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文件名称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文件编号MS0700101共7页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管部颁发日期年月日执行部门验证领导小组、生技部、车间、质管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验证领导小组、生技部、各车间、办公室一、目的:建立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使公司的确认与验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确认与验证质量。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三、责任者:验证领导小组组长、验证领导小组成员、生技部经理、质管部经理、各部门及车间。四、正文1、定义1.1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1.2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本文所涉及的“验证”包括确认、验证。1.3安装确认: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建议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1.4关键质量属性:指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的性质,应当有适当限度、范围或分布,保证预期的产品质量。1.5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和质量特性药品的验证活动。1.6模拟产品:与被验证产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安慰剂具备与产品相似的理化特征,可以用来作为模拟产品。1.7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1.8设计确认:为确认设施、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1.9同步验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验证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验证方案中所有规定的要求,但未完成该产品所有工艺和质量的评价即放行上市。1.10性能确认:为确认已安装连接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1.11用户需求:是指使用方对厂房、设施、设备或其他系统提出的要求及期望。1.12运行确认:为确认已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在预期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而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1.13最差条件:在标准操作规程范围内(或超出),由工艺参数的上、下限和相关因素组成的一个或一系列条件。与理想条件相比时,最差条件使产品或者生产工艺失败的几率为最大,这样的条件不一定导致产品或生产工艺的失败。2、确认与验证的原则2.1公司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2.2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必须进行验证符合标准后,并按照验证合格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2.3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使用前,必须验证其常规生产的适用性,以证明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2.4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应当进行确认或验证。必要时,应当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3、确认与验证组织机构及职责3.1验证领导小组3.1.1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质量管理部经理担任,生技部经理担任副组长、成员主要由公司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各车间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构成。3.1.2职责:确认与验证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认与验证的总体策划与协调,组织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确认与验证项目,负责组织制定验证总计划,验证文件的审核与批准,并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源。3.2验证小组3.2.1验证小组按具体的确认、验证项目成立,各个验证小组设组长一名,一般由验证部门负责人或主管担任,验证小组的成员来自与验证相关的部门人员,不同的验证小组负责不同的验证项目。3.2.2验证小组负责承担该验证项目具体验证实施工作,包括验证方案的起草、验证的实施、验证报告编写等工作。3.3质量管理部3.3.1质量管理部为公司验证职能管理机构,负责日常验证组织管理工作。3.3.2职责:负责有关验证管理及操作规程的制订及修订,验证偏差、变更计划的审核,日常验证活动组织,协调及验证文件管理工作,并参加企业新建和改建项目的验证以及新产品生产工艺的验证。4、验证总计划4.1每年年底由验证管理员负责起草第二年的验证总计划,交由验证领导小组审批后,分发到相关验证小组,无特殊原因,各项目验证工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有特殊原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验证工作,需重新制定验证计划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批后再进行。4.2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确保厂房、设施、设备、检验仪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等能够持续稳定。4.3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4.4验证总计划的内容4.4.1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4.4.2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4.4.3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4.4.4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4.4.5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4.4.6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4.4.7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4.4.8所引用的文件、文献。4.5对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可制订单独的项目验证总计划5、文件5.1验证文件包括验证总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及验证原始记录、数据。5.2验证工作完成后,由验证管理员汇总该项目的验证文件,主要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验证记录等,将所有验证文件的原件装订成册归档保存。5.3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详述关键要素和可接受标准。5.4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验证服务的,应当对其提供的确认与验证的方案、数据或报告的适用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批准。5.5确认或验证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汇总分析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撰写确认或验证报告。公司应当在报告中对确认与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变更已批准的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认或验证报告应当经过书面审核、批准。5.6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准,或者确认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条件的批准。5.7当验证结果不符合预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时,应当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如对原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进行调整,需进行科学评估,得出最终的验证结论。6、确认6.1设计确认6.1.1公司应当对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按照预定用途和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用户需求,并经审核、批准。6.1.2设计确认应当证明设计符合用户需求,并有相应的文件。6.2安装确认6.2.1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需进行安装确认。6.2.2公司应当根据用户需求和设计确认中的技术要求对厂房、设施、设备进行验收并记录。安装确认至少包括以下方面:6.2.2.1根据最新的工程图纸和技术要求,检查设备、管道、公用设施和仪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标准;6.2.2.2收集及整理(归档)由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指南、维护保养手册;6.2.2.3相应的仪器仪表应进行必要的校准。6.3运行确认6.3.1公司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运行确认至少包括以下方面:6.3.1.1根据设施、设备的设计标准制定运行测试项目。6.3.1.2试验/测试应在一种或一组运行条件之下进行,包括设备运行的上下限,必要时选择“最差条件”。6.3.2运行确认完成后,应当建立必要的操作、清洁、校准和预防性维护保养的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培训。6.4性能确认6.4.1安装和运行确认完成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性能确认。在某些情况下,性能确认可与运行确认或工艺验证结合进行。6.4.2应当根据已有的生产工艺、设施和设备的相关知识制定性能确认方案,使用生产物料、适当的替代品或者模拟产品来进行试验/测试;应当评估测试过程中所需的取样频率。7、工艺验证7.1工艺验证的一般要求7.1.1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工艺验证应当包括首次验证、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变更后的验证、必要的再验证以及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持续工艺确认,以确保工艺始终处于验证状态。7.1.2公司应当有书面文件确定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常规生产和工艺控制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并根据对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理解进行更新。7.1.3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进行首次工艺验证应当涵盖该产品的所有规格。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简略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工艺验证,如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格、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或适当减少验证批次。7.1.4工艺验证批的批量应当与预定的商业批的批量一致。7.1.5工艺验证前至少应当完成以下工作:7.1.5.1厂房、设施、设备经过确认并符合要求,分析方法经过验证或确认。7.1.5.2日常生产操作人员应当参与工艺验证批次生产,并经过适当的培训。7.1.5.3用于工艺验证批次生产的关键物料应当由批准的供应商提供,否则需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7.1.6公司应当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确定工艺验证批次数和取样计划,以获得充分的数据来评价工艺和产品质量。公司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三批成功的工艺验证。对产品生命周期中后续商业生产批次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持续的工艺确认。7.1.7工艺验证方案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7.1.7.1工艺的简短描述(包括批量等);7.1.7.2关键质量属性的概述及可接受限度;7.1.7.3关键工艺参数的概述及其范围;7.1.7.4应当进行验证的其他质量属性和工艺参数的概述;7.1.7.5所要使用的主要的设备、设施清单以及它们的校准状态;7.1.7.6成品放行的质量标准;7.1.7.7相应的检验方法清单;7.1.7.8中间控制参数及其范围;7.1.7.9拟进行的额外试验,以及测试项目的可接受标准,和已验证的用于测试的分析方法;7.1.7.10取样方法及计划;7.1.7.11记录和评估结果的方法(包括偏差处理);7.1.7.12职能部门和职责;7.1.7.13建议的时间进度表。7.1.8如公司从生产经验和历史数据中已获得充分的产品和工艺知识并有深刻理解,工艺变更后或持续工艺确认等验证方式,经风险评估后可进行适当的调整。7.2持续工艺确认7.2.1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应当进行持续工艺确认,对商业化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趋势分析,以确保工艺和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7.2.2在产品生命周期中,考虑到对工艺的理解和工艺性能控制水平的变化,应当对持续工艺确认的范围和频率进行周期性的审核和调整。7.2.3持续工艺确认应当按照批准的文件进行,并根据获得的结果形成相应的报告。必要时,应当使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以确认工艺处于受控状态。7.2.4持续工艺确认的结果可以用来支持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确认工艺验证处于受控状态。当趋势出现渐进性变化时,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7.3同步验证7.3.1在极个别情况下,允许进行同步验证。如因药物短缺可能增加患者健康风险、因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极小而无法连续进行验证批次的生产。7.3.2对进行同步验证的决定必须证明其合理性、并经过质量管理负责人员的批准。7.3.3因同步验证批次产品的工艺和质量评价尚未全部完成产品即已上市,公司应当增加对验证批次产品的监控。8、运输确认8.1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和产品,其运输条件应当符合相应的批准文件、质量标8.2运输确认应当对运输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挑战性测试,且应当明确规定运输途径,包括运输方式和路径。长途运输还应当考虑季节变化的因素。8.3除温度外还应当考虑和评估运输过程中的其他相关因素对产品的影
本文标题: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0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