安全教育:(1)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否则太阳光会伤害我们的眼睛。(2)不能用望远镜去直接观察太阳,以免出现意外事故。3.组织学生室外观察4.交流发现第2、3课时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初步了解行星、恒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的特点。2、科学探究:能设法计算出各个行星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到太阳的时间。能按要求制作太阳系模型,学习建立模型的初步知识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和学习感受。能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进行模型制作。二、教学重难点:熟悉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以及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来认识太阳系的庞大。三、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系的知识。2、用太阳系图片资料制作的课件(或直接用图片资料)、计算器、白纸、橡皮泥、绳子、尺子等。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哥白尼和布鲁诺的图片资料,认识他们对人们认识太阳系所做的贡献。教育学生懂得科学发现、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苦性,学习科学家坚持真理、不屈不挠的科学探索精神。(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1)学生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交流自己对太阳系的认识。(2)教师小结(3)课件展示太阳系情况,结合课件,教师讲解太阳系的组成。指导学生认识恒星、行星、彗星等天体,了解其特点。2、指导学生感受太阳系的庞大(1)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分组计算各行星的体积。(球的体积公式:V=4/3派r的立方)(2)按照行星的体积大小为行星排队。从而感受太阳系的大小。(3)课件出示各行星到太阳系距离,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分组计算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从地球、火星到太阳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感受太阳系的大小。(4)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谈谈对太阳系的感受。(5)组织学生结合计算结果,想像太阳系的庞大。3、总结本节课内容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指导学生建立太阳系模型(1)根据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指导学生计算各行星到太阳的天文单位。(2)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方法和过程。(3)分组完成模型。(4)展示本组的模型,交流制作感受。进一步认识到太阳系的庞大。2、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在线”,认识人类通过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的认识。(2)介绍当前科学界对太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注:因为此研究成果刚公布,与教材内容有冲突,故放在最后讲解,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使用。)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对“九大行星”这一原先维持了70多年的传统说法作出了修改,将冥王星排除在行星家族之外,太阳系行星数量由九颗减为八颗。冥王星是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行星与矮行星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3、总结。第4课时教目学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初步了解恒星、行星、彗星等不同星体的特点。(2)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初步认识太阳、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而对行星的体积和太阳系的膨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3)通过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活动,初步学会建立科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并对太阳的膨大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行科学史以及学习科学家精神的教育。(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努力,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初步认识太阳、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而对行星的体积和太阳系的膨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学具:多媒体视频和课件教学过程:引入头脑风暴:假设你是神六航天员,你上太空后想探索什么知识?讲述: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历史。认识太阳系的组成推断太阳系的膨大。1、观看有关太阳系的视频和课件。认识恒星和行星。2、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太阳系的资料图片,交流自己的感受。3、结合实际说出地球饶太阳运动的规律。4、交流九大行星有关方面的知识。5、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九大行星的知识和最新科学发现。6、通过计算了解九大行星的大小,从而结合自己的计算,讨论太阳系的大小。8、想象太阳系的膨大及九大行星的运行规律。通过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更加深刻的认识太阳系的组成。教师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做相对距离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设计自己小组的太阳系模型。提醒学生考虑用什么样的长度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提醒学生先把自己设计的太阳系模型画出来。要求以太阳为圆心。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启发有兴趣的学生考虑行星的大小。总结建模的过程、方法和注意问题。领会从计算设计到制作模型的过程。阅读科学在线。总结提问:太阳系有哪些成员组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预设与策略生:探索月亮生2:探索火星生3:外星人师:对,要想知道这些我们必须要知道太阳系能说出九大行星让学生感受太阳系的浩瀚无边认识了解太阳系通过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更加深刻的认识太阳系的组成第5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准备】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太阳系图片、课件、八大行星数据表、九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等【教学过程】1.认识太阳系(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2)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内的整理和交流。•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3)小组讨论和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形式展示交流。(4)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有录像资料)(5)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2.建立太阳系模型(1)提出任务:建一个太阳系模型。(2)讨论:建立太阳系模型,需要了解太阳系的哪些数据?(3)提供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阅读资料。(4)交流从数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5)讨论:如何利用数据资料建立模型?制作过程大致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材料?(6)教师提示:按比例缩小各天体间的距离;按比例缩小各天体的大小。(7)学生计算。(8)部分操作:•在桌面上用支架排列出各天体的距离。•根据各行星的直径,初略地用橡皮泥搓出大小不同的各行星。•将行星插在支架上。(9)思考:假如太阳的直径缩小为14厘米,那么模型中的各行星的距离和大小是怎样的?(10)根据假设计算。(11)集体在操场上完成太阳系模型的建立。(12)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第6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一、认识太阳系。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二、建立太阳系模型。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离围绕“太阳”转动,感受太阳系的浩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个行星的直径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缩小为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这四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5.8米、10.8米、15米、22.8米)8、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三、小结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本文标题: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1课《太阳系》教案(汪福堂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8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