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新区白杨沟河道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最新
1目录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及部署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管理第一节项目管理机构的建立第二节项目管理机制第三节管理机构职责划分第四节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第三章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第四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六章施工机械设备和试验仪器的配备计划第七章施工劳动力配备计划第八章施工方案第九章分部分项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导流方案第二节测量放线方案第三节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第四节钢筋混凝土工程第五节钢筋混凝土块护坡和三维生态绿化护坡第六节衡重式挡墙施工方案第七节闸门及启闭机安装施工方案第八节软基注浆施工方案第九节移栽及恢复乔木、灌木第十节涵洞工程施工方案第十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一节施工导流方案第二节测量放线方案第三节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第四节钢筋混凝土工程2第五节钢筋混凝土块护坡和三维生态绿化护坡第六节衡重式挡墙施工方案第七节闸门及启闭机安装施工方案第八节软基注浆施工方案第九节移栽及恢复乔、灌木第十节涵洞工程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节季节性施工措施第十一章重点部位质量控制措施第十二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第二节施工准备第三节施工进度安排第十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文明生产目标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第三节安全生产的措施第十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第十六章文明施工管理及措施第十七章已有设备、管线的加固、保护及成品保护施工措施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3第一章工程总体概述及部署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高新区白杨沟河道改造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高新区白杨沟河道改造工程施工图纸。3、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规程》(SL239—199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CJJ9—8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2—2002)《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13)《竹胶合板模板》(JGT156-200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水闸施工规范》(SL27-91)4《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20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200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11)设计文件明确的规范及图集,其它相应规范。4、我单位拥有的技术成果、施工工法、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起来的施工经验。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按照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实质性地响应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2、严格遵守施工图中明确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充分满足工程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4、建立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事前控制为主,过程中严密监控的质量原则,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质量动态最佳管理目标。实行项目法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达到施工成本低、5施工周期短、质量好的管理目标。三、工程简介(1)项目名称:高新区白杨沟河道改造工程施工(2)建设地点:高新区南部园区(3)建设单位:成都高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4)计划工期:180日历天(2014年5月30日前达到行洪能力)(5)质量要求:保证工程验收能达到“合格”。四、工程概况及特点(一)、概况:本工程共包含四段河道整治:第一段(K0+000~K1+941.73)本段长1941.73m,渠道起点位于规划洗瓦堰轴线,在白杨沟进口设置闸门于洗瓦堰分洪。明渠标准横断面为倒梯形生态渠道,渠底宽5m,首部设置分洪水闸、新建3座涵洞,,利用2座现状涵洞并对其上下游加长处理。第二段(K2+857.93~K3+718.31)本段长860.38m,第二段白杨沟起点接川创新科技园段下游已设计渠道末端,沿规划和迎大道北侧由东向西至红星路西侧到达横穿和迎大道涵洞,布置在规划15m宽绿化带范围内,在末端接入和迎大道下方涵洞处设置转弯,并在起点涵洞处直接设置折点。矩形渠道宽7m,结合规划道路,新建2座涵洞。第三段(K4+477.75~K5+758.81)本段长1281.07m,第三段白杨沟起于规划新川大道与红星路交6叉处,沿规划新川大道北侧绿化带由西向东到达天府大道西侧,在怡丰新城绿化带范围内沿天府大道由南向北将洪水排入现状横穿天府大道桥梁。矩形渠道宽7m,新建1座涵洞,并在末端设置为暗涵形式排泄洪水,末端暗涵段总长782.82m,。第四段(K5+758.814~K5+903.12)本段长144.31m。本段为天府大道现状桥梁及其出口段,保留现状天府大道现状桥梁,结合桥底高程对桥底进行适当改造,出口处尽量减小与锦江主水流形成对冲,结合规划锦江河道边线将出口进行转弯顺利将洪水排入锦江。设计范围内渠道总长4227.48m。结合规划高程共设置10座涵洞(包含利用现状两座涵洞及末端设计长暗涵),并在渠道接现状洗瓦堰处于白杨沟进口设置水闸控制分洪,对天府大道现状桥梁底板进行处理后将洪水接入锦江。本工程主要功能为片区排洪,将上游灌溉引水及沿途雨水经天府大道下现状桥梁排入锦江。结合规划,对白杨沟进行整治,规整城市用地,并逐渐将白杨沟现状灌溉功能转向洗瓦堰分洪功能。白杨沟出口处锦江200年一遇洪水位为476.31m,10年一遇洪水位为475.34m。(二)、气象信息拟建工程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季候,常年气候温和,空气潮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日照少,属全国日照低值区。无霜期长,累年平均无霜期为287天。(三)、河道结构构造1、进口水闸根据先期规划及设计,白杨沟取水口处设置水闸以控制洗瓦堰分7洪流量,受设计起点处规划交叉口影响,将闸门直接设置在拟建涵洞上游。闸室长4m,宽度与渠道相同,为5m,为单孔闸门,两侧钢筋砼侧墙厚1m,钢筋砼底板厚0.5m。平板钢闸门采用加工厂定制,背后水平向设置一道横向主梁,两道横向次梁一道横向顶梁和一道横向底梁,三条竖向次梁均分布置。顶梁及次梁采用成品槽钢,主梁及底梁采用腹板和翼板焊接组合而成。两侧边梁采用腹板和翼板焊接组合而成,并于其上布置止水条、滚轮及滑块。闸门设置双吊耳,吊耳直接焊接在闸门上。闸室侧墙设置启闭机房立柱,其上为两层结构启闭机房,并设置双跑楼梯接至地表,在,启闭机房楼板留两个吊孔。启闭机型号选用QPQ-2*10t一台,起吊扬程5m,电动机功率7.5KW。为避免上游悬浮物堵塞渠道,在闸门前设置一道拦污栅。2、明渠(1)倒梯形断面明渠在本工程第一段,由于规划绿化带相对较宽,为增加渠道生态效果、减小工程投资,采用倒梯形渠道断面形式,两侧为斜坡护岸,底部进行铺砌。渠道底板设置成横撑+底板铺砌形式,底板上层为30cm厚C20砼铺砌,下层为10cm厚砂砾石垫层,在C20砼铺砌下,沿渠道纵向间距3.5m设置垂直于渠道轴线的宽60cm高70cmC20砼整体现浇横8撑,底板或支撑梁与护脚挡墙之间设沉降缝,缝内填油毡,每块底板中部沿渠道纵向设置两排直径0.1m泄水孔至砂砾石垫层顶,每排泄水孔3列,泄水孔纵横间距1.5m,并于泄水孔底设置50x50土工布,孔内充填粗砂;底板沿渠道轴向方向于挡墙分缝处分缝,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渠道护坡底设置C20砼护脚,顶宽0.5m,面坡1:0.5,高出渠底高程0.8m,并设置1m基础埋深。护脚挡墙沿渠道纵向每隔10m设置一道2cm宽沉降缝,内填沥青木丝板。为避免水流冲刷对斜坡护岸安全影响,在渠道两侧斜坡表面采用六边形混凝土空心块护坡,六边形混凝土空心块采用预制,现场坐浆铺装,待铺装完成后在孔内填耕植土撒草籽绿化,斜坡防护范围为渠底至设计洪水位+0.5m高程。(2)直立护岸断面明渠护岸挡土墙主体结构:两侧护岸挡墙采用衡重式C20砼圬工挡墙,挡墙主体材料为C20砼,面层设置30cm厚M10砂浆砌MU30细料石镶面,表面用M12.5砂浆勾缝宽2cm。挡墙顶设置50cm厚后浇C25混凝土时,并在后浇砼内注意防护栏杆预埋件设置。渠道挡墙每隔10m并在结构变化处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宽2cm,缝内充填沥青木丝板。于渠底护砌上30cm开始设置,孔径Φ10cm,纵横间距1.5×1.5m,孔后对称布置50×50cm土工布(400g/m2)反滤层。渠道护底采用2层结构。表层为30cm厚C20砼铺砌,其下为10cm9厚砂砾石垫层,上层砼铺砌中部沿排洪渠纵向间距2.5m对称设置尺寸0.8×0.7×0.3m的C20无砂混凝土块;挡墙及护底原则每10m分沉降缝。挡墙顶至现状地面或道路边之间设置三维生态护坡,所用生态袋宽50cm,其后填路基土。三维生态护坡组件主要包括:生态袋、扎口带、缝袋线及满足多向排水功能与强度要求的三维排水联结扣等,施工时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实施。3、涵洞工程本项目暗渠工程采用箱涵形式,箱涵均为C30普通砼暗涵。根据渠道宽度和现状已建涵洞情况,暗渠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7mx3m和5mx3m,均为单箱单室矩形框架结构。暗渠中心线与与渠道中心线保持一致,根据分段位置不同,分别位于直线段和圆曲线段上。暗渠进出口与渠道明渠或现状已建涵洞顺接。本工程涵洞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由顶板、底板、侧墙构成。根据不同宽度和覆土厚度采用不同取值,顶板、侧墙取值为50cm~60cm,底板取值为50~70cm。顶、底板和侧墙之间均设置梗腋倒角。箱涵底设置15cm厚C15砼垫层。暗渠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宽2cm,缝内充填沥青木板或沥青麻絮等不透水材料。暗渠基地持力层承载力不小于0.2Mpa。为了和明渠顺利衔接,5m宽暗渠洞口设置翼墙,翼墙长3m,厚0.6cm。暗渠洞口设置挡土板,挡土板顶与地面线保持一致。10涵洞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翼墙采用C30砼,顶部挡土板为C25砼,直径大于10mm钢筋采用HRB400,其余采用HPB300钢筋。箱涵框架混凝土强度达到85%后方可拆除模板,强度达到100%后进行涵侧墙两侧回填。涵顶范围以下回填应采用砂(砾)卵石进行回填,对称均匀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密实度不下于96%(重型击实标准,下同),涵顶以上采用符合路基要求填筑土分层碾压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6%。4、天府大道现状桥梁处理根据规划,白杨沟出口底高程低于现状桥梁底板铺砌高程,为确保排洪通畅,需对高于渠道设计底高程段现状桥梁铺砌进行拆除并部分下挖到达排洪通道渠底高程,对开挖后的渠底进行灌浆处理及底板铺砌处理,灌浆结合施工空间采取斜向成孔,底板铺砌采取铺砌结合横撑设置。调整后的桥梁底板设计成横撑+底板铺砌形式,横撑纵向间距3m,高0.65m,宽0.6m,为C30钢筋砼现场整体浇注,横撑顶与底板铺砌等高,底板铺砌上层为C20砼厚30cm,下层为砂砾石垫层厚10cm。底板中部沿渠道纵向设置两排直径0.1m泄水孔至砂砾石垫层顶,泄水孔纵横间距1.5
本文标题:高新区白杨沟河道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090 .html